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一种战术通信网业务流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业务流量模型是战术通信网仿真模型的重要部分。根据战术网络业务量所表现出来的自相似特性,在基于多重ON/OFF源汇聚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利用Opnet技术生成自相似流量的方法,实现了对网络节点模型中的数据源模块的精确描述,从而可快速有效的生成符合自相似特性的业务流量。应用"方差-时间图"算法,设定不同的参数条件对所产生的流量序列进行H参数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种流量序列符合自相似性要求且精确度高,可直接应用于战术通信网仿真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2.
IP网流量仿真与建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网络仿真中的关键问题——流量的仿真与建模,分析了IP网络流量的特点和软件仿真系统OPNET的流量仿真建模机制,详细阐述了一种基于OPNET仿真平台建立IP网流量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将流量仿真分成背景路由流量建模、背景利用率流量建模和前景业务流量建模3部分,并综合利用网管导入流量和业务源建模来建立流量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建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军事通信网战场运用的科学规划与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业务流建模及其仿真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在分析军事通信网仿真流程及其业务流模拟步骤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吸引系数法建立指挥所间业务流量矩阵的算法,并对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流及其合成性能分别建模,进一步利用OPNET仿真软件建立了指挥所业务流合并模型.最后给出了某军事通信网作战运用的仿真实例,实现了利用仿真法定量分析和规划军事通信网战场运用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ADAMS的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了以用户子程序和仿真脚本为主要方法的ADAMS引擎封装技术.在一个基于模型代理的多学科仿真架构下实现了ADAMS和MATLAB的分布式协同仿真,并通过一个样例验证了模型封装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和传统的基于商用仿真软件接口的联合仿真相比,分布式仿真具备同样的保真效果,并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IDEF3 的业务过程仿真模型的存储与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的集成和重用是提高仿真建模效率的有效方法,而模型的存储和获取是实现模型集成和重用的关键技术.在研究基于IDEF3的业务过程仿真建模的基础上,分析设计了相应的数据库概念模型,实现了仿真模型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及与描述模型在数据上的共享和集成.然后,重点研究了如何通过结构化参数化的查询从模型库中获取用户想要的特定仿真模型,提出了综合考虑模型基本元素、基本模块、基本属性和整体结构的计算仿真模型相似性的算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支持软件工具.  相似文献   

6.
基于仿真组件技术的CGF系统体系结构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仿真组件技术为基础,提出基于仿真组件的计算机生成兵力系统体系结构以及实现方法,介绍了CGF在虚拟测试、评估和先进概念体系结构论证中的应用。通过基于仿真组件技术开发计算机兵力的模型,能够灵活生成多种不同种类的兵力模型和适应不同的运行平台。计算机生成兵力的实体模型分解为设备组件、指控组件、作战平台组件和动作行为模型,利用系统高层建模方法的静态结构建模从兵力组成角度描述设备组件、指控组件和作战平台组件的组合和连接关系,基于状态机动态行为建模建立兵力平台的动作行为模型。通过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生成仿真组件模型并进行测试,仿真引擎按照动作行为模型的状态调度相应的仿真组件,从而产生作战实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不同通信运营商的客户在流量消费行为、习惯和心理等方面不同导致需求差异。为实现通信运营商流量价值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以及客户业务需求有效满足的双赢,本文构建全新的TAM/TPB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研究三大通信运营商客户群使用流量业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客户使用流量业务的核心要素是客户自身态度。各通信运营商应针对各自客户不同行为意向实施差异化精准营销,引导和促进客户使用流量业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组件的数字图像处理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提出了一种以组件技术构架的基于Internet的数字图像处理仿真系统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Java的组件对象技术,提高了开发效率,实现了软件重用,使得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充,并通过CORBA技术来实现Java与Matlab之间的无缝联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仿真能力。该系统客户端用Java语言实现,具有与平台无关,安全,健壮等内在特点,能够实现仿真流程的动态定制、仿真试验的保存,以及用户添加新的算法组件等功能。服务器端以Matlab为计算后台,提高了算法组件开发的效率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 CAS理论,运用多主体建模的方法研究了我国电信运营商与SP增值业务合作中的创新机制(包括激励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的有效性问题.分析了运营商和SP企业等两类主体各自的属性特征并设计了合作模型,并在Repast仿真平台上对不同机制下SP创新行为的演化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共享机制比激励机制更有效地促进SP成员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为使得云仿真平台能够支持仿真用户快速、高效、灵活地获得个性化仿真服务,基于虚拟化技术研究了云仿真运行环境动态构建技术,设计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仿真运行环境动态构建模型,研究了面向多用户的、以仿真模型需求为依据的云仿真运行环境动态构建的三层映射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应用示例说明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仿真运行环境动态构建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黄强  梁小凤  朱映映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7):4049-4054
