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系“贵州省古森林残存群落”系列调查之二.着重对务川县鹿坪村白果园及务川县丰乐镇大院子川王庙两处古森林残存群落中的银杏种群进行了定量研究,相应介绍了森林群落的结构、成分、数量及立木的物侯型级.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两处森林仍具有常绿阔叶林的典型的群落特征.白果园森林群落应属“针阔叶混交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川王庙森林群落则属于“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在上述群落中,银杏种群同森林中其它种群一道沿着天然森林群落的自然规律进行生长、发育和更新,具有同其它野生植物种群一致的生长发育特性,应是古森林残存群落中处于自然状态万的野生性银杏种群.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务川县银杏古森林残存群落考证初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向应海  向碧霞 《贵州科学》1997,15(4):239-244
三十年代初,由美国出版的《中国植被》一书中明确记载:贵州省务川县龙洞沟、韩家沟一带有野生银杏及森林群落分布。经过1989、1990、1991和1997年的多次考查结果证实;龙色,韩家沟已无森林,但是,在该县的灌水,丰乐,都濡黄都及紧邻县区,确实发现以银杏为主的古森林残存群落多处,在这些零星和分散的残存群落中,银杏种群个体大都处于野生和半野生状态。  相似文献   

3.
贵阳市高坡乡杉坪村古森林残存群落,系黔中高原又一处岩溶山地“落叶与常绿阔叶林混交”的残存部分。以其具有大量代表树种和残存的古树而命名。银杏是该残存群落的优势成分。保存着大量不同物候型年龄级的个体,有金字塔型的种群结构和较强的群落更新力。因此,被认定为野生性银杏种群。在扩大考察的基础上作者推断:以高坡乡为中心的古代,可能存在着一个面积较大的古银杏分布群体。  相似文献   

4.
向应海  向准 《贵州科学》1999,17(3):221-230
贵阳市高坡乡杉坪村古森林残存群落,系黔中高原又一处岩溶山地“落叶与常绿阔叶林混交”的残存部分。以其具有大量代表树种和残存的古树而命名。银杏是该残存群落的优势成分。保存着大量不同物侯型年龄级的个体,有金字塔型的种群结构和较强的群落更新力。因此,被认定为野生性银杏种群。在扩大考察的基础上作者推断:以高坡乡为中心的古代,可能存在着一个面积较大的古银杏分布群体。  相似文献   

5.
盘县银杏远近闻名,很有特色.不仅因其经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学术意义.从植物地理学角度看,它至今保存着一个密集而完整的地理种群.该种群有时集中成片,组成特殊“银杏森林一人居群落“,有时则以树群、树丛或单株形式存在.各类大小个体齐全、种群结构为一异龄“竖棱型“:成年木多;幼木、青年木和频死木少.雌雄性比为100:2.自然型个体占总数的87%,园艺型个体仅占13%.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珍藏着自古以来银杏生长发育及群落更新与演进的各种信息.通过反复调查研究表明,盘县银杏地理种群保存着一个以中部地区,5镇一线为核心的分布中心,中心密集,越远越稀.其基本结构为链珠状分布单元.若干链球状单元沿山脉中、底部伸展,然后扩大为全县的网络结构.每一链珠单元独立存在,表现出自核心而远地,由群落到树群、树丛及单株的逐步缩小乃至消失.全县白果最高年产量为75T,已有较长期的应用传统.因此可以推断,该地理种群很可能是原产地基础上,受当地原始农业经济活动的长期影响而保存下来的.直至今日,其生长发育和群落更新的支配力量主要还是大自然.若干具有野生性强的个体仍然是种群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盘县银杏远近闻名,很有特色。不仅因其经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学术意义。从植物地理学角度看,它至今保存着一个密集而完整的地理种群。该种群有时集中成片,组成特殊"银杏森林一人居群落",有时则以树群、树丛或单株形式存在。各类大小个体齐全、种群结构为一异龄"竖棱型":成年木多;幼木、青年木和频死木少。雌雄性比为100∶2。自然型个体占总数的87%,园艺型个体仅占13%。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珍藏着自古以来银杏生长发育及群落更新与演进的各种信息。通过反复调查研究表明,盘县银杏地理种群保存着一个以中部地区,5镇一线为核心的分布中心,中心密集,越远越稀。其基本结构为链珠状分布单元。若干链球状单元沿山脉中、底部伸展,然后扩大为全县的网络结构。每一链珠单元独立存在,表现出自核心而远地,由群落到树群、树丛及单株的逐步缩小乃至消失。全县白果最高年产量为75T,已有较长期的应用传统。因此可以推断,该地理种群很可能是原产地基础上,受当地原始农业经济活动的长期影响而保存下来的。直至今日,其生长发育和群落更新的支配力量主要还是大自然。若干具有野生性强的个体仍然是种群的主体。  相似文献   

