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知识动漫》2010,(1):32-33
虎是一种大型的食肉动物,号称为“百兽之王”,是勇猛、威武和残暴的象征,在辽阔的海洋里,有的动物在捕食时好像饿虎一样凶恶,有些动物身上的图案与老虎身上的颜色比较接近,人们在给这些动物命名时,习惯上都加一个“虎”字,下面介绍几种名称中带有“虎”字的海洋动物,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否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2.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在我的印象里,老虎不聪明--狐假虎威,心怀不轨--虎视眈眈,凶猛--饿虎吞羊。但是读了《虎女蒲公英》后,我对老虎有了新的认识。森林里有一只小老虎,刚出生就遇到蟒蛇.被一个人救了,并得名“蒲公英”。主人对潘晨畅它悉心照料,给它喂奶,陪它玩“拳击游戏”,在它长大后还训练它捕食,人与虎之间渐渐有了感情。  相似文献   

3.
国兽与国鸟我不知道中国有没有“国兽”,如果有的话,恐怕大熊猫当是首选。至于“国鸟”,有人建议是褐马鸡,因为它聚“珍、濒、特”于一身,又有历史典故。也有人建议为喜鹊,它极为大众所喜爱,颇具民俗意义和生态价值。到底怎样,目前尚无定论。印度是一个既有“国兽”,又有“国鸟”的国家。印度的国兽是老虎,在种类上属于孟加拉虎,也称印度虎或南亚虎。虎是亚洲独有的大型猫科动物,最早起源于中国东南部。目前中国仍是拥有虎种类最多的国家(共有4个亚种),可惜总数加起来还不足百只,属于高度濒危了。印度自50年代以来在政府倡导下大量砍伐森林,虎的生境日趋恶化;而过度猎杀,  相似文献   

4.
害怕沦为美日二巨头的小承包商,西欧正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一旦大市场建成,它将成为比其他的“虎”更为厉害的“虎”。然而,“虎”出山谷,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游乐园     
它是谁虎大王娶媳妇,森林王国派了一个合唱队,前去祝贺。这只动物合唱队在唱歌时,混进了一位没有资格当合唱队员的在里面滥竽充数(如图),虎大王发现后,非常生气。请你指出它是谁?(东春/供稿)这里有4幅图画,画中都有流水,水断而意连。请你根据这4幅画的含意,猜出4句成语。看图猜成语(赵忠智)小明上英文课时跟老师说:“MayIgotothetoilet?”老师说:“Goahead.”小明就坐下来。过了一会儿,小明又跟老师说:“MayIgotothetoilet?”老师说:“GOahead.”小明又坐了下来。他旁边的同学于是忍不住问:“你不是跟老师说要上厕所吗?怎么不去?”小明说…  相似文献   

6.
虎年虎展     
今年是中国阴历上的虎年.在十二生肖中,虎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虎这种外表威严、性格鲜明的动物,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情感…….多少年来,由于栖息环境的破坏和遭到人类的捕杀,它已濒于绝灭的境地.今天,我们向所有的人呼吁,要保护老虎.  相似文献   

7.
山冈 《科技潮》2004,(2):44-45
肖方,北京动物园标本制作师。有人说,他可以让珍稀动物“起死回生”。未曾谋面时我还有所质疑,但是在看过他工作室内的一幅虎特写后,我也不禁感叹他魔术般的技艺。这幅彩照上的虎,毛色透亮,标致健壮,昂着头,张着嘴,利牙红舌,威风凛凛。我被这虎深深地吸引了,要一睹它的风采,便对肖方说:“得空儿到狮虎山看看它。”肖方笑了笑,说 :“这是标本的照片。”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妙手还”,将死虎“重生”。其实,在肖方的工作室里,还摆放着不少兽与鸟的标本,有狮子、熊猫、角马、火烈鸟、冠鸠、金鸡等等,一件件都是活灵活现,姿态自然优美,被著名…  相似文献   

8.
华南虎今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物分类学的角度而言,全世界的虎只有一个种,只是由于它们长期被隔离在不同的分布区内生活和进化,而分化成了8个亚种。作为“百兽之王”的虎,在世界上生活了一百多万年,可是到本世纪的60年代,竟有3个亚种在地球上绝灭了,如今只剩下5个亚种。中国境内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4个亚种,其中的华南虎是仅产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陕  相似文献   

9.
龙趣     
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因为它是吉祥之物。龙,古代文字记载,说它是个“羊头、鹿角、马鬃、猪嘴、虎鼻、虾眼、蛇身、鹰瓜、狮尾”,是披麟带甲的动物。《说文》十一记有“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长期以来,在民间被视为幸福祥瑞、太平喜庆的象征,在封建社会里,中国的封建皇  相似文献   

