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GPS/GSM的车辆定位防盗系统.系统主要由GPS模块、GSM模块、微处理器和手机客户端四个部分组成.系统一旦检测到车辆被非法移动,立即发送短消息向手机客户端报警,同时报告车辆所处位置等信息,实现了一种具有盗车实时报警及盗后跟踪定位功能的车载防盗报警系统.文章最后给出了系统实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2.
GSM通信在实时滑坡监控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GPS静态差分定位技术的滑坡监控系统,要求回收各个测点的GPS观测数据,然后在监控中心完成差分解算.对滑坡体的瞬时崩塌的实时报警,要求测点与监控中心存在实时通信连接.将GSM通信方式应用于实时滑坡监控系统中,能够满足上述要求,实现了滑坡监控的自动化和实时报警,提高了滑坡监控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基站定位的汽车防盗系统,汽车遭受非法开动,能实时发出警报。相对GPS汽车防盗系统,本文设计的防盗系统具有价格低、精度高、报警快,同时,系统能进行经度和纬度定位,便于追踪。  相似文献   

4.
王丹 《科技信息》2011,(13):443-443,444
建立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借助于车载终端实时导航、实时指引、超速报警、安全报警、报警求助等功能,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安全意外的发生。对于公司所营运的车辆的防盗防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区域GPS空间基准网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GPS的广泛应用,如何提高GPS的定位效率,实现实时定位,已经成为有待解决迫切的问题,目前RTK技术(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不需要数据的后处理即可快速定位,但在定位之前,需要在足够的已知点上进行观测,计算获得所需区域的坐标系统的转换参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RTK的定位效率和点位的相关与一致性,此外,目前许多城市的地方坐标系统与国家坐标系统之间缺乏精确严格的换算关系,结合区域GPS空间基准网的建立项目,阐述了GPS空间基准网的布设与施测、投影与坐标系统转换等相关的数学模型和解算方法,探讨了多套参数的差异与应用,观测分量的误差对于拟合参数精度的影响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数据.基于上述方法可以获得区域统一的、精确的多套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参数,将WGS84的大地坐标与现行实用的坐标系统如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80西安坐标系统以及地方坐标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坐标系统之间实时精确的转换,为RTK实时定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GPS(RTK)基准站任意架设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张东升 《科技资讯》2006,(16):40-41
作为21世纪的一项高新技术,GPS系统因其方便灵活、易于普及推广,在导航、军事、气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GPS系统的组成以及GPS中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基准站任意架设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车辆导航采用GPS系统,并没有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系统,以及存在车辆水箱信息不能实时发送到车辆服务中心的弊端,提出一种采用北斗卫星完成车辆准确定位,传感器采集水箱水位信息,通过显示模块将定位和水箱信息实时显示,车内语音报警模块对阀值进行预警播报,GSM模块将信息传输给车辆服务中心,从而使服务中心完成对车辆的监测和对车主的提醒功能,提高了车辆上道行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经实验测试,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远程传输,起到了对车辆实时监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车辆导航采用GPS系统,并没有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系统,以及存在车辆水箱信息不能实时发送到车辆服务中心的弊端,提出一种采用北斗卫星完成车辆准确定位,传感器采集水箱水位信息,通过显示模块将定位和水箱信息实时显示,车内语音报警模块对阀值进行预警播报,GSM模块将信息传输给车辆服务中心,从而使服务中心完成对车辆的监测和对车主的提醒功能,提高了车辆上道行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经实验测试,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远程传输,起到了对车辆实时监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STC12C5A60S2芯片为核心控制器,以SIM300为GPRS模块,以NEO 6为GPS模块,并采用传感器模块检测报警信号,组建了一个基于GPRS和GPS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软硬件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汽车现状的实时报警和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移动定位与GPS定位相结合的实时车辆定位系统,并详细描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部分。通过获取和分析车辆地理位置数据以及基于GSM网的无线网络传输,实现了移动车辆的实时定位。  相似文献   

