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约束、规范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行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在介绍"泛绿色设计"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企业、民众三个层面运用"泛绿色设计"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具体措施,并提出创建和发展生态智慧是"泛绿色设计"实施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破坏自然资源、侵占生态用地时有发生,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岌岌可危,已经到了非划定生态红线不可的地步。2011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划定生态红线的生态保护策略。生态红线是我国自18亿亩耕地红线之后,第二次被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的"红线"。划定生态红线,对于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  相似文献   

3.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国家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安全的底线,经过多年的探索,政府和学者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管控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目前大部分省市均已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但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法律保障机制体系尚不完善。从法律体系、管理机构、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生态保护红线法律保障体系的对策,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聊城东昌湖区湿地资源是聊城市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是聊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关系区域生态安全的战略资源,在维护聊城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东昌湖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目前东昌湖湿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聊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战略,阐明了东昌湖湿地保护与科学利用的意义,并对东昌湖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发展战略及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保护红线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安徽省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以及安徽省内禁止开发的区域等方面,建立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应用GIS软件,结合定量的计算方法,初步划定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的范围和面积,为下一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啸宙  刘鹏  杨斌  吴明艳 《甘肃科技》2023,(2):17-19+23
以陆域典型地区为对象,基于“三线一单”管控单元划定基本规则,针对优先保护管控单元划定具体方法进行研究。“三线一单”优先保护管控单元是综合性的管控单元,由涉及的生态、水、大气、土壤环境优先保护区叠加而成。本研究首先从生态、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要素优先保护区的划分方法开展论述,进而探讨了优先保护管控单元的划定方法。“三线一单”优先保护管控单元划定的探讨有利于支撑地方“三线一单”成果的编制和应用,有利于指导相关行政部门管理国土空间,规范开发建设行为,对区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特征。湿地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加剧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的重要自然系统,具有众多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加强城市湿地恢复与保护,对保护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维护区域水资源战略安全、促进城市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对遵化市生态空间划定及安全格局构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遵化市生态保护为高等级的土地面积为234.53 km2,占总面积的15.99%;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地丘陵,以及东北和西北部部分丘陵地带;2)遵化市生态保护优先区面积为261.2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26%,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南山区域,是生态保护红线区域;3)在北山、中道山和南山三大自然生态屏障的基础上,选取15处生态源地,结合7条水体生态廊道构建了“3屏、7廊、15片区”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在维护生态安全、提高林业碳汇、保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功能不强、管理机制不健全,森林资源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未充分开发利用,导致森林资源的总体状况难以满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尚未推行可持续经营管理,我国森林改善环境的积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因此,推进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深入推进林业改革,因地制宜开发林木产品,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效益,不仅可以全面体现森林的生态调节、经济功能、精神文化价值,而且可以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尔盖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若尔盖湿地生态退化趋势显著,威胁区域和流域生态安全。笔者在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影响机制解析的基础上,围绕若尔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外界胁迫作用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借助遥感与GIS技术,对1989年、2000年和2007年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水平呈现明显下降趋势,3个时期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别为0.514、0.423和0.373,2007年生态安全水平进入较差等级。分析认为,人类活动影响对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状况动态变化具有重要作用,需控制人类活动强度以维护若尔盖湿地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1.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现已上升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国家以强制性手段实施严格生态保护政策的决心,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鉴于我国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阐释了生态红线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态势、优化国家生态格局、加速生态文明进程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生态红线划定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我国生态红线在划定中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生态红线的划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包括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和禁止开发区域,文章以GIS系统为手段,结合安徽省生态环境现状,建立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红线的指标体系,利用生态学定量指标评价方法,划定安徽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红线,为下一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并渗透到人们的宗教信仰、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之中。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价值,其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当前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文化内源,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产业的发展。由于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换以便与现代生态伦理相契合,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方法上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宁夏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GIS技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形成了宁夏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宁夏生态环境划分为3个生态区,10个生态亚区,37个生态功能区.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特点,确定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环境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提出了保护时策,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九龙江入海河口区为研究区域,从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环境灾害危险性等方面建立了九龙江入海河口区生态红线划定指标体系,并利用ArcGIS技术,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将九龙江入海河口区划分为红线区、黄线区和绿线区,明确生态保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加强地震灾后林业及生态恢复重建工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汶川地震灾区绝大部分是山区,林业在该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好这一地区的森林资源,对维护灾区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森林的减灾防灾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地震灾害会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①地震灾害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破坏和功能衰退,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阶段生态园建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发挥生态园功能,保护和发展生态物多样性。促进环境、社会、人 类曲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在基本草原划定过程中存在着经费难以落实、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日显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草原保护红线推进机制、草原保护红线划定管理机制;健全草原保护红线划定的保障机制,强化草原生态监测与评估机制,以及尽快构建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等在全国开展草原保护红线划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地带、粮食产地、能源基地,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态安全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黄河流域用水结构发生改变,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量增多,且上游取水量减少,中下游取水量增多。本文通过对2000—2021年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取、耗水量现状以及2004—2021年流域用水结构的分析,发现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中存在水资源价格调整不到位、配置不合时宜、流域产业转型动力不足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等问题,并提出完善黄河流域水资源价格体系、推动流域的生态补偿、建立水资源监管机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新格局的建议。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问题探究与优化有助于推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大型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全球其他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普定县属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为了阻止水土流失进一步恶化,进行了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划定。通过重要性评价模型对普定县地区的多年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NPPmean、普定县DEM数据、项目区域内的土壤可蚀性K值等数据进行分析,并按照各生态系统服务值进行重要性级别划分,将水土保持功能中的集中连片极重要部分作为生态红线的初步划定范围。对于初步划定的范围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数据叠加,最终得到水土保持生态红线的保护范围。进而重点对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划定区采取预防与治理措施,完善水土保持工作,为普定县的经济发展做好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