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的心理像一页书,如果整日都被各种各样的东西塞得满满的,过不了多久,人就会有窒息的感觉,精神上乃至身体上都会产生种种不适。当感觉到自己心理疲惫时,请教医生是必要的,但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当医生,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般会起到开拓心理空间、改善自身状态的作用。静下心来,梳理纷乱的思绪;放弃不切实际的念头或是过高的期望;重新审视对事件结果的归因,不是自己的错不要硬拉到自己身上;给自己放一个假,把所有烦心的事情彻底放下来。经常注意给心理留出一定的空白,让出供我们缓冲压力的余地不是更好吗?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培养超(1)然、…  相似文献   

2.
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关键是这种爱能否持久。一对恩爱的夫妻有了孩子以后,他们开始了分床而居。白天工作紧张、疲惫,晚上又要照顾孩子,渐渐地二人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我有个郑重的请求。”妻子首先意识到了他们之间潜伏的危机,终于有一天,她对丈夫说。“什么请求?”丈夫 漫不经心地问。“每天抱我1分钟。”丈夫用不解的目光望了妻子好久,笑了:“有这个必要吗?”“我提出了这个请求,就证明有必要;你发出了这个疑问,就证明更有必要。”“情在心里,何必表达。”“当初你要是不表达,我们就不…  相似文献   

3.
美丽的财富     
商人都知道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可能是许多女人和孩子花钱不是自己挣的,所以花起来不会太心疼,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女人和孩子又是最美丽和可爱的,男人们愿意为他们多花钱。其实,女人的美丽还可以创造出财富,记住这一点,对发明家和商人来说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4,(5):22-23
<正>我们一般说起美国的小孩子都会说动手能力强、胆子大、也不怕昆虫和小型野生动物,他们喜欢提问,挑战权威,敢想敢闯。那么美国的父母是怎么样教育孩子的呢,很多人应该都想了解,让我们看看下面内容。自立训练从小开始美国的父母和中国的父母不一样,他们会在孩子是婴儿时期的就会让孩子自己单独睡觉了,当然孩子也会闹着和父母一起睡。此时的父母不是让孩子和他们一起睡,而是想方设法让孩子独居一室而不害怕。他们所采取的措施包括让带有父母气息的大衬衣陪伴孩子,让孩子的布狗  相似文献   

5.
爱心敲开财富门 杰西是美国的一位年轻的妈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她要出门办事,但怀里不得不抱上自己心爱的小宝宝。舔犊情深,她生怕小宝宝晒得难受,于是准备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打遮阳伞。但是,这样一来把自己的双手都占住了,再也不好携带其他东西了。为了腾出手来提点东西,她只得放弃打伞的计划,改为戴遮阳帽。她试着把帽子戴在怀里的婴儿头上,当妈妈的只好自己挨晒。可是,这样做太不方便,  相似文献   

6.
放弃,是需要勇气的。每个人都只有在保全自己的情况下,才能更有价值地活着。放弃,有时是为了换取更大的空间。也许,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停放弃的过程。放弃童年的无忧,成全长大的期望;放弃青春的美丽,换取成熟的智慧;放弃爱情的甜蜜,换取家庭的安稳;放弃  相似文献   

7.
金点子     
爱心敲开财富门介西是美国的一位年轻的妈妈。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她要出门办事,但怀里不得不抱上自己心爱的小宝宝。舔犊情深,她生怕小宝宝晒得难受,于是准备一手抱孩子,一手打遮阳伞。但是,这样一来把自己的双手都占住了,再也不好携带其他东西了。为了腾出手来提点东西,她只得放弃打伞的计划,改为戴遮阳帽。她试着把帽子戴在怀里的婴儿头上,当妈妈的只好自已硬着头皮挨晒。可  相似文献   

8.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是爱孩子的,但是表达方式却不恰当,接下来一起来看看七大“狠招”,以爱的名义毁了孩子. 1、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由于父母不想让自己失望,就不断地给孩子施压.当孩子为了家长的期许不断迎合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状态不再自在和流畅.他只能紧紧地抓住他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得来的“优秀”.这样“优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弹,随时会被引爆,不是炸伤别人,就是炸坏自己.有一个统计数字,大学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认是“很优秀”者.但孩子又是干差万别的,即使是威逼利诱也有很多无法达到父母的期许,因而产生自卑和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2,(12):1-1
宁静而致远,淡泊以明智。"甘于淡泊",是恬淡寡欲,理性的成熟:是脱离尘俗参透人生的适情而至。淡泊并不是听天由命消极对待人生,而是适时的时候,让自己能以脱轨的状态,来思考一下自己的路途。  相似文献   