为能对汽车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实地测试,从而设计开发了基于英国典型高速公路路段的交通模型。该模型提供了对英国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模拟、路面状况模拟、交通规则模拟及路面用户的微观行为模拟。驾驶员模型包括道路汽车跟随模拟和汽车超车模拟。通过对本交通模型微观参数的优化,使所开发的交通模型能与实地测试数据相符合,从而能更真实地仿真实际高速公路的环境。基于该模型所开发出的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能为汽车控制系统的测试与评估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基于RTI的交通态势实时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云龙  王坚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2):6129-6132
微观交通仿真系统一般主要是以历史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依据进行仿真,为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交通的状况,提出了以实时采集的交通数据和历史交通数据的OD反推技术为基础,通过微观仿真的形式,结合分布式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离线或者在线地再现路网的真实交通情况,为管理者提供直观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星上交换的设计在满足对综合业务QoS支持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星上实现复杂度和系统资源的限制.为此,基于DiffServ的思想,将(m,k)模型应用于地面业务到卫星业务的QoS映射,并通过双漏桶模型在业务增长时对星上数据进行有选择的控制,从而建立了一个实现复杂度低且可以有效保证综合业务QoS的星上交换框架.系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在节省星上缓存资源的同时提高了系统性能,对业务的突发具有较好的平滑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构建虚拟网络时, 为满足用户动态变化的带宽需求, 虚拟网络控制平台通常把虚拟链路带宽设置为流量最大值,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流量预测的虚拟网络拓扑重构方法, 利用基于参数优化选择的混合流量预测算法对下一周期的网络流量进行预测, 根据流量预测结果进行拓扑重构, 在避免出现乒乓效应的同时节省更多带宽资源。为了提高流量预测算法的精度与效率, 首先采用小波分解方法将流量数据分解为高频的细节时间序列和低频的近似时间序列, 然后利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相空间重构方法, 对该时间序列进行特征提取构建训练样本。之后分别采用混沌模型对细节时间序列进行训练预测, 采用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神经网络对近似时间序列进行训练预测。仿真结果表明, 所提的流量预测算法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 运行时间更短, 预测效率更高, 进而保证了拓扑重构方法可以节省更多的带宽资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动态交通分配和网络信号控制相互作用的研究,以饱和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动态交通分配和信号控制的一体化双层优化模型。在上层模型中考虑系统最优,进行信号策略的优化,在下层模型中反映用户最优,实施交通网络流的配置。模型中考虑了车辆的实际长度,研究了饱和网络中因为流量饱和而导致的路口排队现象及其对路段费用的影响。最后用实例仿真说明了饱和网络一体化研究的必要性和一体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动态用户均衡配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个动态用户均衡配流模型 ,它能够预测多 OD对交通网络中交通流的动态变化 ,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得出该模型最优解的条件 ,并证明了该条件与动态用户均衡相一致 ,该模型可以调控交通网络中的交通流量 .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益凸显的交通排放问题,设计用于定量计算的交通排放模型是制定和实施各项治理措施的前提,而如何反应由交通特征的微观变化引起的排放变化是目前交通排放模型建立的核心。基于此,首先利用车辆比功率(VSP)变量搭建了交通特征数据与机动车排放间的关系,在建立VSP-Bin分布率、VSP-Bin污染物排放率和车型分布三个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从交通特征微观变化出发的交通排放量化模型。然后,通过对ArcGIS进行二次开发,搭建了交通排放动态仿真平台。最后,结合北京市西三环RTMS(Remote Traffic Microwave Sensor,远程交通微波传感器)交通流量和浮动车速度数据对其及其周边主干路的交通排放进行动态的量化仿真和分析,为整个北京路网交通排放的量化仿真及节能减排政策的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网络中海量数据传输的网络拥塞控制问题,对网络流量稳定性控制的非线性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模拟。结合网络中产生拥塞的原因(控制信息与数据沿同一链路传输且具有相同的时延,而每一个用户都试图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给出了利用TurboC模拟不同带宽利用率、不同工具函数、不同经验因子情况下的网络传输情况。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问题所在及建立脱离网络拓扑和网络协议的通用结点流量控制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路网网格化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腾达  王劲峰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2):2735-2739
针对采用元胞自动机进行微观交通仿真空间分辨率较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路网网格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通过在仿真前或者仿真期间设定一维车道和二维路口网格的大小,对道路路网进行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分割,但在仿真车辆运动模型方面,仍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仿真.这样既保留了元胞自动机进行交通仿真的优点,又克服了该方法在空间分辨率较差方面的缺点.文中还通过仿真实验,对一维路网网格和二维路网网格大小的设置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的仿真空间分辨率对车辆的平均速度和车道/路口占有率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流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考虑OD需求变异的网络交通流演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新进入网络的交通需求不了解路径的完备信息,可能随机地选择出行路径,提出一个改进的网络交通流演化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及其不动点的一些特性. 该模型不动点不是传统意义下的用户均衡态或部分用户均衡态,它能更好地反映现实中交通流分配结果. 格子网络上完成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可用来近似刻画实现用户均衡态的过程, 模型中初始可行路径流量可以为零, 交通流能够收敛到不动点, 但可能存在多个不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