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婉如 《科学通报》1960,5(20):622-622
一十七、十八世紀中国自然地理学思想的特点是进步与落后的斗爭,亦即在认識地理环境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爭和探索自然地理現象的不同方法的斗爭非常活跃,特別是通过斗爭,唯物主义和辯証法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說明上述的特点,首先需要了解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因为一门学科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特点,絕不象資产阶級学者所理解的那样是偶然出現  相似文献   

2.
一葦 《科学通报》1963,8(3):73-73
中国農業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編農業出版社出版中兽医学术是我們劳动人民在长期同家畜疾病作斗爭中所积累起来的,对保証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过去、現在和将来都有着重要的貢献和作用。但是这门学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封建反动統治阶級的摧残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沒有能够应用現代科学方法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1958,3(24):737-737
1958年,我国农民在党的領导下,解放了思想,破除了迷信,以敢想、敢說、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和冲天的革命干勁,創造了世界上丰产的奇蹟,在农業生产上开辟了新的途徑。这不仅有巨大的經济意义,而且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和科学意义。实踐証明: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流农業生产的中国农民,有着丰富的独特的傳統知識和經驗,在农業科学上冲破了所有资产阶級学者一切陈旧的观点,为中  相似文献   

4.
地震是一种最惨酷的自然現象。地震灾害时常帶來人身的死亡和造成國民經济上的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地震現象以及制定与地震灾害進行斗爭的防御措施,对遭受这种現象地区的建筑、工業以及居民都是有巨大意义的。与地震灾害作斗爭是采取工程上的防御方法:即在設計建筑物时,尋求可以保証設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没有一个工業部門不在为着排斥手工焊接,以及以現代化的自动与半自动弧焊机的工作來代替繁重的生产率低的手焊工人的劳动,而进行着尖銳的斗爭。这个斗爭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应用熔剂層下自动焊接的規模和技术水平方面,苏联在欧洲是占第一位的。而熔剂層下焊接目前已成为許多重工業部門、运輸工業和建筑工業技术进展上的有力的工具。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創造并在生产上推广了新的厚金屬的电渣焊方法,并發展了金屬和合金的气—电焊接的各种工艺方法。在新的、利用环形变压器的接  相似文献   

6.
陈恂清 《科学通报》1958,3(24):760-760
中国科学院于11月20—28日在江苏无锡召开了有土壤学、土壤微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的工作者一百余人参加的土壤工作会議,就总結我国所特有的丰富經驗,抓住土壤学研究的大西瓜、根据中国的实际发展土壤学、使我国土壤科学位于世界先进地位的問題进行了充分的討論。中国科学院副院長竺可禎、祕書長裴丽生都在会上講了話,裴丽生同志并做了会議总結,对今后的工作做了重要指示。首先,会議一致認为目前在土壤科学工作中还存在兩条道路的斗爭,会議期间大家运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联系到工作和思想实际,对于脫离生产、脱离实际、脫离羣众的資产阶級学术观点进行了严格的批判。这种观点从單純的土壤地理学的“自然”观点出发,使土壤学距农業生产越来越远;强調科学院的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66,11(13):577-577
今天,在我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在世界人民革命斗爭波澜壮阔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五周年。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我们的党,是毛泽东同志亲手缔造和培育的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党,是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有认真的自我批评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党,是经历了革命历史上最激烈、最艰苦、最长期、最复杂的斗爭的无产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1966,11(10):433-433
<正> 毛主席教导我们,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爭。毛主席说:在我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爭,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阶级斗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阶级斗爭,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文化战线上兴无灭资的斗爭,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阶级斗爭的一个重要方面。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9.
刁庆和 《科学通报》1958,3(9):283-283
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于1957年3月1日—3日召开了学术委員会第三次全体会議。这是一次空前未有的充滿着革命干劲的会議。許多同志的發言都表現了他們躍躍欲試的心情,准备在研究工作中来一个大躍进,到会的全体同志一致通过了“响应上海17位科学家躍进倡議,向全国石油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旅大市科学技术界的建議”,在建議書中提出二項躍进目标和全国科学技术界共勉:一、爭取在五年內使我們中的絕大多数成为又紅又专的工人阶級知識分子,杷自己的全部知識和精力交給我們伟大的祖国,交給社会主义事業,并爭取我們队伍中又紅又专的优秀分子参加光荣的中国共产党。二、爭取使我国的頁岩油、水煤气合成、煤焦油等人造石油的科学技术水平,在5—7  相似文献   

10.
張磊 《科学通报》1956,1(12):1-1
一 偉大的民主主义的革命领袖孙中山,为了革命斗爭而寻求着思想理論上的依据,他熱切地向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进行学習,以概括自己的革命实踐。这样,他就終于提出了一些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是他的革命政綱——“三民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如果改良派的世界观可以看作是中国古典哲学的終結,那么,孙中山的哲学思想则是真正近代資产阶級哲学的开端。使它具有独特的面貌的是这样兩个重要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近代自然科学以其原始形态即未經概括的科学事实,作为重要的素材和內容出  相似文献   

