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曹操的用人方略,认为曹操的用人方略为:“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宽阔的用人胸怀;随才任使的用人方法;机智权变的驭人之术。  相似文献   

2.
曹操用人韬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魏时期,曹操的用人韬略极具代表性,他广求贤能,一改东汉以门第取人的传统,制定了“唯才是举”的方针,而且他注重人才的培养,用人政策也极其灵活、多样。所以,通过这一系列适宜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曹操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曹操多次下达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主张,震古烁今,学界一般认为这是曹操的用人标准,实际上,有才只是曹操用人的基本条件,唯我是用,唯我是从才是曹操用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从“唯才是举”、“选将量敌”、“褒亡厚往”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曹操对军队心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我军基层单位心理管理方法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就其用人问题来说,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一直是一个引起争论的热点。或云曹氏重用庶族,或谓其招揽士族门阀,或云其倚重法家人物,或云其倾向儒家。其实,要说标准,应该只有一个,故有人提出“唯才是举”。笔者认为这个标准不全面,应该是:“唯才是举,准从是用”,兹试加以论述,以供同行商榷。东汉后期,政治黑暗,“官位错乱,小人馆进;财货公行,政仕日损”①。旱、虫,水灾不断,人民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于是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②。在…  相似文献   

6.
<正> 论及三国用人方略,一般都称道曹操“唯才是举”和刘备“三顾茅庐”,而很少提到孙权“知人善任”。早在孙策临终时就对孙权作了高度的评价:“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由于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使内部很不稳定的吴国统治维持了较长的时间。王夫之说过:“蜀汉之义正,魏之势强,吴介其间,皆不敌也,而角立不相上下,吴有人焉,足与诸葛颉颃,魏得士虽多,无有及之者也。”他由此得出“能用人者,可以无敌于天下”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7.
康有为在《诗集自序》中指出: 夫有元气,则蒸而为热,轧而成响,磨而生光,合沓变化而成山川,跃裂而为火山流金,汇聚而为大海回波,块轧有芒,大块文章,岂故为之哉?亦不得己也。这就是说,世界的本源在于“元气”;由于“元气”的变化、运动,“蒸而为热,轧而成响,磨而生光”。世界上的光、响、热,来自于“元气”。不过,这是简单的变化和运动。如果“元气”进行复杂的变化和运动,就形成山川,“跃裂而为火山流金,汇聚而为大海回  相似文献   

8.
南北朝时的刘义庆在其所著的《世说新语》一书中,记有一段曹操的趣事:“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这就是家喻户晓的“望梅止渴”的故事,比喻凭想象以自慰。故事中的“梅”大概指的是通常所见的杨梅吧。杨梅甜而酸,心中想到它,口中就有口水涌流。曹操指挥部队在行军途中找不到水  相似文献   

9.
对《史记·项羽本纪》“马童面之”的“面之”来历有不同解释,传统说法中,有解释为“背对项羽”的,也有解释为“面对项羽”的,肖振宇先生则坚决否定了传统说法,提出“仔细观看项羽”的新解,并认为“根据字义、文义和语言规律”,此论新则新矣,可是根据对词语意义、上下文义辨析以及语言使用规律分析,笔者觉得此说有悖于词语意义和语言使用规律,传统解释才更合理。  相似文献   

10.
从“挟天子以令诸侯”看曹操的战略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曹操统一了北方,但随着统一进程的继续,曹操在战略上出现了失误:赤壁之战惨败,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导致了曹操没有实现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1.
《说文》系统记载五行学说,而释“火”欠妥。系统分析“火”之形音义,发现“火”之甲文象火焰上升之形,“火”与“煅”实为同源转语,“火”之本义应为“物燃而生之光焰”;笔者以甲骨卜辞及相关文献为据,发现五行学说与中国先民火祭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正> 曹操,无论是在历史上,或是在《三国演义》中(以下简称《演义》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陈寿著《三国志》颂历史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而“后学罗贯中”《演义》里的曹操,却长期以来被憎恨、鞭笞,批操文章屡见不鲜。《演道》曹操落得个骂名,究竟是谁造成的?有同志说是作者。笔者觉得此见地值得探  相似文献   

