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按照战时美国关于印尼的计划,荷兰将有序地恢复其殖民统治,并指导印尼渐进地获得独立。但是,战后印尼民族主义者没有遵循美国所设想的非殖民化道路,而是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共和国政权。在荷兰与印尼冲突开始后,美国政府起初希望采取中立政策,以避开尴尬的非殖民化问题。但随着印尼局势的日益恶化,尤其是“茉莉芬事件”后,印尼共和国的反共倾向符合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而荷兰顽固的殖民政策已经威胁到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目标的实现,美国最终选择了支持印尼走向非殖民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过去十年,美国与印尼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在,两国官员都宣称美印尼关系处于历史上的最好阶段。因为印尼的“民主改革”及“积极反恐”政策与布什政府所谓“民主消除恐怖主义”的主张相契合,为两国双边关系的好转奠定了基础。印  相似文献   

3.
<正>近段时间,英国在亚洲外交举措频频。除了首相卡梅伦对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进行了连续访问之外,外长哈蒙德也于近日访问了中日两国。在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英国对其亚洲战略的重新布局。相比于日本、美国的亚洲战略,英国的亚洲战略布局体现了其外交的现实主义作风,手段更加务实灵活,并且似乎也没有了欧洲传统的道德优越感,追求的是经贸、文化与安全上的共赢,而非单方面的"霸权"。提升经贸关系是卡梅伦访问东南亚的  相似文献   

4.
韩国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盟友之一,其重要性在亚洲可能仅次于日本,双方在冷战时期建立了所谓“血盟”关系。但近一个时期,两国同盟关系出现了不和谐音调,特别是在朝核问题、台湾问题上,韩国有意无意地与美国拉开了距离。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美韩同盟将走向何方?战略上:结盟制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九·三零事件”包括前后两个阶段,即1965年9月30日“翁东政变”爆发造成国家混乱,事态平息后,陆军采取“反共”和“倒苏”的政治夺权运动。前者是印尼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但是后者陆军“反共”“倒苏”夺权运动中,美国的各种力量隐蔽和公开的介入最终促使苏哈托顺利夺权,印尼中立主义的政府就此终结并最终倒向亲西方阵营的军人威权政府时期。  相似文献   

6.
七月中旬,日、美两国在华盛頓举行了日美貿易經济联合委員会第四次会議。最近,日本出席会議的大臣們已陆續回到东京。他們从华盛頓的会議上带回了些什么呢? 这次会議是美国在亚洲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动搖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美国把日美之間的这次会議作为推行它对亚洲的侵略和战爭政策的一个步驟。美国要求日本“早日确立反共軍事經济体制”,协助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政界始终存在一股反共反华,亲美亲台势力,俗称为“台湾帮”。他们竭力推行反共反华。亲台政策,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体制的结束,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推进和对华政策的转变以及日本政坛日趋保守化,其反华亲台活动日益频繁,猖獗,极大地影响或左右了日本政府的对台政策,他们的战略图谋是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使台湾从中国分离出来,甚至纳入日本版图,削弱中国的战略竞争力量,从而实现主导亚洲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翟崑 《世界知识》2014,(23):24-25
<正>印尼新总统佐科·维多多在就职演说中誓言,要把印尼建成海洋强国。仅半个月后,佐科就赶上11月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G20峰会接踵而来。会议期间的一些关键词屡屡与其发展印尼海洋强国的战略碰撞并产生共鸣,那就是被中国领导人多次提及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亚太到东亚的互联互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这意味着,印尼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及全球互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执政以来,基本完成了以全面性接触为特征的东亚战略布局。2009年,国务卿希拉里两次亚洲之行,几乎囊括了整个东亚峰会涵盖的重要国家,2月访问日本、印尼、韩国和中国,7月访问印度与泰国,并参加东盟地区论坛,显示美国既重视东亚地区内的关键国家,也没有忽视东南亚及东亚的多边机制。希拉里首访东亚,清晰传递了奥巴马政府重视东亚的信息,也有效巩固了美国与东亚盟国、  相似文献   

10.
朝鲜半岛摆脱日本殖民统治的初期,韩国就出现了反美倾向的文学,但基本上是从民族的尊严与国家主体的角度处理和把握对美关系的。这与解放后的美国军事管制、南北战争与亲美反共意识形态的影响等社会文化背景直接有关。到了上世纪60年代出现公开提及美国、美军问题的反美作品,尤其进入80年代后韩国出现大量反美文学,这是韩国反对外来势力、争取民族自主化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将经济遏制战略的首要目标指向前苏联,同时积极调整对中国的贸易管制政策,逐步实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前苏联对美国全球战略的挑战,是美国对华实行技术转让政策的根本原因;前苏联对美国亚洲安全的威胁,是美国实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对美倾斜外交,是美国实行对华技术转让政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2.
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1951-1965)历时14年之久,美国在其间居中调和,使日韩会谈成为事实上的日韩美三边会谈。越南战争是促使日韩历经14年谈判最终实现邦交正常化的主要外因。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逃到台湾之后,台湾就一直在寻求美国的保护。1954年美台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随着国际形势 的变化,美国一方面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一方面却抛出《与台湾关系法》,用国内法的形式重新提出了对台湾安全 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右派的宗教观由意识形态式宗教民族主义和神定时代论前千禧年主义构成,强调政治的宗教化和人类的原罪与无法自救。由于与美国共和党和布什总统本人关系密切,基督教右派的单线的和悲观的宗教观对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对外政策的形成和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美国历史发展周期的更替,2008年前后将会成为基督教右派宗教观影响下的美国单边主义外交结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五大湖区作为加拿大和美国共有的资源区,是两国既冲突、又合作的见证,也是20世纪两国外交关系的缩影。两国曾签署过"边界水域条约"等协定,为此也建立过国际联合委员会等协调组织,这构成了两国的环境协调机制。这种以美国为主导的机制是两国政府努力解决分歧、扩大合作的结果,总体来说,也是其他邻国处理相同或相似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中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无论从外延还是内涵上都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主张的提出,使我们与邻国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这个政策主张也符合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总战略。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尤其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建交以来的中韩关系的回顾,分析中韩关系迅猛发展的原因,进而提出在21世纪,中韩两国要加强全面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8.
中韩关系及其对东北亚局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韩建交13年来,两国关系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政治上,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在经济上,两国经贸关系改变了建交前空间小、成本高、风险大的特点,建交后经济取得突飞猛进的成果;在文化上,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新世纪里,中韩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这势必对东北亚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析美国在印度尼西亚收回西伊里安问题上的角色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复西伊里安是战后印度尼西亚(下称印尼)外交斗争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从沉默的平衡者到积极的斡旋者,美国政府对于印尼收回西伊里安的态度转变源于两任政府对印尼的不同认识。西伊里安问题的和平解决对美国与印尼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它扫除了美印关系中一个最主要的障碍。从某种程度来说,肯尼迪政府因此修复了艾森豪威尔政府与苏加诺政府之间因外岛危机而产生的裂痕。  相似文献   

20.
1937年9月-1942年8月,胡适在美国度过了5年外交生涯。任大使期间,在经费困难和国际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他一方面与美国上层频繁接触,获得了美国的两笔贷款,为抗战筹措资金;另一方面豁出性命讲演,宣传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为抗日作舆论宣传。但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和他人的误解,以及与宋子文之间的龃龉,最终被蒋介石免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