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醋酸铵-铜铁试剂-碘化钾体系中,镉离子产生一个络合物吸附极谱波,采用改良单纯形法确定钢铁试剂和碘化钾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8)-10(-6)mol·L(-1),测定下限为2×10(-8)mol·L(-1),研究表明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好,可用于一般水样中镉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干旱预处理对八宝景天响应镉铜胁迫的影响,将八宝景天幼苗分别用0%,5%,10%,15%,20%,25%(对应水势分别为0,-0.05,-0.15,-0.30,-0.50,-0.77MPa)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预处理后,分别用150mg·kg-1的Cu2+和20mg·kg-1的Cd2+胁迫液培养,然后测定八宝景天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抗氧化酶(APX,CAT,SOD,POD)活性.结果表明,镉胁迫下10%(-0.15MPa)PEG预处理和铜胁迫下5%(-0.05MPa)PEG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八宝景天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相对于空白(CK)组,10%PEG预处理对八宝景天地上部镉含量和铜含量以及镉、铜转运系数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地上部镉含量和铜含量分别比CK增加了3.87%和3.59%;镉和铜转运系数分别增加了15.4%和5.8%.以上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土壤中镉含量,确立了1%碘化钾-1.5%酒石酸钾钠-2%三乙醇胺-0.6%盐酸-9%磷酸测定体系.在此测定体系中,镉在滴汞电极上于-0.71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处产生一灵敏催化极谱波,镉浓度在0.2ng/ml~1μg/ml范围内与极谱峰电流有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ng/ml.该方法用于土壤样品测定的RSD为0.6%~9.5%,加标回收率为90%~110%.该方法操作简便,用于土壤样品测定的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草鱼实验性镉中毒的骨骼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尾(10 8±1 2)g的草鱼分为4组,每组50条。实验各组水中镉含量分别为:1 10LC50组80μg·L-1,1 50LC50组16μg·L-1,1 100LC50组8μg·L-1,对照组为<1μg·L-1,实验期120d。研究内容为草鱼镉中毒的骨骼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①草鱼镉中毒的24hLC50为800μg L;②各组草鱼的死亡率分别是64%,24%,20%,4%;③实验各组草鱼脊椎骨镉含量(湿质量)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 01),脊椎骨中钙含量(湿质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 05);④实验各组草鱼血浆中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明显地升高、血清中钙、磷、镁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 05);⑤骨骼病理学变化主要为:1 10LC50组、1 50LC50组、1 100LC50组草鱼75%、36%、36%出现脊椎弯曲、鳃丝塌陷且骨化不全。透射电镜下,增生的成骨细胞胞体短而粗,细胞质丰富,其中有清楚的细胞器。  相似文献   

5.
以黄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镉浓度(0 mg·L-1、0.5 mg·L-1,1 mg·L-1、5 mg·L-1、10 mg·L-1、20mg·L-1、50 mg·L-1和100 mg·L-1)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镉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几乎没有影响;低浓度镐对幼苗的初期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当镉浓度大于等于5 mg·L-1对生物量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1mg·L-1镉浓度对株高有极显著的刺激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这种刺激作用减弱,而高浓度的镉对株高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镉对根生长没有显著作用,高浓度的镉对根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产生毒害作用的镉浓度均处于5-10mg·L-1之间;高浓度镉处理下,根较茎更敏感;幼苗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随镉浓度的升高先降低再升高,最后又降低;黄瓜叶和茎的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较茎对镉胁迫更敏感;不同处理组之间脯氨酸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同时测定痕量锌和镉的新方法 .