10.
正"我内心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在祖国的工作是我一生中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放弃美国国籍,再次成为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曾经有这样一个身份——中科院历史上第一位外籍所长,如今他放弃了美国国籍,再次成为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4,(1):15-15
正第一、运动就在身边1、爬楼梯而不坐电梯,至少可以为自己留几层。爬楼梯是非常消耗热量的一种运动。2、坐公交车时,提前一站下车走到目的地。秋高气爽,多走些路其实是件赏心悦目的事。3、照顾孩子时多和他们一起运动,而不是仅限于读书、画画、唱歌讲故事,要知道这也是在帮孩子建立一个积极运动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如果不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恢复高考,估计他就永远是一个拖拉机手,在农村娶一个老婆生个孩子,"老婆孩子热炕头",安安稳稳地度过一辈子。可是,高考的恢复,让他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可是,他只上过几年学,而且还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学的,那时  相似文献   

13.
例一小王原来是某机关的一个处长,年薪2.4万元。在下海潮中,他辞职下海经商,一年下来赚了5万元。他认为自己下海是对的,但在经济学家眼中,小王却是做了一笔亏本的买卖。经济学家认为,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作出任何决策都要放弃另一个决策,得到了点什么,就不得不放弃点什么,正如中国古话所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相似文献   

14.
星河 《科学大观园》2004,(10):10-10
结局接到胖仔的报案之后,警方迅速出动,奔赴小岛。事实上那里早就被注意了,只不过一直没有动手。幸亏留在小岛上的孩子向海上巡逻队发出了警告,否则在小岛自毁的时候巡逻艇离爆炸地点就太近了。那些助纣为虐的管理者为了逃脱上法庭的命运,在最后一刻主动结束了所有机器和自己的生命。让人欣慰的是,当警方人员上岛清理现场的时候,发现小岛上所有孩子居然无一受伤,他们利用所学到的先进知识,全都很好地保护了自己!大获全胜,只等着庆功了。只是孩子的处理多少算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催眠,使他们忘记自己的身世。”属下向负责此…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学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伦理学家的视线,已成为一个具有跨世纪跨文化意义的理论课题。但是,比确认这一理论课题更为重要的是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所采取的学术立场。我们提倡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那是因为人类意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价值观上,我们无法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假如我们不想放弃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不想回到野蛮蒙昧的原始生活状态,那就不能放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活动。现代生物技术对基因的改造,是人类有史以来改造活动的最高潮。无论传统的伦理、道德、法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科学技术都会义无返顾地前进。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有时看起来是身不由己,但事实它可能是有剧本的。我们每一个人既是导演、也是演员。如何来导、演我们的生活呢?选择做自己还是演自己?当我们各种关系互动时,当我们在面对人生抉择时,常会有纠结在做自己还是演自己的情况。不管是做自己、还是演自己,关键的是要了解你想要什么!如果不是了解自己的、尊重自己的内心的时候,不管是做自己还是演自己,都会令人陷入某种困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4,(7):50-51
正宝宝的坏习惯是爸爸妈妈们最头痛的,明明没有教过宝宝,宝宝却仿佛生来具有的本领一样学会了骗人。为了怕妈妈发现而失去这些东西,宝宝也可能编一些小谎言来让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合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实,孩子的情感体验与父母的行为举止密切相关。家长只有端正自己的行为,认真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明白事由。一、孩子为什么说谎1、他们说谎有时是由于不让他们说真话。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等惩罚手段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一个孩子打破了一个花瓶,妈妈回家后,  相似文献   

18.
儿童性教育的最大障碍来自父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孩子谈性很难吗“儿子看的书,我都要翻一遍,瞧瞧有没有‘不健康’的内容……”张先生有些尴尬地说着自己的秘密。其实,像张先生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在很多人眼里,“性”是一个让人又羞涩又向往的话题。尤其  相似文献   

19.
话语心智     
语言建构论把关注的重心从心灵与世界的关系转移到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语言的作用不是表达心理,而是规制心理。话语本身就是社会行动,注重话语分析的心理学家放弃了将“环境”中行为的个人当作研究对象,转而研究在不同语境中普遍存在的语言实践和话语。话语不仅成为心理学对意义进行追问的对象和手段,而且话语的观念更是被当作心理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人貌似尊重孩子,其实是把孩子架在了一个不符合他的认知、行为和社会性发展的位置,反而造成对孩子成长的阻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生不生老二要征求老大的意见。首先,尊重孩子不等于惯着孩子、纵容孩子。尊重的是孩子的生命权、人权、人格,而不是遵守服从孩子的脾气和行为惯性。人的天性也有自私、懒惰等方面,孩子囿于其认识和经验,更是常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