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晋葛洪在其著名的道教理论著作《抱朴子》中所表现的有关嫉妒的思想,具有玄学、佛教与道教兼融并蓄的时代特征及杂以各家之说的特点。他借汉吴之题,托古刺今,希望引起统治者对东晋社会严重的嫉妒问题的关注。他一生力倡“不嫉妒胜己”,将其作为全友之道与求仙之戒。他在我国嫉妒认识史上,第一个以鲜明、简练的语言对嫉妒心理的幸灾乐祸特征作了概括。他告诫贤能之人要识时知止,避免妒害。这些。均表现了他道家的待时而动、积极入世与社会批判思想。  相似文献   

2.
东莞南汉经幢虽年代久远,但该经幢年代清楚,属地明确,对于研究当时东莞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和宗教思想传播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是研究我国宗教思想传播史的重要文物。  相似文献   

3.
印度十世纪之前的历史人物大都不能确定活动的年代,这与印度古代的时间观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综合印度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看,体现出了一种非自然顺序的随意性极强的时间观,这种时间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共时性、整合性、非连续性(跳跃性)。产生印度古代这种独特的时间观的原因是印度原始宗教的延续性和宗教的普遍化造成的原始思维习惯.在文明社会中的滞后反映。因为原始思维本身就遵循一种“互渗律”的具体思维,允许时间被文明人看来是扭曲的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法律作为调控社会的两种基本手段,具有某种共同属性并且紧密联系,二者在维系社会发展中共同发挥着作用。从宗教与法律的关联性角度探讨二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深入分析在法治社会下宗教社会功能的发挥及法律信仰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课程观是影响课程的一种重要理念。我国化学课程虽几经变革,但无不受课程观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受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以及现代整合课程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嫉妒是人类相当普遍的负面情绪,但是研究它的人却相当少,其成果则更少。造成这种不正常状况的因素主要是:目前尚没有较科学的方法展开准确的研究;很少有嫉妒者愿意向研究人员真正敞开心扉;研究者害怕引起某种“后果”,知难而退。虽然如此,但国外学者的嫉妒之研究在对象、目的和方法等方面均有所进展.对嫉妒与平等、嫉妒与社会政策等敏感话题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周蓉  赵红芝 《科技促进发展》2010,(4):276-276,278
哈代笔下的女主角苔丝纯洁、勇敢、温柔,但最终命运悲惨。苔丝悲剧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封建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恶势力和反动宗教,以及维护他们的国家法律机器等等都是悲剧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同时哈代自己的悲剧观以及苔丝特有的反抗精神也注定了苔丝最终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廖玲  谌娟 《当代地方科技》2010,(24):170-171
严格地说,在现存的语言文字系统中能够看到彝族的灵魂观念遗迹。四川、云南和贵州文献在涉及灵魂一词时,几乎都各执一些意义。但总得来说,通过对彝族古籍文献的考释,彝族神话和经书关于灵魂问题的一些有关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彝族自身特有的灵魂观、鬼神观、社会结构观等,诸因素共同构成了彝族宗教特有的文化基础,对彝族人民的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西宗教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80%以上的人信仰宗教,而中国则与之相反,约90%的人不是宗教信徒。何以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只要从中西方思维结构与思维模式、价值观、神人观、来世观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君权与神权的关系、哲学与宗教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就不难发现,中国和西方在上述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正是这些文化深层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中西方对宗教的不同认识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以揭示清教背景下新英格兰的生活而著称。他的清教情结既源于社会的宗教氛围,也与其家庭背景和自身经历息息相关。本文探讨了清教的历史、霍桑复杂清教观的原由及其作品中的清教主题。  相似文献   

11.
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先生对美育的大力提倡是功高过人的,但其“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在当时中国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仍不免失之偏颇。在思想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宗教的深层文化功能更不能一概否认。美育与宗教对意识的熏陶各有侧重,可以并存,既不必要、也不可能以美育取代宗教。  相似文献   

