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亲眼看到他们失去“光明”场景一:一个21岁男生戴着隐形眼镜去参加一个烤肉聚会!就在他开始以木炭生火之后的几分钟内,他突然大叫,然后很痛苦地跳来跳去,在地上打滚……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的五脏六腑成了金钱可以随意买卖的商品,而这种可怕的交易在有些地方越来越有市场。一名刚满2岁的小女孩,眼睛被胡乱裹着绷带,一只手中握着一张500比索(相当于不到20美元)的钞票,被人抛弃在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的街头……她的眼睛被人挖走,卖到人体器官市场上赚大钱去了!这幅场景,仅是人体内脏交易市场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如今,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一批“专家”和“诊所”,专门从事内  相似文献   

3.
它头顶金冠,全身闪耀着华丽的蓝黑色光泽,美得让人着迷;它的口腔鲜红似火,可以一口吞掉熊熊燃烧的木炭;最可怕的是,如果它和你对上眼睛,犀利的眼神瞬间就能把你的魂魄吸得干干净净……它。就是来自大洋洲的一种鸟——食火鸡。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词典》对“娭毑”一词的解释是:“娭毑,(方),①祖母。②尊称年老的妇女。”在客家话中,普遍称祖母为“哀姐”,外祖母为“外哀姐”。李永明的《衡阳方言》,娭毑则是指称母亲。古华的《芙蓉镇》有这样一段话:“就是有几位心地善良的老娭毑,也只在胡玉音从部队医院回到老胡记客栈后,才偷偷地来看了看投生在苦难里的崽娃,留下点熟鸡子什么的。”这里的“老娭毑应是湘语中对年老妇女的尊称。  相似文献   

5.
语码转换的发生有其各种社会原因。小说《儿子与情人》中主人公保罗.莫瑞尔的一次无意识的语码转换揭示了他深藏的心理。通过分析保罗这次一反常态的使用父亲常用的方言,揭示了保罗对拉康所称的“父之名”的认同以及他对恢复自己男性身份的渴求。  相似文献   

6.
在童话《拇指姑娘》中,老田鼠说:“他有宽大的房间,穿着非常美丽的黑天鹅绒袍子,不过,他的眼睛看不见。”这个想娶拇指姑娘的人是谁?  相似文献   

7.
舌头有什么另类功能?一位叫保罗·巴赫教授的美国神经学家,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理念:人类各种感觉是相互可换的,比如舌头也拥有眼睛的功能,人能用舌头去"看"世界。保罗及其助手的研究表明,舌头很可能是仅次于眼睛的、从外部世界接收视觉信息再传递到大脑的"第二把手"。  相似文献   

8.
爱心     
有一个小孩帮妈妈到超市买一些东西。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小孩回来,妈妈的心不由得着急起来。半个多小时后,儿子才回到家里。“你刚才跑到哪里去啦?”妈妈生气地说。“我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我的朋友保罗,我必须帮助他才行!”“他出了什么事?”妈妈紧张地问。“他脚踏车坏啦!”“你帮他修好了吗?”“没有,我哪会修那玩意儿!”“那么你都在那儿做什么呀?”“我陪他一起难过,好使他不至于太难过!”爱心  相似文献   

9.
威尼斯的天气,无论冬夏,晶莹剔透,蓝眼睛里含着一汪子水,那里有亚得里亚海的种子。“美人老了,可眼睛没老”,威尼斯还是和1000年前一样地玉树临风。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10日午后,美苏首脑华盛顿会议行将闭幕。但见一位霜鬓银发的美国代表还在和一名苏联元帅为太空武器同题而争论不休。他便是美国著名的军备控制专家和政坛元老——保罗·尼采。在美苏中导谈判获得突破后,保罗·尼采更成了一位风流人物。他曾自豪地说:“从罗斯福开始,我受过每一位总统的咨询”。  相似文献   

11.
下午最后一节课,我们班的语文W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读书能力,选了一篇文章让三个人分别读。男一号小Z上场,由于他又高又大、底气十足,又没想到老W会“重用”他,激动得像火山快要爆发一般,声音更如雷鸣。读到好玩的地方,我们笑,他也笑,他笑,我们又笑。老W说:“读书的人,笑一下,考试分数扣5分。”小Z读一篇文章笑了起码10遍,我们以为他得了笑病,准备送他去医院,他又不笑了。小Z下来时,不怀好意地看着我们,似乎觉得我们和老W合伙害他。“下一部分谁愿意读,请举手!”老W问。也许是因为老W说了那句“扣5分”的缘故,举手的同学少得很。我的“司…  相似文献   

12.
成熟的代价     
在一个蓝色的星球上,居住着一群刺猬。一群非常非常聪明的刺猬。他们有自己的秩序,有自己的文明。在他们的社会里,有一个传统——每一只刺猬都必须经过“成熟的考验”,是否合格,是由星球上年纪最大的一只老刺猬来认可的。没有通过考验的刺猬,会被放逐到星球另一端的沙漠中去生活。 背背一出生,妈妈就告诉了他这个传统,“通不过成熟的考验,是不会有出息的。”背背很好奇,它去问那只老刺猬,“老爷爷,什么叫成熟呀?”   老刺猬很老了,整个星球上,背背只看见老刺猬的刺是白色的,其他刺猬的刺都是黑色的。除了背背,背背的刺是蓝色的。老刺猬眯…  相似文献   

