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盐浴软氮化对42CrMo钢的摩擦性能的影响.对42CrMo进行盐浴软氮化处理,处理过的试件和未处理试件分别在不同的载荷和润滑情况下进行摩擦试验.结果表明,盐浴软氮化处理过的试件比未处理过试件的抗胶合能力至少提高了500 N.盐浴软氮化工艺能够有效地改善机车用大齿轮使用中胶合破坏严重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应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GDL-1钢经渗碳后的液体软氮化复合热处理工艺,分析氮化时间、氮化温度及CNO-浓度对GDL-1钢复合渗层的渗层硬度、渗层深度和白亮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渗层表面硬度主要由盐浴CNO-浓度控制,并随CNO-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盐浴CNO-浓度为18%左右时表面硬度达到最大值;渗层深度随氮化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当温度超过560℃、处理时间超过2.5h之后,增加的趋势变缓;当温度超过560℃后,渗层白亮层增厚明显。试验得到最佳软氮化工艺参数:CNO-浓度18%,(560±10)℃×2.5 h.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气体软氮化是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热处理新工艺。该工艺可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硬度、耐磨性,抗咬合,抗擦伤能力,具有处理时间短,变形小,设备简单适用多种材料等特点。因而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对高速钢刀具进行软氮化,工艺尚不成熟,工作正在开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不同栽荷和摩擦状态下试验,考察了盐浴软氮化后50#钢试件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盐浴软氮化处理可在试件表面形成氮化层,氮化层在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系数在0.333左右。当载荷为720N时,干摩擦状态下摩擦面的摩擦系数持续增加,但增量减少。此外,表面氮化层也提高了试件在干摩擦、栽荷小于等于396N条件下的抗磨损能力。  相似文献   

5.
55CrSiA钢丝制气阀弹簧低温液体软氮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 5 5CrSiA油淬火并回火钢丝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等内容 ,讨论并确定了能于 4 5 0± 10℃下进行软氮化的盐浴。随后 ,先用4 .2mm钢丝进行软氮化的工艺试验和分析 ,以定出用该规格的线材制造的气阀弹簧的软氮化工艺。然后 ,用以对此规格的钢丝制造的气阀弹簧进行了低温液体软氮化处理。对处理出的弹簧经强压、静压和疲劳试验表明 ,低温液体软氮化处理使气阀弹簧的抗弹性松驰及工作可靠性均得到了提高。最后 ,对渗层的强化机理进行了讨论 ,对弹簧材料和弹簧表面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过渡金属元素氧化物对铝型材模具在盐浴氮化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渡金属元素氧化物的加入可加速盐浴氮化的过程,具有催渗效果,并能改善其性能,满足铝型材模具盐浴氮化的技术要求,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高铬成分的耐热钢、不锈钢的无氰盐浴氮化方法,研制了适用于这类铜的无氰盐浴配方及其处理工艺。这种方法能直接去除高铬型的耐热钢、不锈钢表面的氧化膜而进行氮化,处理后显著地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复合性能。此方法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3Cr_(2w8v)钢经气体软氮化再中频感应加热淬火的组织和性能。试验表明复合热处理的试样截面硬度较高,硬度梯度平缓,与正常淬火、软氮化及中频淬火相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回火稳定性。软氮化后中频淬火是提高3Cr_(w8v)钢抗回火稳定性和耐磨性的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钛催化渗氮的新工艺方法,对多种材料进行了渗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的气体氮化法或盐浴氮化法相比,具有化合物层厚度增加,表面硬度高,渗氮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提高工具钢和模具钢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离子软氮化是在Fe-C-N三元系共析温度附近进行的碳氮共渗过程,能获得较高C-N浓度的化合物层,大幅度提高钢铁零件的疲劳强度、耐磨性及抗咬合能力,而且处理时间短,变形小,适用钢种范围广。但硬度较低,硬化层深度较浅,对重负荷零件不适宜。为了充分发挥离子软氮化的优点,克服其不足,我们结合“桥式吊车减速器齿轮表面强化”的研究,将软氮化后的钢件进行再加热淬火,使化合物层及扩散层奥氏体化,急速冷却,生成高氮—碳浓度的微细马氏体,再经冷处理消除残余奥氏体,使强化效果大幅度提高,有效硬化层深度(H_v500为止)可达0.5~1.0mm,与只软氮化相比,弯曲疲劳强度再盐炉淬火后可增加30%,再高频淬火后增加52%,抗拉强度再盐炉淬火增加12%,再高频淬火增  相似文献   