12.
庄严 《科技信息》2010,(3):I0132-I0132
内观法起源于日本,内观法的前身是佛教的净土真宗的一部分,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内观法已经渐渐脱去了其宗教的色彩而以大众化的形式和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一种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迈向新人生的有效方法。现代人的神经官能症大都与“我执”与“无明”有关。内观疗法它通过对自己人生经历中的基本人际关系的回忆,回答来洞察自己的内心,以“我所得到的、我所付出的、我给别人添了麻烦”这三个提问的方式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通由内观认识意识下的自己,获得心灵的解放。  相似文献   

13.
陈骏的《文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谈及文法修辞的专著,其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从陈骏创作实践中运用多种积极辞格阐述相关的修辞理论,以评价他的积极修辞观;《文则》“虽以事出创造,不无瑕疵”,但论及了语法、句法、辞格、文章、风格、文体等多方面内容,初步建立了大修辞学体系,体现了现代修辞学界所倡导的广义修辞观;陈骏虽是对《诗》《书》《礼》《易》《春秋》等静态书面语言的考察,但用动态的辩证的眼光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体现了动态的辩证的修辞观。  相似文献   

14.
灵魂观乃是宗教信仰的基础性构成部分,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精神力量,灵魂观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宗教。纳西族和彝族同属于古羌留下来的分支,在灵魂观上,有着极大的相似但也有自己特色。  相似文献   

15.
李梦阳的诗文理论,在一般探讨文章和文学史中,大致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发展观上的所谓“退化论”,一是创作观上的所谓“拟古主义”,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对于由这样的诗文理论倡导起来的复古运动,评价自然也很低。有的著作虽承认它多少起过一点“进步作用”,说它“使人知道,在‘台阁体’和‘八股文’之外,还有传统的优秀的古代文学,但终究把文学引入了歧途”;有的则连这一点也不肯承认,说它是“和八股文异曲同工”的东西,“很难说是什么革新运动”,“社会影响也是不好的”。中国文学史上爆发过两次较大的复古运动。从所要变革的内容来看,由韩愈领  相似文献   

16.
汤舜 《科技资讯》2012,(18):249-250
嫉妒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一种普遍、消极的社会心理,也是自然产生的情感。嫉妒心理层次多样、特征明显、形式丰富、危害严重。我们要长久地与嫉妒作斗争,以化解其消极方面,使其朝着积极、有益的方面转化。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是当前国际、国内旅游界的热门话题。宗教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宗教旅游、生态旅游之特色,但又不同于二者的新型文化旅游,它是人类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人类完善自身、创建新文明的产物。宗教生态旅游将成为21世纪的时尚旅游。  相似文献   

18.
论嫉妒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嫉妒的本质,指出,嫉妒是一种感觉一动机的综合性活动;是包括情绪、心理乃至行为等表现的综合性过程;也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过程。嫉妒具有四个特征:针对性,排他性、破坏性、隐蔽性。本文通过对嫉妒的本质和特征的分析还想指出:只要人与人之间具有可比性,嫉妒就难以避免。嫉妒并非就是消极与病态的,它也可能激发创造性。只有非理性的嫉妒才是病态的。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发展机遇问题的研究,是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的大事情。文章力图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通过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辨证关系,揭示二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社会发展机遇的特点(随机性、变动性、时效性、价值性、风险性),提出把握社会发展机遇的原则和方法,确立社会发展机遇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国的儒教、佛教、道教和西方的犹太-基督教等主要教派的技术观进行梳理,便可发现宗教和技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关系,既有血与火一般的对立和冲突,也有共生和共融,更有互不相干之时。技术和宗教各有其存在的空间,技术主要是同客观的物质世界打交道,宗教主要是同世界的价值观念打交道。技术虽能解决人类物质文明方面的问题,却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精神文明和精神归宿问题,而且技术本身还有关乎造福人类抑或贻害人类的发展方向问题。为确保技术沿着造福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需要诸多社会力量和文化因素的协同作用,而宗教无疑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力量和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