在 0 .0 1mol/LHAc - 0 .0 1mol/LNaAc- 1.2× 10 - 5mol/L乙醛酸缩氨基硫脲 (GATSC)中 ,Zn -GATSC和Cd -GATSC均产生非常灵敏的吸附波 ,峰电位分别是 - 0 .82V和 - 0 .4 3V(vs·SCE) ,峰电流和锌、镉的浓度分别在 3.0× 10 - 8~ 8.0× 10 - 7mol/L和 1.0× 10 - 8~ 6 .0× 10 - 7mol/L范围内成直线关系 ,检测限分别是 8.0× 10 - 9和 3.0× 10 - 9mol/L .该方法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锌和镉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食品样品,以1.0%碘化钾-1.5%酒石酸钾钠-2.0%三乙醇胺-0.6%盐酸-9.0%磷酸混合液作为底液,用单扫描极谱法对风味食品样品中痕量镉进行测定.实验表明,镉络合物于-0.71 V(相对饱和甘汞电极)处产生一灵敏催化极谱波,镉浓度在0.2 ng/mL~1μg/mL范围内与极谱峰电流有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 ng/mL.本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1%~107%,相对标准偏差为1.4%~9.1%.用于风味食品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酚,在不同表面活性剂和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与镉离子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3.5-diCl-DMPAP与镉在pH7.4~10范围内,形成1:2的红紫色配合物,试剂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47.4nm,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7.4nm,ε_(567.4)=1.15×10~5。比耳定律适用范固为0~12μg/25mL,该方法用于含镉废水中微量镉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文献[1]基础上,研究了在六次甲基四胺-KNO_3-HNO_3存在下,镉与二甲酚橙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pH=6.2-6.4范围内,镉与二甲酚橙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578.4nm,摩尔吸光系数为1.6×10~4Lmol~-1·cm-1,镉含量在0.5-6μg/m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检出限为0.007μgml~-1,回收率在90%以上。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用于样品分析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絮凝剂中痕量镉的测定新方法并探讨了显色反应机理。新方法是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聚合氯化铝中痕量镉。它是在聚乙烯醇 (PVA)存在下 ,镉和碘化钾及罗丹明B进行显色反应。显色反应灵敏度高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6 0 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 0 4× 10 5L·mol- 1·cm- 1。桑德尔灵敏度为 3 7× 10 - 4μgCd(Ⅱ ) /cm2 。镉含量在 0~ 0 6 μg/ 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操作简便 ,不需要萃取分离 ,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 ,故大大简化了操作手续。将本法用于了聚合氯化铝絮凝剂中痕量镉测定 ,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合成纳米锰钾矿去除模拟废水中Cd(Ⅱ),研究不同去除反应条件对废水中镉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纳米锰钾矿对水溶液中Cd2+的去除平衡时间约为2h;在Cd2+质量浓度为50mg·L-1、溶液初始pH=6.50、反应温度25℃、处理剂粒径96~120μm、每升模拟废水中投加2g合成纳米锰钾矿时,平衡后Cd2+去除率为90.6%.当Cd2+质量浓度不高于300 mg·L-1时,吸附等温线近似符合Langmuir模型,合成纳米锰钾矿最大理论吸附量为120.5mg·g-1.纳米锰钾矿对于Cd2+的去除是表面配位吸附、静电吸附、离子交换三种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论文用醋酸纤维素膜为固体支撑体,研究了镉离子在三辛胺-仲辛醇-二甲苯组合液膜体系中的迁移.考察了料液相和膜相搅拌速率、料液相H+和Cl-浓度、载体浓度、膜溶剂对镉离子迁移的影响,选择了迁移的最佳条件.迁移10 h后,含100 mg/L镉离子料液迁移率达98.5%,回收率达96.5%.当三辛胺浓度发生变化时,对镉离子传输的动力学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镉离子传输的动力学方程并进行了验证.料液中氯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动力学方程同样成立.  相似文献   

13.
