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本文主要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深入探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岩 《科技信息》2009,(31):I0277-I0277,I029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和观察等方法,分析心理健康对体育教学产生的影响,并论证心理健康和体育教学的关系,研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施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环境适应能力,以全面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是智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还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知识的内化、掌握、成才产生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阐明学校体育能有效地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是强化“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从加强学生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挫折耐受力、自我调控能力的教育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与工作模式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同时,着重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指导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素质.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情况,提出中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的理论与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须加强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缺陷的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措施。即要确立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重点和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机制和教育体系,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倡导学生自我教育等。  相似文献   

10.
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开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在学生工作中要讲究心理艺术;进行心理调适,适时宣泄,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11.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文章集中讨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结合高职院校的篮球课教学,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了运动教育模式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班实验后与实验前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躯体、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生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应付解决问题的方式及自责、求助因子得到显著改善,学生状态焦虑显著降低,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运动模式的实施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秀琴 《科技信息》2011,(12):187-188
培养职校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对其走上社会以及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完成。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及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两种途径进行。要帮助学生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程时,养成"乐学、善学、优学"的学习心理模式,就得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计算机教育学中渗透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渗透方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章红英 《科技信息》2007,(4):138-138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实践中新出现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着眼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则是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中一种全新的课程,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又有别于典型的活动课。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科学设计,是提高课程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达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优势,并探索了具体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自身心理素质差,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和能力薄弱,普遍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培训等问题。加强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创设有利于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17.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以提高高职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预防性、补救性三种功能,探索构建了高职院校“1234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坚持一个中心目标”: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建好两支师资队伍”: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完善三级工作平台”:院级心理中心、系部心理辅导站和学生心理健康组织;“抓好四个教育阵地”:课堂教学、日常教育、学生活动和心理咨询;“凸现五个工作亮点”:数字宣传、心理普测、危机干预、特殊群体、教研研究.  相似文献   

18.
略论阿德勒的理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 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学生的心理状况的确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亟待加强。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飞跃发展 ,人们的心理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 ,产生的心理障碍也将越来越多。正如一些专家所说 ,在未来的…  相似文献   

19.
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论述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并对当前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关系到国家人才资源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不仅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发挥起主导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