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消化道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消化系统中消化道,即:食道,胃,肠及肛门口等组织学结构特点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胡子鲶和鲤科(Cyprinidae)鱼类的消化道组织学结构特点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主要报道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今后鲶亚目(Sil-uroidei)鱼类的进一步研究和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对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泌尿系统,即肾脏、输尿管、膀胱以及尿道的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胡子鲶泌尿系统组织学特征与鲤科(Cyprinider)鱼类泌尿系统组织学特征大致相同,但也有一定区别。为今后鲶亚目(Siluroidei)鱼类的研究和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对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雄性生殖系统,即:精巢(睾丸)、输精管和外生殖器的解剖学及组织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胡子鲶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特点,与鲤科(Cyprinidac)鱼类比较,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性,为今后鲶亚目(Siluroidei)鱼类的研究和养殖,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胡子鲶(Claris fuscus Lacepede)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鱼类,生活在淡水水域中,主要生活在阴暗处及洞穴中,以肉食性为主,主要捕食小鱼、小虾、小型软体动物以及水生昆虫的成虫和幼虫等。因此,它的味觉器官——味蕾的数量、分布、功能与它的生活环境及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今后养殖胡子鲶科(Clariidae)鱼类,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革胡子鲶(Clariasgariepinucburchen)1981年引入我国,1994年引入新疆,通过4年的饲养观察,已基本适应了新疆的自然条件,暖季生长发育良好。为了探明革胡子鲶在非繁殖期精巢的组织学变化,我们利用生物体积学(BiologicalStereology)技术对革胡子鲶的精巢进行了测定研究。革胡子鲶精巢的定量组织学指标的测定结果分别见表1、表2。表1  革胡子鲶精巢组织学指标及其与绵羊和鸡的差异性比较指  标革胡子鲶(X±SD)革胡子鲶/绵羊革胡子鲶/鸡曲细精管直径/μm156.…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C对胡子鲶Claris fuscus细胞活性和血清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w/10 -3为0,0.5,1.0,1.5,2.0维生素C(Vc).在饲喂胡子鲶Claris fuscus的第12、24、36和52天后,分别测定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蛋白质质量浓度;在第24天,测定血液中淋巴细胞活性;在第12天和第52天,测定血清抗蛋白酶物质比活性;在第24天和第52天,测定血清Vc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在饲料添加Vc不能提高胡子鲶白细胞的吞噬指数(PI);对吞噬能力(PC)有影响;对淋巴细胞活性有明显的增强功能;血清抗蛋白酶物质比活性基本不受VC的影响;对血清蛋白质质量浓度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对血清中Vc质量浓度却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鲶卵巢为材料,研究了卵巢和卵母细胞发育的形态结构特点。鲶卵巢的发育划分为6期,其卵母细胞相应地划分为6个时相,第一时相的卵母细胞呈原始分化状态,细胞外具一层细胞质膜,第二时相卵母细胞外不仅具质膜,而且还有滤泡膜和结缔组织膜。第三和第四时相的卵母细胞分化明显,由散在的卵黄沉积逐渐形成大的卵黄颗粒。第四时相卵母细胞具有漏斗状的精孔及椭圆形的精孔细胞。第五时相和第六时相分别为卵子形成和退化吸收时相。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对胡鲶科(Clariidae)中胡子鲶Clatias fuscus(Lacépède)的染色体组型进行的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胡子鲶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56,核型公式为18m+14sm+14st+10t,NF=88,总的来说m和sm组染色体较st和t组的染色体略为增多,因而基本臂数不高。在t_4染色体的短臂上具有一对明显而恒定的随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不同药物对革胡子鲶幼苗隐鞭虫病疗效的研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氯化钠、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硫酸亚铁、孔雀石绿、亚甲基兰和甲醛等药物对隐鞭虫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革胡子鲶幼苗成活率的影响。对治疗革胡子鲶幼苗隐鞭虫病选择最佳药物及其安全浓度具有一定的理想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熊猫肝脏和胆囊的解剖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小熊猫的肝脏和胆囊进行了解剖研究,小熊猫肝脏分为右叶、叶叶和左叶。右叶包括在右外叶、右中叶和右内叶。左叶包括左内叶、左外叶。中叶包括方叶和尾叶,方叶小,尾叶的乳状突粗大。胆囊位于右内叶或右内叶与方叶形成的胆囊窝内,胆囊管有直管和曲管两种类型。肝内结缔组织少,肝小叶分界极不明显。肝细胞呈多边形,具大而圆的细胞核,核仁明显,并将小熊猫与大熊猫的肝脏和胆囊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鳖胰腺和胆囊组织学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胰腺为弥散型,其外分泌部为浆液性的复管泡状腺,腺泡由单层锥体形或矮柱状细胞围成,导管可分为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和胰总管等;内分泌部的胰岛很小,大多由几个或十几个内分泌细胞组成.胆囊壁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细胞,疏松结缔组织,肌层为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外膜为薄层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12.
小熊猫的胰呈“L”形,分为右叶和左叶.右叶,又称胰头,左叶又可分为胰体和胰尾两部分.胰小叶明显.胰管1条,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腺泡属浆液性腺泡,腺腔内有细胞质淡染的泡心细胞;胰岛染色浅淡,为大小不等的细胞团.  相似文献   

13.
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鱼(H.molitrix)是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我国特产.鲢鱼为硬骨鱼类,属于鲤形目鲤科,又名白链.生活在水上层,性情活泼善跳,其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分布较广.它的生活环境、食性等对其生理、组织结构均有一定影响,也就是说,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统一的.关于鲢鱼大体解剖有过较系统的报道,而对组织学的形态结构文献颇少,而欲进一步探讨其生理生态的研究又必须有组织学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报道它的消化系统组织学的结构特点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中华蟾蜍消化道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中华蟾蜍消化道,结果表明:舌有粘膜腺,口咽腔具有皱褶,其粘膜为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口咽腔及食道粘膜中有巨型杯状细胞,食道至胃的粘膜层有丰富的粘液细胞,食道-贲门区具绒毛。这些是中华蟾蜍与摄食有关的重要适应性特征。整个消化道有5类粘液细胞-大型柱状粘液细胞,I型矮柱状粘液细胞,Ⅱ型矮柱状粘液细胞,巨型杯状细胞,普通杯状细胞。  相似文献   

15.
波纹巴非蛤雌性生殖腺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纹巴非蛤雌性生殖腺中的卵巢由生殖管和输卵管构成.生殖管反复分枝形成生卵小管和其末端膨大的生殖泡囊状结构.卵巢壁薄,由外膜和内生殖上皮组成.外膜主要由结缔组织、单层上皮和薄层肌肉组成,它有许多延伸物伸入卵巢中把卵巢分成一个个不规则小区(即分枝的管状结构,或卵巢小管).内生殖上皮不断增殖产生生殖带,其中含有卵原细胞等各阶段雌性生殖细胞.卵子的发生可根据卵细胞、细胞核及核仁的大小形态和卵黄积累情况分为:1.卵原细胞期;2.初级卵母细胞期;3.次级卵母细胞期;4.卵黄合成初期卵母细胞;5.卵黄合成中期的卵母细胞;6.卵黄合成后期卵母细胞;7.卵母细胞成熟期.发育早期卵母细胞的核仁出现核仁排出物,较晚期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的核仁变成双质核仁.本文还报道了波纹巴非蛤卵巢中独特的卵子退化现象.卵巢的发育有季节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