10.
虎是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动物,号称“百兽之王”,因处于自然界食物链的最顶端,在自然界中起着调控生物种群消长的作用。自从人类主宰地球以来,人口激增排斥了一切野生动植物、包括华南虎在内的生存环境。据资料称,全世界的虎分8个亚种,即华南虎、孟加拉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印度支那虎(东南亚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其中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已分别在上世纪4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从地球上消失了。现存的5个虎亚种共有7000多只,它们大部分被饲养在动物园或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中。我国把虎列为国家一级保…  相似文献   

11.
动物中的珍品全世界老虎由于产地的不同共分八个亚种,我国有东北虎、华南虎和南亚虎这三个亚种.东北虎是虎中之魁,是体形最大的.它体魄雄健,色泽美丽,由于生活在比较寒冷的地区,有着一身长而厚密的橙黄色带黑色条纹的毛,因此是国内外著名  相似文献   

12.
冯敏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9):119-122
中国和韩国在虎图腾、虎崇拜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和文化渊源。在中国,虎在动物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排第二,而韩国动物文化中虎占据着更重要的地位。中韩民间故事中老虎均扮演了仁义、义理、友情的形象,韩国民间传说中老虎更是孝义的化身。中国绘画艺术中,多表现老虎的威猛、英勇的一面,而韩国的绘画展示更多的是老虎仁义、报恩的一面。中韩应加强动物文化尤其是虎文化交流,加大弘扬传统虎文化的力度,发挥其在教化人心,扬善惩恶以及净化社会风气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5月21日印度前总理拉·甘地参加竞选时在泰米尔纳杜邦被强威力的“RDX”塑胶炸弹炸死。7月14日印度报业托拉斯称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伊拉姆解放虎”(简称“虎”)已声言暗杀事件是它所为。“虎”究竟是什么组织呢?民族矛盾的产物泰米尔族在斯里兰卡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全国人口75%的僧伽罗族在全国居主导地位。斯里兰卡独立后,泰米尔族在政治、经济和宗教等方面的地位每况愈下。70年代初,泰米尔人成立了“泰米尔联合解放阵线”,第一次提出要建立“泰米  相似文献   

14.
秋高气爽的九月,我到黑龙江省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采访,因为它是80只东北虎的“家”需要保护的东北虎饲养繁育中心的虎颇有王者气派,不像动物园的虎那副懒洋洋的模样,它们金黄色的眼睛里闪着灼灼光芒,“虎视眈眈”地盯着陌生人,很有点虎威,结实的身躯,粗壮的四肢,踱着潇洒的步子,偶然长吼一声,真有震慑力。东北虎生活在针、阔叶混交林或原始阔叶林里,  相似文献   

15.
虎年话虎石     
今年是农历的戊寅年,凡春节后降生的孩子皆属虎。《辞海》称:古代术数学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据赵翼《陔馀岁考》第三十四卷记载:“十二属相之说起于东汉,汉以前未有言之者。”但从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山区(即百灵庙东北方向夏勒  相似文献   

16.
壁虎,在我国沿海和南方各省是司空见惯的动物,它们以擅长攀墙走壁而闻名。壁虎为壁虎科动物的总称,是包括壁虎、蜥虎、半叶趾虎、蝎虎、沙虎、漠虎、裸趾虎等660多种动物的大家庭,约占全世界3750种蜥蜴的17.5%。它们的体形虽较小,可是却有一个颇大的头,并有一对适于昼伏夜出和在暗处观物的大眼睛。然而上、下眼皮却不能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实验动物福利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到“动物福利”,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感到陌生,有人甚至至今是闻所未闻。最近几年,我国连续发生残害、虐待动物的事件如活熊取胆、活猪注水、活牛喂虎、硫酸伤熊、毒死宠物以及当街酷刑屠狗等,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时间,报纸、电视、网站上纷纷发出愤怒的谴责。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2007,(2)
中国是虎的发源地,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生活着华南虎、东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甚至里海虎等众多虎的家族。虎是这么富有力量、激情而又优雅可爱的动物,中华文化中至今都流传着许多有关虎的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姓氏的音变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存在于很多姓氏当中.在今天中国境内,以“虎”作为姓氏的人群大多数是回族,一些地区的少数汉族也姓“虎”.“虎”字本音读"hǔ”(上声),而地处中国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威宁、云南昭通一带的回族,其姓氏“虎”的发音则在当地音变为“māo”(阴平).经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和对当地的调查,笔者发现,西南地区“虎”姓读音改变的原因有很多说法,至今学术界和民间都很难形成定论.笔者试图将此问题与回族在西南地区特殊的生存图景联系起来,从族际交往的角度对“虎”姓音变的原因提出思考,同时指出,回族“虎”姓音变现象是回族积极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生存环境、与其他民族和谐共处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马义 《小学科技》2010,(4):26-27
<正>2010年是农历庚寅年,这一年出生的小孩属虎。虎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虎有8个亚种虎是亚洲特产,起源于亚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