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量子力学大概是本世纪洞察自然所取得的最富革新精神和极有成效的科学成果。C.P.斯诺曾经用“无疑是人类思想的最大智力成就”一语来表征它。对于C.P斯诺的话,我有两点异议:第一,他应该说“人们的思想”;第二,很难说它是最大的智力成就。牛顿的《原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该怎么说呢?还有,在科学领域之外莫札特的《唐璜》又该怎么样呢?不过,量子力学的确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并且,我认为,对不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2.
М.Э.奥米里扬诺夫斯基、乌克兰科学院院士,近几年来成了苏联最有影响的自然科学哲学家之一。1940年奥米里扬诺夫斯基在基辅协助创造了一个自然科学哲学研究所,该所至今仍保持着强有力的地位。自他在五十年代中期移居莫斯科以后,他已成为成功地大力弥补斯大林主义在自然科学哲学方面的损失和创造科学家与哲学家之间牢固联盟的一个最重要的人物。虽然奥米里扬诺夫斯基屈从于1948~1956年时期的政治压力,但他懂得现代物理学理论,并充分意识到它对自然科学哲学的意义,就象他在1948年以前出版的书籍所说明的那样。在  相似文献   

3.
赵乐静  郭贵春 《科学》2003,55(6):26-29
1978年,美国社会学家比弗(D.de B.Beaver)在谈到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之间可能的联系时,曾模仿拉卡托斯(I.Lakatos)受康德(I.Kant)启示所言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来谈论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认为,没有哲学知识就不可能创立新物理学的基础.但他也看到,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和机械论形态的哲学,不能成为物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爱因斯坦在寻求某些认识论问题的解答时,诉诸不同的哲学体系,而不顾它们的思想倾向.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阿里士多德、柏拉图、卢  相似文献   

5.
一、适用的哲学最近几十年来,科学信息空前爆炸,以致就具体而积极地研究认识方法来说,"自然哲学"变得太广泛了.对此,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以及其他在本学科领域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专家,都应该加以研究;或者自己研究,或者和相应的科学史专家合作研究.严肃的科学著作不能没有哲学,但哲学应该是"具  相似文献   

6.
转化的方式     
科学和哲学都在研究存在着什么东西以及它是如何转变为其他东西的问题;科学是在细节上进行研究,而哲学则是在作概括性的研究。研究存在要和研究转化结合起来。这样,如果我们没有找出基本粒子产生和转变的方式,我们就不知道基本粒子是什么东西。如果我们没有去探究人类的胚胎、发育、进化和死亡的机制,我们也搞不清楚什么是人。在科学的每一个领域里,兴趣都集中在研究转变上,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某种关于变化的东西究竟是什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爱因斯坦独自创立相对论已举世公认,但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贡献在流行的观点看来却无甚地位。《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一文从科学史角度阐明,爱因斯坦对作为量子力学基础的矩阵力学、波动力学、测不准关系和几率波解释的建立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此文有助于读者了解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建立所作出贡献的有关情况,以及爱因斯坦为寻求整个物理学的共同基础所作出的努力。本月14日是爱因斯坦诞生105周年,特刊此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8.
如何为量子力学体系建立一个可信的哲学基础,是当今科学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即将出版的《量子力学形式逻辑反思与物理基础探析——自然科学研究中理性原则的重新探讨》一书中,将较为系统地讨论经典量子力学的一系列与形式逻辑以及哲学基础相关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重新构造一个与“量子跃变”本质内蕴的“离散特征”在形式逻辑上保持一致,并且,能够建立在一切科学理念上与包括“经典力  相似文献   

9.
何祚庥 《科学通报》1977,22(9):395-395
量子力学能否应用于不稳定粒子,量子力学是完备的,还是不完备的?这不仅是理论上争论的问题,重要的应由实验来检验和探讨。早在十四年以前,彭桓武同志曾建议用寿  相似文献   