03A解毒健脾中药驱除镉的分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8.5±0.1)℃,硝酸钾维持离子强度为0.1的条件下,利用pH电位滴定法,通过03A中药与Cd2+的配位化学研究,发现03A中药作为一种以氨基酸为主体化学成分的复合方剂能与Cd2+等有毒重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其排除体内有毒重金属的效果远好于传统的EDTA-Zn盐,并且对体内必需微量元素Zn的存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配位化学角度对该中药在临床上的有效促排有毒重金属现象从分子水平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摘要: 以日本三角涡虫( Dugesia japonica) 为实验材料,采用急性毒性实验研究Pb2 + 、Cd2 + 胁迫下日本三角涡虫体细 胞DNA 损伤情况以及绿豆浸出液对DNA 损伤的保护和修复机制。采用浓度为120 mg /L 的Pb( NO3 ) 2 和1 mg /L 的CdCl2 溶液分别处理涡虫,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4 h 后三角涡虫DNA 损伤情况。同时增加 由绿豆浸出液进行修复的2 组对照以研究绿豆对于DNA 重金属损伤后的修复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Pb2 + 、Cd2 + 胁迫使日本三角涡虫DNA 交联程度增加,并引起DNA 链的断裂; 绿豆浸出液对于由Cd2 + 胁迫引起的DNA 损伤修 复作用较好。而对于Pb2 + 胁迫,在绿豆浸出液与Pb2 + 同时培养的对照组中,推测该浸出液可能使Pb2 + 形成沉淀从 而减小Pb2 + 浓度,因此使DNA 损伤修复具有较好效果,对已经由Pb2 + 胁迫造成损伤的DNA,修复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施用IBA对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1年生实生苗生物量及吸收、富集和转运重金属Cd2+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宜浓度的IBA不仅显著提高枫香幼苗根、叶生物量,且对枫香幼苗各器官吸收Cd2+具有促进作用。IBA处理下,枫香幼苗根、叶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57倍和2.09倍,且差异显著(p<0.05);枫香根、叶中的Cd2+含量显著增加(p<0.05),达对照组的2.36和2.03倍。IBA对Cd2+在枫香幼苗体内的富集、转运也有积极影响。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采用600 mg/L IBA溶液浸根处理后枫香幼苗吸收土壤Cd2+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橘子皮(OP)为原料通过MgCl2改性制备新型橘子皮吸附剂MgOP.考察溶液pH、固液比、温度、吸附时间和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对其从水溶液中吸附Cd2+和Ni2+的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仪对吸附剂进行表征.MgOP对2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随pH和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较小;吸附速度很快,能在2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MgOP对Cd2+和Ni2+的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MgOP对Cd2+和Ni2+的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5.47和44.58mg/g.  相似文献   

17.
PDF对Hg2+、Pb2+、Cd2+的吸附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马铃薯提取淀粉后的废弃物——马铃薯渣制成的新型纤维(PDF)对重金属离子Hg^2 、Pb^2 、Cd^2 单组分水溶液进行吸附研究,对吸附模型、吸附时间、不同吸附剂用量、pH值、温度等给予表征。结果表明:PDF对Hg^2 、Pb^2 、Cd^2 的吸附是化学与物理吸附的综合结果。物理吸附中,对Hg^2 、Pb^2 的吸附既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又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而对Cd^2 的吸附仅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壳聚糖-铝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Cd2+离子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在实验条件下,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表现活化能Eα =46.11 kJ/mol;热力学研究表明,此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焓变△Hθ=11.15 kJ/mol,熵变△Sθ=80.11 J/(mol.K),吸附吉布...  相似文献   

19.
胶团强化超滤去除水溶液中Cd2+,Cu2+和Ni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研究胶团强化超滤法对水溶液中3种重金属离子Cd2+,Cu2+和Ni2+的去除,考察不同阴离子的钠盐对胶团强化超滤性能的影响,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定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胶团的直径。研究结果表明:胶团直径随着SDS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小,NaCl浓度增加屏蔽了表面活性剂头基之间的静电排斥力,导致胶团聚集数和直径增大;当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浓度比为10时,在单一和混合体系中,同一条件下的Cd2+,Cu2+和Ni2+截留率都基本相同,均高于98%,证明胶团强化超滤去除金属离子的机理是金属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吸附于SDS胶团上,金属离子的截留率只与其价态有关,而与金属离子种类无关;高浓度NaCl的加入会使Cd2+截留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0.
棕榈油厂的倾析渣含较高有机物质.可将其用作吸附废水中金属离子吸附剂.倾析渣经105℃干燥后于500℃碳化,以碳化后的倾析渣去除Cd^2+,Cu^2+和Pb^2+.采用热重分析法分析碳化后的倾析渣表明:倾析渣湿度为4%,含挥发物21%、固定碳物23%、灰化物52%.运用朗格缪尔(Langmuir)等温模型和弗罗因德利奇(Freundlich)等温模型分析了含倾析渣1 g/100 mL离子水溶液,结果表明:碳化后的倾析渣对Cd,Cu,Pb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23,97 mg/g,且吸附动力学遵循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测定了热力学参数标准生成焓(ΔH&#176;)、标准熵(ΔS&#176;)、标准自由能(ΔG&#1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