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禾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85,(1)
殷夫是左联五烈士中最年轻的一位诗人,一九三一年二月十七日深夜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仅二十二岁。在他那短暂的一生中,历尽坎坷、受过种种折磨。剥削阶级“爵禄”的引诱,封建家庭温情的笼络,恋人离去的痛苦,三次被捕坐牢时所受到的迫害。 相似文献
2.
3.
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时期,云南出现了一位杰出的诗人陈翼叔。他的诗带有鲜明的反抗民族压迫的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现了下层人民的疾苦。对于他的诗,当时及后来滇内外一些文人学士曾经给过很高评价,例如,清初“性灵派”著名诗人袁枚就曾说过:“云南蒙化有陈把总翼叔即景《春夜》云:‘斜月低于树,远山高过天’。从军《边行》云:‘壮士从来有热血,深秋不必送寒衣’。有如此才而隐于百夫长,可叹也”。(看《重刊明遗老陈翼叔先生诗全集》中《宁瘦居诗评》)四川游僧朱中囷说陈的诗“竟不得传于中原,孰知滇中犹有忠义之士,风雅之人也!”(《是何庵集跋》)还有人 相似文献
4.
以《现代》为中心的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形成发展在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工业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人的艺术风格。本文还就三十年代“现代主义”的三个艺术特征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5.
6.
文章旨在对新时期湖北诗歌的发展进行简单梳理和粗线条勾勒。新时期湖北诗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噩梦后的复苏、开放中的繁荣和红尘下的蜕变与衰微的变迁,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采。它伴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步伐而复苏、繁荣,又在红尘滚滚的商品经济大潮中艰难进行、衰微,它的流变与全国新时期诗歌的发展大致同步。 相似文献
7.
李朝军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32(5):39-43
北宋著名学者晁说之作诗不肯趋附时风,标举和学习杜甫的创作风范。他的诗作充分反映了他在徽宗朝和两宋之际所亲历的各地风物、动乱现实及其丰富的人生感受,突出地表现了其深沉炽烈的忧国情怀和旺盛不衰的政治激情,呈现明显的写实特点,特别是南渡爱国诗的大量写作不仅发南宋爱国诗潮的先声,具有诗史性质,而且有力地冲击了江西诗派脱离现实的流弊。其诗虽然好发议论,但善于托物寓理,对于宋代诗坛也具有救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国学 《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47-53
简述刘子翠的生平与著述。运用抽样考察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刘子翠的诗作具有题材广泛、思想深刻和特点,艺术上具有沉痛悲壮、明朗豪爽的总体特色和转益多师、不拘一格的多样化风格,为后起许多诗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吴中胜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27(4):34-37
蒋士铨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乾隆三大家”之一.他不仅诗文、戏曲写得好,他的诗学理论也很有见地.在发生论上,蒋士铨认为“自古风骚皆郁勃”,继承和发挥了不平则鸣的传统诗学精神;在创作论上,蒋士铨主张写诗应抒其性情,与时代精神相适应,创造性地提出“人各有性情”的观点;在鉴赏论上,蒋士铨在审美上崇尚自然和豪放诗风,即他自己所说的“真人气”与“风云气”. 相似文献
10.
涂宗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6)
本期封三照片是蒋士铨手书《说诗一首示翰泉》墨迹照片。全文迻写标点如下: “唐风列四始,崇俭习苦词,瞿瞿美良士,足配岐豳诗。六代唐宋间,作者森然垂。傅山起明季,高节文章随。国朝多学人,风雅较昔稀,雁门列三冯,于古皆庶几;峥嵘陈泽州,南人敢盱睢?性情出本真,风格除脂韦,虽非三百篇,老苍具威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别号夕堂,湖南衡阳人,晚年居湘西石船山,因称船山先生。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明崇祯举人。清兵进入湖南,他在衡山举兵抵抗,参加南明桂王政权,任行人。后从事研究和著述,撰写了大量学术著作,现存有《船山遗书》八十册。《清史稿》卷四八六《儒林》一有传。 相似文献
12.
张善平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1):94-98
清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蒋士铨不仅驰名文坛,而且精于书法。在书学思想方面,他认为人品决定书品,学书贵在读书,主张不弃古又不泥古、在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中自成一家;他认为书以韵胜,而韵包括情逸之韵、萧疏之韵、含蓄之韵和静厚之韵,其中,静厚之韵为书之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闫静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Z1)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深刻挖掘各种审美对象,引导学生感受"悦耳悦目"的形式美、"悦心悦意"的形象美和"悦神悦志"的意蕴美,提高诗歌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独特的人生历验、深沉的漂泊情结,成就了徐志摩诗歌中神秘的浪漫主义艺术世界.从徐志摩对"爱、自由、美"梦境的追寻、对超脱尘世云游梦间的向往、对虽有偶然光亮却最终步入破碎的命运的失望中,我们看出,抒写漂泊,乃是徐志摩艺术世界最为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吴调公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6,(2)
在清代文坛上,蒋士铨是位卓尔不群的杰出人物。他的诗歌与袁枚、赵翼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名列第二,但他自己似乎并未认可,但也并未有心去争第一。后来有不少人为他争名次,如《养一斋诗话》的作者潘德舆、《伯山诗话》的作者康发祥、《橡枰诗话》的作者方桓泰、《听松庐诗话》的作者张维屏、《诗苑雅谈》的作者罗以智、《海天情思续录》的作者林昌彝等,大都扬蒋抑袁,置赵翼于不顾。张维屏云:“心余先生诗,篇篇本色,语语根心,不欲英雄欺人,不肯优孟摹古。”“袁子才以第一人自命,而以第二位置先生。然通观两 相似文献
16.
丁耀亢是明清之际的重要诗人,其诗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一是强烈鲜明的“诗史”精神,实录现实,揭露明末兵祸对民众的残害,对农民命运及汉文化变化的关注;二是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强化诗歌的哲理意蕴;三是善于用典,增强了诗歌的内涵,但部分作品由于用典过度,造成语言艰深,表意晦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覃登科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89,(4)
壮族文学的主体是民间文学,而壮族文人文学,是壮族文学的组成部分。壮族文人文学是在长期的壮汉文化交流中孕育产生的。据现有资料,唐代已发现壮族文人汉诗,但因种种社会原因,发展缓慢。明代以前,作者寥寥,遗留下来的作品不多。明代以后,由于壮汉文化交流的加强和改土归流进程的加快,壮族文人汉诗迅速发展。自唐代至清代,诗人约一百多人,其诗作不下万首,都是用汉语和汉诗的形式创作。但由于诗人的民族心理素质、生活习俗和接受文化熏陶与汉族诗人不同,特别是受到壮族民间文学的强大影响。因此,它在反映岭峤壮乡广大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习俗风情,描摹南国边陲的湖光山色等等,多具民族情性。 相似文献
19.
李建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5,(4)
为纪念清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逝世二百周年,由上饶师专发起的首届全国蒋士铨学术讨论会于今年十月廿一日至廿七日在江西上饶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余名专家、学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贯彻争鸣的精神,就如何开创蒋士铨研究的新局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85,(3)
由著名教授钱仲联先生作序,上饶师专中文系历代作家研究室编辑的我国关于蒋士铨研究的第一本资料专集——《蒋士研究资料集》,将于八五年十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钱仲联先生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指出:“这一资料集的问世,对蒋氏各方面的研究工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和推动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