11.
引言气体软氮化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其实质就是在含有活性碳、氮原子的气氛中进行低温碳氮共渗的过程,也有人称之为低温氰化。它能提高被处理工件的耐磨性、耐蚀性、抗热咬合、抗擦伤等性能,能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用这种方法处理的工件变形小、时间短,也不受钢种限制(从优质碳素钢到合金钢、铸铁、粉末冶金;从结构钢到工具钢、特殊钢)且设备简单,上马快,操作方便、成本低、质量稳定,又无公害,可广泛用于提高各种机械零件、仪器仪表零件及工模具、刀具的使用寿命。因而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直流电沉积方法从氯化物盐浴中制备了Fe箔,对铁箔进行渗碳处理及拉伸性能测试,分析了铁箔渗碳后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截面形貌等.结果表明:在乙醇环境中通电流加热后碳元素渗入到铁箔中,有渗碳体Fe3C生成,表面为胞状凸起结构,C元素以碳纳米管形式沉积在铁箔表面.空气中热处理、氩气环境电流加热以及渗碳都能提升铁箔的拉伸性能,渗碳10 min后铁箔材料拉伸性能提升最明显,抗拉强度为527 MPa,伸长率为3.99%.  相似文献   

13.
本炉在渗碳、氮化、渗碳氮化、光亮淬火和光亮退火等方面有优异的性能。炉内温度最高为1010℃。加热方式有电热式和煤气式两种,而且温度均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重庆望江机器厂三轮摩托车壳齿轮、变速箱主轴等零件,研究了35CrMo、45钢离子软氮化及再加热淬火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离子软氮化、离子软氮化后再淬火(下称复合热处理)、高温气体氰化三种工艺条件下的接触疲劳强度、弯曲疲劳强度、耐磨损性以及热处理变形的对比试验,得出了复合热处理后的零件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另外,我们对强化机制及金相组织也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钢领传统热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并结合液体碳氮共渗的工艺特点 ,确立了钢领新的热处理工艺 .通过 3年多的生产检验 ,证明新工艺在钢领的渗碳处理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钢领经渗碳、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后质量优良 ,性能均匀 ,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生产成本 ,盐浴稳定且容易操作 .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钢领传统热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并结合液体碳氮共渗的工艺特点,确立了钢领新的热处理工艺。通过3年多的生产检验,证明新工艺在钢领的渗碳处理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钢领经渗碳、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后质量优良,性能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盐浴稳定且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以渗碳为主的盐浴中加入适量含稀二盐的渗剂对20钢锯条热处理工艺参数和锯切性能的影响。通过显微组织分析、剥层分析、透射电镜分析和锯切性能试验后,确定了渗剂配方和工艺参数。文中还讨论了稀土元素在盐浴化学热处理中的作用,以及对产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要提高工模具的使用寿命,工件的表面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利用硼砂盐浴渗金属(渗钒、渗铬)的方法进行表面处理,并研究了渗层的组织和性能;第二部分是利用固渗金属(铬铝共渗、渗铝,渗硅)的方法进行表面处理,并研究了渗层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热模具钢H13(4Cr_5MoSiV_1)经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H13钢经软氮化处理后,耐磨性、热疲劳抗力较好而冲击韧性较低,250℃等温淬火加回火处理后的冲击韧性最高,热疲劳抗力比正常淬火加回火处理的好,耐磨性较差,300℃等温淬火加回火处理的冲击韧性和热疲劳抗力较低。据此,在受冲击载荷情况下,采用250℃等温淬火加固火热处理工艺较好;受冲击载荷较小时,采用正常淬火加固火软氮化复合热处理工艺较好。  相似文献   

20.
齿轮激光淬火技术替代常规渗碳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齿轮表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传动部件的质量和寿命 ,为此需对齿轮表面进行强化处理 ,传统的处理方法如渗碳等存在着诸如变形较大 ,硬化层沿齿廓分布不均等缺陷 ,从而影响齿轮的使用寿命 通过分析可替代常规齿轮渗碳淬火的激光齿面淬火新技术研究的意义及经济价值 ,着重讨论了齿面激光淬火的关键技术———表面预处理涂层与方法、激光扫描方式 比较了激光淬火与渗碳工艺的硬度、硬化层深度及抗点蚀疲劳性能等重要指标 结果表明 :采用激光淬火齿面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率 ,降低成本 ,而且对于某些材料的齿轮完全能代替渗碳淬火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