10.
本书不仅是对特定的生物哲学的一种扩展了的辩护,而且也是关于生物哲学的导论。这两方面的努力相辅相成:如果它不对考察和清楚显示认识论和形而上学问题的生命科学提供一个连贯的观点,那么第一个方面就没有说服力。并且,如果它不表明一个统一的主题,那么第二个方面就仅仅只是对一些孤立问题的一系列无联系的理解,它们并不意味着改善了对这一作为整体的学科的认识。尽管以前对这门学科的  相似文献   

11.
量子通信作为量子信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目前量子信息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一个部分.量子密码通信的目的是在合法的通信者之间实现绝对安全的通信过程.量子密钥分配(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是量子通信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唐豪  金贤敏 《自然杂志》2006,42(4):288-294
量子人工智能,是由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交叉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和技术。过去几十年来,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各自经历了起起落落、螺旋上升的发展历程,而现在正逐渐落地,有望给人类的技术革新、生产和生活带来颠覆性改变。我们正迎来二者深度交叉的最好时机,一个量子人工智能研究的最好时代!  相似文献   

13.
毕思文 《科学》2005,57(6):33-35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对遥感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遥感应用领域的扩大,要求在新的层次上解决许多应用基础问题,如遥感信息、成像机理、电磁波辐射传输模型与地学影像特征规律等。新一代遥感仪器的遥感原理论证以及在遥感技术应用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都需要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理 《科学》2010,62(6)
世界上有两门学问公认比较难:一门是密码学,一门是量子物理.难的原因完全不同:密码学难是因为世界上有人太聪明,难在巧夺天工的构造和叹为观止的分析;量子物理难是因为大自然深奥难测,其微观规律远离人们的直觉,难在真正的理解和把握.玻尔(N.Bohr)曾经说过:一条深刻真理的反面可能是另一条深刻的真理.这句话集中体现了量子物理的辩证本质.量子密码学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刘治 《自然杂志》2002,24(4):201-205
本文阐述了量子测量的本质 ,测量对微观粒子的影响 ,以及测量假说在量子力学中的地位 ,强调了量子退相干是量子测量引起量子纠缠的必然结果 .文章还为路径实验的干涉条纹消失找到了主因 ,也为量子退相干可能是一个渐进演化过程以及测量并不一定破坏量子相干性提供了证据 .  文章讨论了量子测量与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关系 ,并认为解决这些问题依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  相似文献   

16.
张辉  李蕾  窦猛汉  方圆 《自然杂志》2006,42(4):321-330
文章探讨了量子计算在人工智能中的一些潜在应用,并回顾量子理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介绍一些著名而简单的量子算法,让读者了解量子计算的能力。此外,文章对量子计算做了一个简单的概述,使读者对量子计算有一个全貌的认识。对于AI研究人员来说,此文将会是一座更加深入地探索AI与量子计算以及量子理论之间联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纳米量子器件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英才  赵新为  刘明 《自然杂志》2003,25(3):145-149
纳米量子器件是目前纳米物理学与纳米电子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人们预测,该领域中的任何一项具有实质意义的突破性进展,都极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触发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所调纳米量子器件,是指基于各种量子力学现象,如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穿效应、库仑阻塞效应、光学非线性效应以及量子信息处理等设计并制作的固态纳米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量子计算机等。本将着重介绍目前纳米量子器件研究中的若干活跃前沿以及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量子百年话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福家 《自然杂志》2001,23(2):63-66
从理子概念的诞生,发展到为舶螳来来革命性巨变的量子信纸的建立的整个过程,是科学家们在物理世界前所未有的一片宽广的前沿芒然探索、寻求知识的过程,也是物理学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一发生在100年前的量子革命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9.
倪光炯 《科学》2002,54(6):34-36
量子力学建立于1925年.1964年,著名物理学家费恩曼(1918-1988)在康奈尔大学演讲时说:"曾经有一个时期报纸上说只有12个人懂相对论.  相似文献   

20.
施郁 《自然杂志》2006,42(4):295-300
文章用通俗而准确的语言,简要介绍了有关量子计算的相关概念,包括量子比特、量子态、基矢态或基本量子态、量子测量、概率幅、幺正变换、量子态不可复制、量子计算、量子门、量子算法、退相干或量子噪声、量子纠错、有噪中程量子技术、量子优势等,并对有噪中程量子时代和量子优势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