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泽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泽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江苏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点保护区域,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湿地保护、恢复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突显,具体表现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面积萎缩、生境恶化和管理混乱.在分析洪泽湖湿地主要生态功能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湖区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即:降低捕伐强度,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湖,保障调洪功能;控制上游水质,建立动态监测系统;统一规划,完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2.
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建立湿地生态环境、经济增长与资金投入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式,讨论湿地公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资金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从长远角度看,盲目、不切实际的湿地旅游经济投入将减小湿地生态效益;稳定的湿地生态效益与湿地旅游经济增长呈线性关系;在低效率使用湿地生态环境资源情况下,盲目增加湿地经济建设的投入,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为了达到湿地经济增加后,能同时保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提高湿地公园的环境产出率.  相似文献   

3.
洪泽湖湿地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也是江苏省湿地生态系统的重点保护区域 ,但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 ,湿地保护、恢复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突显 ,具体表现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面积萎缩、生境恶化和管理混乱 .在分析洪泽湖湿地主要生态功能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湖区湿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对策 ,即 :降低捕伐强度 ,建立自然保护区 ;退耕还湖 ,保障调洪功能 ;控制上游水质 ,建立动态监测系统 ;统一规划 ,完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4.
在对返湾湖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基础上,选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基础设施、客源市场5个评价指标来定量化构建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评价体系,论证返湾湖湿地公园具有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坚持“人地和谐、保护和利用共赢”的生态设计理念基础上,宜开发以原生、绿色、科教、特色、文化为核心并颇具地方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和科学性旅游线路,达到在保护中利用和在利用中保护的湿地公园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城市湿地公园是当前城市湿地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的一种重要模式,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生态学和生态保护理论为基础,以生态设计为手段,对吉林省蛟河市南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当前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安庆沿江湿地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庆沿江湿地保护区南临长江,占安徽省湖泊湿地面积的1/3,是目前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湿地保护区。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对安庆五大生态湖泊表层水体的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IM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等指标进行分析,构建富营养化模型评价水质。结果表明:沿江湖泊湿地中白荡湖、菜子湖、嬉子湖达中营养化水平,石门湖达轻度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湿地现状分布数据,对珠江流域湿地现状被保护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标,运用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考虑GDP、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以Marxan作为空间优化模型构建珠江流域的湿地保护优先格局,优先建立的保护单元共87个,面积共27 681.79 km2,最终形成合理保护网络,并针对各子流域进行评估确定湿地保护空缺,提出合理优化格局构建建议.结果表明,珠江流域保护体系缺失严重,亟需重构湿地保护体系:1)珠江流域上游的湿地保护空缺主要集中在高原山区湖泊、河流湿地广泛分布区域;2)对于珠江中下游区域,重在面向大型湿地空缺建立大型自然保护区,强化重要生态储备资源的保护与修复;3)对人为干扰最为强烈、经济活动最为繁荣的珠江三角洲区域,则重在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的保护空间合理构架湿地公园或湿地小区,并因地制宜地开展针对性的滨海湿地修复项目,缓解围填海活动;4)海南岛及南海各岛诸河区域湿地保护空缺主要位于海南岛东侧与西侧部分地区,应根据各区域保护强度与发展程度不同,建立以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构成的以保护湿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珠江流域湿地保护体系调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估有利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能值分析是研究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EISD)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的评价指标.运用能值分析理论,绘制了济南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货币流图,并建立了相应的能值分析指标体系,计算了2004-2008年济南市的主要能值流值,并分析了济南市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的主要指标的变化,得出结论:济南市可持续发展能值指标(EISD)呈不断下降趋势,济南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衰退.  相似文献   

9.
湖滨湿地是陆地和湖泊水体的连接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对长江中游湖泊龙感湖湖滨湿地和湖泊沉积物中化学元素和生物硅藻的研究,表明湖滨湿地对入湖物质具有明显的拦截作用和生态功能,由于人类活动对龙感湖湿地的破坏,减弱了湿地对流域物质的拦截,造成了湖泊生态功能的退化。  相似文献   