13.
帮助无痕     
于爱华 《奇闻怪事》2007,(11):25-25
【案例1】二战期间,在德国一个人烟稀少的村子里有一位老人,生活得很安宁。一天,一位头戴礼帽、手提皮箱的男人在他家院子的栅栏外徘徊,一脸的焦虑和沧桑。老人观察良久,然后走向前去对那男子说:“先生,你是否愿意帮助我把栅栏里的木头扛到那边的角落里去?我老了,扛不动了。”男人眼睛一亮,连声答应,脱去风衣礼帽,很卖劲地把木头扛过去并摆放得整整齐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杨学祥 《科技潮》2007,(6):20-23
“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在由广州市科协和英国领事馆联合举办的论坛上,来自英国的资深环保记者保罗·布朗语出惊人。他更指出,在2050年后,如果广州的气温再上升3摄氏度,没有空调将难以生活。布朗为中国描绘出一幅可怕的远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都将首先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是致命一击。这种说法到底是在描绘真实的未来还是在放大科学结论?面对这样的说法,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恐怖屋     
一天夜晚,阳阳骑着自行车回家。走到离家不远的一片小树林时,看见一幢红色的小屋子,阳阳想:咦,我怎么没见过,可能是刚建的吧?阳阳回到家,向父母谈起了红色小屋的事。父母紧张地说:“红房子?小树林?那是一片闹鬼的小树林,有人曾在里面见到过幽灵!现在没一个人敢去那儿啊。”“是吗?”“对,一个20来岁的大学生和他的父母曾死在小树林,你千万别去呀!”“呵呵!怪可怕的。”阳阳说,其实他一点也不害怕,他从不相信世界上有鬼。阳阳想探个究竟,破解小树林闹鬼的秘密。于是,他立刻给好朋友小胖发了份传真:“你后天早上来我家,九点三十整来。”小胖又…  相似文献   

16.
保罗·艾利息(Paul Ehrlich)是德国伟人的细菌学家,由于他的理论出色地阐明了免疫性的化学基础,于1908年同俄国细菌学家梅契尼可夫(Elie Metchniko)分享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他的另一项举世闻名的贡献是所谓的“魔弹”,抗梅毒药——“606”的发明。“606”是一种有机砷化物,其实并非神药,它的治疗过程缓慢、痛苦,且具有风险,但它对梅毒的治疗确实有效。正是这位免疫学和化学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息,在本世纪初曾设想用对器官具有亲和性的载体物质将药物或毒物带到病灶去去,以制成疗效高但对正常的组织或细胞损伤甚小的理想药物——“魔弹”。当时的“魔弹”,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导弹”。我国目前对于艾利息设想的这种“导向药物”一般通俗地称为“生物导弹”。艾利息超  相似文献   

17.
4月17日,美国最另类的亿万富翁约翰-保罗·盖蒂二世作为一个“英国慈善家”死在伦敦。享年70岁。他是石油大王约翰-保罗·盖蒂一世的第三个孩子。他的父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也是最吝啬的人,总看他不顺眼,直至剥夺了他的继承权。而他,宁愿当一个浪荡公子,也懒得承继父业做大亨。命运对这个富翁的儿子并没有特别关照……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忘记是谁说的了,……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对的,倘若画了全付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如何正确理解鲁迅这一宝贵的创作经验之谈,也就是给什么是“画眼睛”的手法作了回答。文痞姚文元在他的那本《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中谈到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时,在“画眼睛”上胡诌了一通,罗列了鲁迅不少对人物的眼神的描写,把“画眼睛”的手法,当作一种实体的概念。我们有的同志也有类似的理解,例如  相似文献   

19.
洛奇站在山顶,仰望着绵延无尽的山丘,天的远处是漂泊不定的白云,这是洛奇成为蚁兵战士后第一次来到山顶。“父亲,我一定会成为与您一样伟大的士兵。”洛奇这样想着,嘴角露出坚定而且自信的笑容。在这座黑蚁的王国,洛奇的父亲,他那死去的父亲,是名屈指可数的杰出黑蚁士兵。只可惜,对于父亲的记忆,洛奇仅仅只是从老蚁兵布桑的口中得知一些:在洛奇未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因为寻食,而误闯入了那个可怕,令所有黑蚁都望而生畏的地方,一去不返。“那是一个充满邪恶与恐怖的地域!”布桑无限感慨地回想。布桑,这位惟一去过那里,而又活着回来的蚁兵,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家族的企盼保罗·诺曼,一位捐献皮肤细胞的志愿者。他的一家人都生活在糖尿病的痛苦中,他本人是重度糖尿病患者,由于遗传原因,他的小女儿也是糖尿病患者。保罗在捐献自己的细胞时,心里充满了希望,他希望人类能克隆自身胚胎成功,使自己全家摆脱疾病的折磨。图为保罗·诺曼和他的小女儿。王韵编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