11.
我的計划     
馮友兰 《科学通报》1960,5(1):14-14
解放后,同志們經常问我打算怎样修改我过去所作的中国哲学史。应該修改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可是,那部书的主要問題还不在于有很多枝枝节节的錯误,而是在于它是从資产阶級立場,有些部分甚至于从封建地主的立場,用資产阶級历史学的观点和方法写出来的。它的整个体系是一个資产阶級历史学体系。要对它作彻底的修改,那就等于重新再写一部。同时我也觉得只有重写一部中国哲学史,才能对于我过去  相似文献   

12.
張文佑 《科学通报》1960,5(10):291-291
一构造体的辯証发展大地构造发展是借着地壳內各构造体的“建造”形成和“改造”形变两个主要对立面相互斗爭、統一和轉化的过程而表現出来的;并且建造和改造这两个对立的作用是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制約着的。从地壳上两种最大构造体——大洋型地壳和大陆型地壳看来,大洋型地壳和大陆型地壳在性貭和成分上是有不同的:前者的特征是上层的厚度小,表面波  相似文献   

13.
彭桓武 《科学通报》1960,5(9):268-268
伟大的列宁思想把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无产阶級革命、共产主义建設結合起来,指出人們在自然、社会、思維各方面活动的正确方向,促使全面飞跃的发展。伟大的列宁思想对二十世紀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历史上划时代的影响。在这資本主义日漸衰亡、社会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1959,4(9):303-303
苏联大科学家格列布·馬克西米利阿諾維奇·克尔日然諾夫斯基院士因病于1959年3月31日逝世,享年88岁。克尔日然諾夫斯基是苏联共产党的創始人和优秀的活动家之一,他是列宁的战友,杰出的动力学家,苏維埃电气化和社会主义計划的理論家和实践家。克尔日然諾夫斯基生于1872年。1891年在彼得堡工业学院讀书时加入了馬克思主义小組,在工人中进行了宣传工作。他是彼得堡工人阶級解放斗爭协会的组织人之一。1895年被逮捕,流放到西伯利亚,为时三年。  相似文献   

15.
关肇直 《科学通报》1960,5(9):267-267
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設总路线的光輝照耀下,我国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迈进。在这伟大的时代里紀念无产阶級革命的伟大导师列宁,具有无比深刻的意义。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特别是数学工作者,我只准备談一下自己学习列宁的哲学著作和他关于自然科学中的哲学問題的光輝指示所获得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任恕 《科学通报》1960,5(10):307-307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庫,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总結。經受过长期实践考驗的祖国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的理論体系。在党的中医政策的光輝照耀下,整理研究祖国医学,已經在全国范围內形成了羣众性的运动,可以預料,祖国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对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与世界医学作出重大的貢献。  相似文献   

17.
吕炯 《科学通报》1959,4(5):167-167
为了实现党提出的发展我国农業的偉大目标,在人民公社开展农業气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这也將推动我国农業气象的迅速发展。气候、天气和水源对农業生产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如光、热、温度等不仅直接影响植物生長,也影响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微生物过程,植物吸收养分的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等。为了保証农業丰产,农業技术措施也应該很好地和小气候及土壤气候条件相协调,并进而用人工的方法改善环境条件。在这些方面,我国农民已积累有丰富的经驗,需要在現代科学的基础上加以总結提高。目前人民公社已具有很大的生产规模,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18.
鍾石韦 《科学通报》1956,1(12):59-59
我国过渡时期資产阶級与工人阶級之間的矛盾性質問題,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學界爭論的重要問題之一。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哲学研究”編輯部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問題的討論,在10月22—23日邀請了首都哲学社会科学界及其他有关人士,举行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座談会。出席座談会的有130余人。座談会在听取了“大公报”記者关于这一問題在报紙上討論概况的介紹以后,丁偉志、周礼全、韓佳辰、关鋒、馮定、苏星、蕭前、何畏、艾思奇等相繼在会上發言,并分三組进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19.
张懋森 《科学通报》1958,3(21):654-654
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武汉大学化学系开展了兩条道路的斗爭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一斗爭是环繞着“科学技术是否必須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的問題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1954,(3):78-78
正像對其他一切科學工作一樣,自由討論和爭辯是推動氣象科學研究工作的巨大動力。兩年來的事實證明,我們的氣象工作上一些重要問題的初步解决,諸如我國一些天氣系統的分析、西風環流的處理等等並不是僅僅由一兩篇論文而得到解决,而是在經過廣泛的、多次的自由討論和爭辯之後,才逐漸明確,才肯定了過去死扣模式,不看具體温壓場及其演變過程是不對的,才肯定了單從西風急流看問題的片面性、局限性,而使我們無論在理論上或業務實踐上都提高了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