11.
当前铁轨塌方检测通常采用人工检测方法,令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铁轨进行安全检查,通过经验判断是否会发生塌方。人工检测危险系数高;且因主观性导致误差较大。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ARM cortex M3铁轨塌方自动检测报警系统,所设计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检测模块、CPU控制模块、GSM无线传输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以及GPS定位模块构成,详细介绍了关键模块的设计过程。将ARM cortex M3作为整个系统的主要控制芯片,通过塌方传感器对塌方情况进行检测;利用GPS定位模块对塌方位置进行定位;通过远程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报警,利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对传感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施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不仅能有效实现报警,而且不易出现故障、维修成本低、实时性高。  相似文献   

12.
基于GPS的公交车自动报站和超速报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和单片机控制系统来实现公交车全自动报站以及实时监控行车速度的方案。通过GPS提供的经纬度以及速度信息实现播报站名的全自动化,减少了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的操作,同时监测司机的行驶速度,并在一定条件下发出警报,保障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车载交通信息数据发布系统存在操控复杂、用户体验效果差、响应时间过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驾驶行为识别的车载交通信息数据实时发布系统。在车联网环境下,设计车载交通信息数据实时发布系统的硬件部分,其主要包括ARM处理器、GPS接收模块、行车记录信号采集模块、接口模块、存储器、车载网络、报警模块等。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主因子决策权重进行分析,对驾驶行为特征进行提取,提取结果即为驾驶行为识别结果,根据识别结果和交通安全调查结果得到影响驾驶员行为的关键组成因子,实现对异常汽车运行信息和异常驾驶行为信息进行警报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系统易于操控,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能够减轻驾驶员心理负担,提高驾驶安全性,且响应时延低。  相似文献   

14.
结合3G技术在远距离监控、数据采集、GPS定位、无线报警等领域的应用,设计了基于3G技术的电动车报警定位系统,分别对系统的单片机电路、通讯电路、卫星定位电路进行了设计,实际使用情况表明,系统工作准确及时,最大限度降低电动车被盗几率。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一种基于北斗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双切换的中心导航系统.该系统对两种定位模式信号载噪比进行分析,灵活切换定位系统,解决了普通双模定位系统中信号有效性不连续的问题;并将动态路况信息引入路径规划过程,解决了传统车载导航无法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进行灵活规划的问题;制定了车台与中心服务器间简易数据传输协议,简化了传统车服通信协议.实验结果表明,该切换系统可使卫星数据保持更高的质量并实现了根据交通状况的动态导航.  相似文献   

16.
摘要:针对巡检机器人在校园环境中工作时,GPS信号易受树荫及较高建筑物遮挡而出现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GPS和ODO组合定位方法。该方法以GPS坐标信息为初始位置,里程计信息为主导航,GPS接收机的脉冲信号作为实时修正数据,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系统状态进行最优估计,得到较为准确的状态估计值,最后利用状态估计值去修正系统的导航误差。同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验证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以150cm/s的速度行驶80s后其轨迹误差能控制在5cm以内,得出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以提高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的结论,即通过对GPS和ODO组合定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机器人实时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城市道路上汽车尾气含量进行实时精确监控,介绍了一种以MSP430F149为控制核心的汽车尾气浓度实时监控设计方案.该设计主要由路况空气质量传感器检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及声光告警模块等组成.可实现对道路上空气中还原性污染分子浓度的实时采集和显示,键盘设置报警阈值以及尾气浓度超标声光报警等功能,具有超低功耗、对低浓度污染气体灵敏度高、寿命长、成本低、实时性好、应用前景广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两路电源监测实时报警系统通信利用中国移动公司的GPRS无线数据平台,数据传输及时、准确、可靠,解决了偏远地点通信的一大难题,实现了远程对两路供电电源的在线监测、实时报警。运行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电源故障,缩短故障延时,降低故障影响,保证行车畅通。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在大规模流式数据环境下交通热点区域分析的算法效率,提出了一种流式数据两阶段方法;该方法在第一阶段使用基于改进Canopy算法进行粗聚类并产生宏簇,在第二阶段使用K-means算法进行细聚类;并以粗聚类产生的宏簇个数和类簇中心位置为指导产生更加准确的微簇聚类结果。在试验中,使用流式数据两阶段方法对北京市出租车的定位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结合热力图和电子地图对聚类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在最终的热力分析结果中可以直观地发现出租车活动较为频繁的热点区域和线路,且与日常出行经验相符合。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时地对流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产生的数据结果可供用户在任意时间窗口范围进行查询分析,有助于为交通活动情况实时分析、交通规划和拥堵治理等方面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