10.
科普宣教及展示是湿地公园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推动湿地公园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和直接方式。由于湿地的特殊性,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特点鲜明、吸引力强的宣教展示系统,是当前湿地公园发展建设的一大难点~([1])。以南丰潭湖湿地公园为例,通过深入调查湿地公园的本底情况,提炼独具特色的湿地文化资源。同时,在该湿地公园内,坚持保护优先、人与湿地和谐共生、统筹兼顾的原则;并遵循优化湿地环境、保护修复湿地资源、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弘扬湿地文化的理念,以不同表现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湿地风景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宣教展示,以期为我国同类湿地公园的宣教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叶昌林  邹新  余锦龙  黎湘虹 《江西科学》2011,29(4):529-534,538
随着湿地生态系统的严重恶化,对湿地生态维护显得格外重要。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药湖大桥高架跨越江西药湖国家湿地公园,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药湖湿地公园功能及湿地动植物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对改扩建工程新增和叠加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药湖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并制定了施工期药湖湿地生态监测计划,为维护药湖湿地生态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注重生态保护功能、忽视功能布局形式以及功能性体现不足的现象,探寻有助于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理论体系及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5个分布在苏南水网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的长广溪、沙家浜、固城湖、昆山、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借助风景园林学和社会学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考察各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现状,结合用户满意度,选取反映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适宜性的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适宜性。【结果】专业评价指标包括整体功能布局完整性和适宜性,以及分区功能布局完整性;用户满意度指标包括生态环境、科普展示、游览活动和管理服务满意度几个方面。综合评价认为: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沙家浜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为适宜,固城湖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不适宜,其他为一般适宜。【结论】现阶段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缓冲区的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功能与游览活动功能关系不合理。因此,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时,不能只关注公园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应在重视湿地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更重视生态效益,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完善公园内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结合公园的规划设计定位,统筹考虑并综合规划,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划设计方案,使城市湿地公园内的各功能区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鹦鹉洲湿地自建成以来已开展了连续5年以上的实地调查和监测,结合长期监测数据构建科学系统的修复成效评价体系对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采用能值分析方法,通过实地调研、科学监测和查阅文献,搜集所需相关数据,构建了湿地生态系统能量分析结构图和能值指标体系,对自然资产、生态服务等主要能值指标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不同修复时期湿地的功能表现.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鹦鹉洲湿地自然资产总能值为8.92×1016 sej,相当于能值–货币价值22.47万元,湿地生态服务总能值为8.88×1017 sej·a-1;实施生态修复后,鹦鹉洲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其自然资产和生态服务能值分别是修复前的5.01倍和5.73倍;鹦鹉洲湿地生态系统的能值自给率(emergy self-support ratio, ESR)为0.47,能值产出率(emergy yield ratio, EYR)和能值可持续指数(emergy sustainable index, ESI)分别为28.29和25.03,表明湿地产出效率高且可持续发展空间较...  相似文献   

14.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甘肃省唯一一个湿地公园,也是全国内陆河流域的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市场竞争力和区域条件较差、开展生态旅游既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又可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对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采取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完善湿地生态旅游立法制度、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监测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增强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等管理方式,从而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里  周围  陈亮明 《科技资讯》2010,(25):70-70
在湿地公园中,驳岸环境作为一种独特的线性空间,是湿地系统与其它环境的过渡地带,由于"边缘效应"其生物种类异常丰富。本文以湖南望城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设计为例,阐述了结合实际提出生态、新颖的城郊湿地公园生态驳岸的设计理念和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的方案,希望能为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城郊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一点参考,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受人类活动干扰,滨海湿地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已经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明确滨海湿地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变化趋势至关重要。笔者对杭州湾滨海湿地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发展趋势分析预测,为湿地的有效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及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趋势的准确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基于DPSIR概念模型, 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等5个层面选取46个相关指标构建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基于遥感数据、湿地监测数据、地理辅助数据、社会经济等统计数据获取各指标数据。分别对正负向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建立加权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正负理想解。根据各指标与理想解之间的距离,计算贴近度,即生态安全值,并划分为安全、比较安全、预警、脆弱、极度脆弱等5个等级。分别计算2000、2005、2010及2015年的生态安全值,使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2020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的生态安全值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根据熵值法改进的TOPSIS模型计算得到杭州湾滨海湿地在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413、0.382、0.287和0.582,安全等级由预警等级恶化到脆弱等级,又恢复到预警等级,呈下降后上升趋势。熵值法计算的指标权重表明,湿地保护率、景观多样性指数、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气调节、长效机制构建、固碳、文教科研、人口增长率、旅游休闲、人均GDP、工业废气排放量和水源涵养是影响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杭州湾滨海湿地的DPSIR模型中,“驱动力”一直处于预警状况,但其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安全状态恶化到极度脆弱状态,“状态”不容乐观,从比较安全恶化到极度脆弱后好转,处于脆弱状态,“影响”基本处于预警状态,当地对湿地生态安全的“响应”从无到有,并稳步提高,有效地改善了滨海湿地整体生态安全状况。通过灰色预测模型 GM(1, 1)预测得到 2020 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值为 0.697,处于“比较安全”的状态。【结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快和污染负荷加剧,导致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恶化; 随着政府及民众对湿地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环保投入资金增加,构建了湿地保护长效机制,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安全状况逐渐改善,但仍处于安全预警状态。随着湿地保护力度增加,预计2020年杭州湾滨海湿地的生态安全状况将进一步好转,提升到比较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7.
湿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同时还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等多种社会经济价值。在景德镇市城市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城市中心建立起湿地公园的条件成熟,符合地方的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要求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  相似文献   

18.
江苏盐城海岸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及评估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盐城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压力不断增强.在分析其海岸湿地生态特性及空间结构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脆弱性为理论指导,以江苏盐城海岸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敏感、生态弹性、生态压力等方面构建了以海岸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盐城海岸湿地的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湿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利用潜力巨大.概述了洞庭湖区湿地资源基本情况、生态系统分类及评价,并对湖区湿地生态退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湿地存在泥沙淤积严重、水质污染加剧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最后就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不仅能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保护,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和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湿地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是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