13.
刘备形象的“王者”风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毛宗岗评《三国演义》有“三绝”: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曹操“好绝”。刘备的描写似乎是平庸的,其实不然。《三国演义卜书“拥刘反曹”,岂能不把刘备作为描写的重心?又岂能不把刘备的人格推到“王者”的地位?作者早是如此做了,而读者不知,或者因为历史的隔膜以为他做得并不成功,实在是一个误会。这个问题应当做一篇长论。但是,笔者却只是想就个别的材料发些议论,算做把问题提出来。我总的看法是:《三国演义》是按照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标准写刘备的,不仅曹操是他反面的衬托,诸葛亮、关羽等也是映衬他的…  相似文献   

14.
“辛”,“ ”二字声近形似,意义相通,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分为两部。但历来各家争说纷纭,或谓“辛”,“ ”当为一字,或谓两字。关于二字的本义,各家又从甲骨文、金文等字形上加以分析,各有说法。本文从形、音、义三方面分析认为“辛”、“ ”甲骨文字形一致,古音相近,意义相通,本为一字,假借而为十干之辛。“辛”、“ ”为会意字。二字的本义当为“罪也。从干二,二,古文上,干亦声。”干之本义为盾,引申为“犯也。”犯上即罪也,“辛”、“ ”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15.
蜀、吴关系历来是研究三国史的重点.在研究诸葛亮的对吴政策时,一般人笼统地确定为“联吴”政策,其中穿插了一小段交恶时期.然而笔者却有不同看法,认为诸葛亮后期的对吴政策不是“联吴”,而是“稳吴”,二者有着质的区别.并且“稳吴”政策是一种失败的政策.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发表意见,倘有不当之处,诸方家不吝指正。诸葛亮甫出草庐,就在著名的《隆中对》中确定了“联吴”政策.强调要“外结好孙权”以为庆。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所制定的政策是正确的.正是与孙吴联盟,才在赤壁一举击败曹操,使无寸土之地的刘备得以进据荆州,…  相似文献   

16.
<正> “伏气”是否“潜伏期”,历来有所争议。近年来,对此问题的深入探讨,亦时有所见。归纳起来,不外三个方面:1、“伏气”究竟存不存在? 2、“伏气”是否就是“潜伏期”? 3、如果“伏气”不是“潜伏期”,其实质又是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看来争论不大,因为在大量的中医临证中,确有“新感”与“伏邪”之别。因此,关键是第二和第三两个问题。笔者不揣浅陋,愿就此略陈管见,不当之处,敬希指正。  相似文献   

17.
“山”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有的审美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曹操诗歌中“山”意象的内涵包括王者之气的象征、壮志豪情的表现和生命意识的抒发,这些描写体现了他超拔伟岸的英雄气质以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意识的慨叹。  相似文献   

18.
泰山为五岳之首,灵岩寺为四大名刹之首,五与四合而为九,九为天下数之首。连接泰山与灵岩寺的地方隶属于济南市长清区武家庄乡,该乡位于泰山之巅的西北方,灵岩寺的东南方,为泰山八卦之“乾”位,即泰山八门之“开”门。  相似文献   

19.
一、“枭雄”小考 后人论曹操刘备,常有“奸雄”、“枭雄”之称谓。“枭雄”一词,历来有贬有褒。如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操豹狼野心,潜包祸谋,……除灭忠正,专为枭雄。”此处之贬义甚明,故《辞源》、《辞海》释之为“凶狠专横”。考陈琳作此檄时,正在冀州袁绍处,檄文列数曹操罪状上及曹氏三代:“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倌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  相似文献   

20.
冠雄  紫燕 《青年科学》2010,(8):9-12
从去年岁末的6大依据到今天的9大依据,以刘庆柱为代表的部分专家认定: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墓”。而质疑之声自去年12月27日北京新闻发布会“确认”消息传出后从未停息过(关于之前的6大依据,本刊今年第二期“千年问曹操”专题已经对正、反热议双方的观点做了详细报道,在此恕不赘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