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负荷数据的高度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很难提升.为了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组合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CEEMDAN模型将复杂的原始负荷序列分解为几个相对简单的子序列;其次,利用卷...  相似文献   

2.
风速预测在风能开发和利用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风速序列往往存在强波动性和非平稳性的特征。为了提高风速预测的精度,文章提出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风速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将风速序列分解为若干不同频率的子序列;其次计算各子序列的样本熵(sample entropy, SE)以量化复杂程度,引入熵值法建立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对复杂度较高的分量采用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其余分量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模型进行预测;最后将各分量预测结果运用BP神经网络拟合得到最终预测值。针对北京测风塔实测样本进行建模预测,验证所提出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并与6种不同风速预测组合模型开展对比分析,证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短期电力负荷数据随机性强,难以实现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CEEMDAN)和时间卷积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TCN-LSTM)混合模型的预测方法。所提算法先使用CEEMDAN方法将负荷数据分解为一系列相对平稳的子序列。同时为了降低后续计算规模,通过引入排列熵的方法将各子序列进行重组。然后,将各个重组序列输入到TCN-LSTM组合模型中,利用TCN模型提取特征并构建序列的特征向量,再基于LSTM模型对其进行训练及预测。最后把全部预测值进行相加得到完整的预测负荷值。通过使用欧洲某地真实负荷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其他常见的预测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负荷预测等研究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短期电力负荷的预测精度,需要更深层次发掘负荷数据中隐藏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信号分解技术的二次模态分解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用于电力负荷的短期预测。所提算法先对原始负荷序列进行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CEEMDAN),再将CEEMDAN分解后分量中的强非平稳分量进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同时用中心频率法对VMD分解个数进行优化,然后将两次分解后得到的负荷子序列送入LSTM中进行预测,并将所得分量预测结果进行叠加。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结果精度和模型性能都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基于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布谷鸟算法(CS)和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了CEEMDAN-CS-SVM混合风速预测模型,实现了黄土高原陇东区风电场月平均风速的准确预测.首先,采用CEEMDAN算法对收集到的风速时间序列进行去噪,以避免直接采用收集到的风速数据进行预测将导致较大误差的缺陷;其次,采用布谷鸟算法对SVM的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半径进行优化,以克服SVM参数选择敏感的缺陷;最后,用构建的CEEMDAN-CS-SVM混合风速预测模型实现了黄土高原陇东区风电场月平均风速的预测.数值结果表明混合风速预测模型CEEMDAN-CS-SVM能够实现研究区域短期风速的准确预测,预测精度比混合模型DWT-SVM、EEMD-SVM、CEEMDAN-SVM、CS-SVM、DWT-CS-SVM、EEMD-CS-SVM及SVM的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wavelet-decomposition)的数据输入格式-径向基神经网络(data input format-radial basis functional neural network)超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将风速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减缓风速时间序列的波动性,然后将分解后的低频、高频部分分别建立数据输入格式(风速输入矩阵),并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最后通过自适应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结合宁夏某风场实测数据,将该预测模型和其他三种预测模型的仿真实验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特征提取和麻雀算法优化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sparrow search algorithm optimised bi-directional 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SA-BiLSTM)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分析风电数据中各影响因素与风电功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计算结果将功率无关的因素去除。然后,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将原始风电功率序列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子序列分量。再将所有子序列输入麻雀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模型中进行预测,根据所得预测值对风速序列进行修正。将修正所得的风速序列与风电功率...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NAR-ARIMA的组合模型用以预测桥梁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应变数据。针对经典时间序列理论对模态混叠的数据无法有效预测的问题,采用了带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方法对桥梁SHM应变监测数据进行了分解,并使用排列熵(permutation entropy, PE)方法将分解得到的大量分量按照随机程度进行分类重组形成数个新数据序列,最后结合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 regressive, NAR)动态神经网络和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模型分别对每个新数据序列进行预测并叠加得到了最终的预测值。将该方法用于上海市某座斜拉桥的SHM应变数据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经典时间序列理论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CEEMDAN-NAR-ARIMA的组合模型用以预测桥梁SHM监测应变数据。针对经典时间序列理论对模态混叠的数据无法有效预测的问题,采用了CEEMDAN方法对桥梁SHM应变监测数据进行了分解,并使用PE方法将分解得到的大量分量按照随机程度进行分类重组形成数个新数据序列,最后结合NAR动态神经网络和ARIMA模型分别对每个新数据序列进行预测并叠加得到了最终的预测值。