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引文索引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索引,它具有独特的功能与形式.在编制原理、体例结构和检索方法上与常规的索引不一样.我们可以利用引文索引查出相关的所需文献后,再利用这些文献的引文查找一批新的文献,了解引文源对目标文献的影响,研究新旧文献在该领域的学术价值贡献以及动态.  相似文献   

2.
著名国际检索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科学引文索引 (SCI)1 985年 ,E .加菲尔德 (Dr.EugeneGarfield)创办了美国科技信息所 (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 tion ,简称ISI) 1 963年又创建了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CitationIndex ,简称SCI) ISI多元化的数据库收录了 1 6 ,0 0 0多种国际期刊、书藉和会议录 ,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及人文科学各领域 ,内容包括文献编目信息、参考文献 (引文 )、作者、摘要等一系列关键性的参考信息 ,从而构成了研究信息领域内最全面综合的多学科文献资料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产品和服务包括现刊题录数据、引文索引、可定制的快…  相似文献   

3.
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的有关数字博物馆研究论文作为样本,从文献数量、作者、来源期刊、地区与机构分布、引文、基金项目资助情况及主题等多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揭示了我国数字博物馆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更好地促进该领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发展迅速,学科范围从计算机科学向脑科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扩展,受到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论文比较分析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趋势,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基于知识图谱的理念,以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梳理 2010年—2018年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文献,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并分别从年度分布、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前沿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均经历繁荣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新一轮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内容虽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5.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系统梳理国家安全情报领域的研究现状可以为推动国家安全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数据来源,利用统计分析方法、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方法,从成长规律、期刊来源、研究主体、知识基础、研究热点等多维度厘清了国家安全情报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家安全情报领域的学术研究现处于"活跃期",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情报杂志》《情报理论与实践》等图情领域的8种CSSCI收录期刊上.该领域的科研团队初具规模,但缺乏密切的合作交流.国家安全情报领域的知识基础由5篇高被引文献和15篇高中心性文献组成.研究热点包括反恐情报预警及工作机制研究、大数据时代国家安全情报领域的学科建设、面向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情报工作研究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油茶研究的历程及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油茶研究的概况和趋势,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收录的油茶研究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研究论文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的发表数量较少;文献数量年度分布分2个阶段,近几年增长迅速;丰产栽培技术是研究热点,但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加;文献的期刊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定律;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发文量高.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油茶研究和产业发展迈向更高的深度和广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使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库中1991-2010年焚烧炉相关的文献,以评估焚烧炉的研究趋势.分析的参数包括文献类型、语言及数量,发表期刊及分布,作者所属的国家和科研机构及分布,以及关键词.研究发现,1991-2010年焚烧炉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指数函数,英语是该研究领域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焚烧相关论文主要收录的学科类别是环境科学,而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学术期刊为《Chemosphere》 (344篇).美国是发表相关论文最多的国家,而中国是发表论文随时间增长最快的国家.通过分析关键词发现,与焚烧炉相关的科学问题研究中,飞灰、重金属和二噁英研究是未来热点,通过改进焚烧炉可有效控制二次污染物的产生.未来我国将普遍采用炉排型焚烧炉和流化床焚烧炉等大型焚烧设备.  相似文献   

8.
中文科学引文索引(CSCI)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两大系统,是借鉴世界"四大索引"的编排经验建立起来的同类型检索工具.文章分别介绍了两大系统的主建单位、编制特点、数据容量、载体形式、检索功能、文献源及专业范围等方面的情况,总结出其权威性、科学性、中国特色等特点.并就引文类索引产生的数据指标在我国学术评价中的四个功能进行简述,为教师、科研人员了解利用我国的引文类索引工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引文索引法     
它以文献正文与引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纽带建立的新型索引关系———引文索引。利用这种索引关系 ,用户不仅可在短时间内从数以百万条计的引文中查询到科技文献被引用的详细情况 ,而且还可以从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献或著者姓名入手 ,检索到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献。同其它检索方法相比 ,用引文索引法检索文献 ,用户无需了解复杂的分类法和主题词表 ,具有方法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尤其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文献检索中更占优势。《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SCI)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就是国际、国内这方面著名的二次文献检索系统。引…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从年度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共现分析、机构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面对我国文化学领域的论文进行了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文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11.
应用ISI Web of Knowledge正确选择SCIE微生物研究领域投稿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ISI Web of Knowledge,ISI Web of Science,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ence CitationIndex Expanded等情况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如何获取SCIE微生物研究领域来源期刊信息,如何利用SCIE和JCR检索与分析系统来选择投稿期刊以及如何快捷投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99~2008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这三大国际权威检索工具及《医学索引》(MEDLINE)和《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提供的数据,统计、分析了上海交通大学在1999~2008年度被SCI、EI 、ISTP等收录的科技论文情况.结果表明,上海交通大学在这10年里不仅各类科技论文实现快速增长,而且论文质量明显提高,学术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但与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提高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介绍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概况、结构及特点以及SCI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归纳了《科学引文索引》的特点及其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我校论文被《SCI》和《EI》收录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师近年来以本校名义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被SCI和EI收录情况的分析,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在此方面的显著进步,指出了影响论文被收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本文对地方大学提高发表论文被SCI和EI的收录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依据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光盘数据库,对《图书情报工作》载文被CSSCI来源期刊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以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扩展版收录的中国、日本各自发表于2004~2008年的国际合著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论文在学科领域分布、国家分布、机构分布等方面的计量分析与比较,揭示了两个国家过去5年来在基础研究领域所开展的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表现、共同点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英国《科学文摘》(SA),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及美国《生物医学检索系统》(Medline)等7个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期刊的范围及要求,调查、分析了这7个国际权威数据库中中国及广东省科技期刊的收录现状,并给出了2013年收录的广东省科技期刊具体名录.  相似文献   

19.
在通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在2000年至今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搜索基础上,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研究的领域与范围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国内专业科技类专业期刊和作者的发文特征、高被引文献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科技创新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