7.
调查表明:凤冈是我省野银杏又一集中分布县.在全县范围内,从森林群落到银杏崁合体、到树群、树丛、孤立木等完整系列均普遍存在.通过种群分析和群落外貌与结构的典型性研究证明,"响水岩银杏森林群落"为一典型地带性顶级群落,西洋溪"银杏.针阔叶混交林"中银杏崁合体的出现,表明其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的非凡竟争能力.文章建议尽快成立"贵州省凤冈县银杏森林活化石自然保护区",并进一步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向淮  涂成龙  向应海 《贵州科学》2003,21(1):159-174
盘县银杏远近闻名,很有特色。不仅因其经济价值,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学术意义。从植物地理学角度看,它至今保存着一个密集而完整的地理种群。该种群有时集中成片,组成特殊“银杏森林-人居群落”,有时则以树群、树丛或单株形式存在。各类大小个体齐全、种群结构为--异龄“竖棱型”:成年木多;幼木、青年木和频死木少。雌雄性比为100:2。自然型个体占总数的87%,园艺型个体仅占13%。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珍藏着自古以来银杏生长发育及群落更新与演进的各种信息。通过反复调查研究表明,盘县银杏地理种群保存着一个以中部地区,5镇一线为核心的分布中心,中心密集,越远越稀。其基本结构为链珠状分布单元。若干链球状单元沿山脉中、底部伸展,然后扩大为全县的网络结构。每一链珠单元独立存在,表现出自核心而远地,由群落到树群、树丛及单株的逐步缩小乃至消失。全县白果最高年产量为75T,已有较长期的应用传统。因此可以推断,该地理种群很可能是原产地基础上,受当地原始农业经济活动的长期影响而保存下来的。直至今日,其生长发育和群落更新的支配力量主要还是大自然。若干具有野生性强的个体仍然是种群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本查清了贵州野银杏的数量、大小、树龄及分布区规律,详实记录其群落学,森林更新及种群生态学等突出特征,全面揭示了5 000~6 000年以来一直繁衍于贵州的这个古老种群及原始性征。第一次指出野银杏是"贵州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业混交林"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伴生种。向北的自然分布区域很广,向南止于"南亚热带常绿阔业林",稀出现于"中亚热带常碌与落业阔业混交林"中。发现"银杏克隆森林群落"一处,被认定其为银杏系统发生学"最古老反祖类型";"多代同株"为次古老反祖类型;近代以来大量存在的"实生树单株"为演化成功的"现代类型"。首次揭示了野银杏原生群的雌雄性比式为"1♂:/♀",并发现其具有可自动调剂性比失衡时的多种植物学特殊功能。根据"古植物学研究成果"与中生代白垩纪末贵州最后一次海退成陆的实际相结合,文章得出"贵州是中国野银杏最主要的栖息地之一"的重要论断。极端滞后的区域经济社会及古老敦朴的民族民风,则使这一珍稀孑遗物种得到了最有效的保护并延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