将该方法用于上海市某座斜拉桥的SHM应变数据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经典时间序列理论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小时风速的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和AR模型的混合模型(WD-AR).模型应用小波分解技术将风速序列进行多层分解,再利用AR模型分别对各分解层的风速序列进行预测,最后将预测结果叠加得到预测值.采用河西地区风速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WD-AR模型预测精度指标R,RMSE和MAP E值分别是0.89,0.36和27%,与AR模型相比有了较大的改善,提高了小时风速的预测精度,说明WD-AR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预测精度,在保证安全操作的前提下,建立了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改进引力搜索算法(IGSA)、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模型.首先运用EEMD算法将风电功率时间序列分解成一系列复杂度差异明显的子序列;其次利用相空间重构(PSR)对已分解好的子序列进行重构,对重构后的每个子序列分别建立IGSA-LSSVM预测模型,为分析不同核函数构造LSSVM的差异性,建立了8种核函数LSSVM预测模型,利用IGSA算法求解其模型;最后以中国内蒙古地区的某一风电场为算例,仿真及验算结果表明,利用IGSA算法寻优得到的指数径向基核函数核参数和惩罚因子构建的LSSVM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与EEMDWNN,EEMD-PSO-LSSVM等5种常规组合模型相比,所提出的指数径向基核函数的EEMD-IGSA-LSSVM组合模型能有效、准确地进行风电功率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小流域数据资料少,河流溶解氧的非平稳特性及动态变化造成的预测困难,提出结合具有自适应噪声的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Elman动态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使用CEEMDAN方法对原始溶解氧时序数据进行平稳化处理及降噪,提取溶解氧随时间变化的波动特征、周期特征,以及长期趋势,通过计算样本熵(SE)值,将相似的特征序列合并,以减小误差累积,对合并后的新序列分别采用布谷鸟搜索(CS)算法优化的Elman模型进行预测,将各预测值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CEEMDAN-SE-CS-Elman方法平均绝对误差(EMA)为0.14;平均绝对百分误差(EMPA)为2.07%;均方根误差(ERMS)为0.24;可决系数(R2)达到0.951 6,精度较其他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针对随机森林(RF)算法在风速预测中存在参数选择困难及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果蝇优化算法(IFOA)的随机森林回归(RFR)模型.在果蝇优化算法(FOA)中引入指数函数和三角函数实现搜索步长的自适应更新,增强全局寻优和局部探索的能力.结合RFR算法对噪声和异常值具有良好容忍度的优点,利用IFOA优化RFR主要参数,将优化后的模型应用于风速预测.实验结果表明,IFOA-RFR组合模型相比于其他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验证了该方法在风速预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daptive noise,CEEMDAN)、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和改进天牛须搜索算法(improved beetl...  相似文献   

15.
It is difficult to predict wind speed series accurately due to the instability and randomness of the wind speed series. In order to predict wind speed, authors propose a hybrid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wavelet transform technique(WTT), the exponential smoothing(ES) method and the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 and is termed as WTT-ES-BPNN. Firstly, WTT is applied to the raw wind speed series for removing the useless information. Secondly, the hybrid model integrating the ES method and the BPNN is used to forecast the de-noising data. Finally, the prediction of raw wind speed series is caught. Real data sets of daily mean wind speed in Hebei Province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forecasting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odel.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TT-ES-BPN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wind speed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减少风电场风速预测的误差,研究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短期风速预测.方法 采用SVM回归估计算法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将该方法应用于实测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误差确实得到了降低.结论 和传统回归方法(如ARMA)比较说明所建模型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LIBSVM的风速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风速随机性大且影响风速大小的因素较多,为了提高风速预测的准确性,研究了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应用于风速预测的方法,通过交叉验证选取LIBSVM回归机的最优参数组合并建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风速的实际预测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杨健  孙涛  陈小龙  苏坚  姚健  周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7):11646-11654
电力系统在国家工业基础设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持系统负荷高精度预测是保障电力系统高效供应的关键。针对负荷数据的非平稳性、随机性与非线性,负荷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经验小波变换(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EWT)、改进的空洞卷积金字塔模块(improved atro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 IASSP)、集成双向长短时记忆模块(ensemble BiLSTM,EBiLSTM),提出了一种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为解决负荷数据的非平稳性引起的模型预测波动问题,通过变分模态分解方法与经验小波变换的结合分解为若干子序列,显著降低了原始负荷序列的复杂性;为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将分解的负荷子序列利用过零率指标划分高低频序列,在低频序列中构建一种时序依赖捕获模块EBiLSTM提取长期负荷特征,高频序列中构建特征提取模块IASSP提取局部负荷特征,最后累加各子序列的预测结果,实现电力系统负荷的短期预测。选取行业通用客观评价指标: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