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系统自组织理论分析和论证了系统结构在整体上的非完美性、序的非逻辑性和相对保守性;功能的可变性与目的的非完全一致性、非协调性;信息的不稳定性、可干扰性、可湮灭性;环境的多变性。并对自然巨系统从宇观到基因各具有关节点意义的层次进行了非优的考察。其结论是:非优也是世界上一切系统的普遍存在,认识此点,有利于促进非优向优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系统非优理论”的实现源泉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平 《系统工程》1989,7(2):1-5
  相似文献   

3.
从认识论、方法论及实践论角度论证了系统非优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不研究非优问题,系统论将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产生影响?每类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和规模如何?研究发现:大部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经或多或少受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年龄较大、收入和学历较低的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几乎不受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日常购买行为受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程度最小和最大的消费者群体规模都小于国外研究中相对应的消费者规模.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关山东省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认识存在重大分歧,主流意见认为山东省属于资源性缺水,并据此提出解决对策.实际上,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说法,不利于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在此从水资源的特性、多年平均降水量、人均年可更新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开采潜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否定了山东省是资源型缺水的说法,指出山东省水资源短缺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失衡造成的发展型缺水,并选取一定指标,如:缺水率、地下水超采率、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等,建立了缺水类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确定了山东省各地区的缺水类型,分析了水资源短缺的空间特征,以期为制定正确的水资源战略提供依据.图6,表3,参11.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技术系统的类型:一、构成复杂性:1.组分复杂性2.类别复杂性;二、结构复杂性:1.组织复杂性2.层次复杂性;三、功能复杂性:1.操作复杂性2.规则复杂性。基于以上认识,探索减少技术复杂性的设计方法进而降低伴生复杂性的可能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有无人机类型识别算法仅通过通信域或雷达域的信号特征实现单个无人机类型的识别,存在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信号和雷达信号融合特征的无人机集群类型识别算法。首先,提取集群通信信号的高阶累积量和瞬时特征统计量,并融合雷达航迹特征构建无人机集群特征矩阵。其次,提出一种改进的特征选择算法—二次筛选的近邻成分分析,对融合特征矩阵进行降维。最后,利用稀疏自编码器网络进行集群类型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降低了集群特征矩阵的维度(仅为原始矩阵维度的27%),同时在信噪比为0 dB时,对5种集群类型识别的正确率可达88%。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外系统科学前沿研究为基础,深入分析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是存在和演化的具体系统中一般意义的关系性特征;研究任务是从发现问题、总结"同型性"、探究"规律性"、解决问题再到发现问题的反馈回路;系统科学具有超越科学性、中立科学性、建构论、弱经验性和问题指向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与把握乡风文明之系统特征,对深化其理论认识,提高其实践成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乡风文明之系统特征主要为,内在结构的层次性、蕴含内容的开放性、体系核心的主体性、发展环境的适应性、系统整体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思维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系统思维作为反映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内在要求的社会思维范式,具有自身思维的开放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协调发展性等基本特点。当代系统思维是科学发展的思维基础。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属于系统思维发展观,具有发展思维的开放性、人之主体性、人之动因与目的性、发展形式的多样性、整体的协调性和有序调控性等系统思维特征及其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关系。从非线性科学的观点剖析了人与自然关系各阶段的特点 ,提出了强化良性非线性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及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用系统辨证论和系统自组织理论论述了系统之优与非优的转化问题,指出系统的转化是熵增、涨落、信息、突变、结构等多动力非线性相干的结果,进而分析每种动力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的基于历程的特征造型中设计意图和设计结果容易前后不一致问题,采取基于完全双向语义约束的变量化特征造型,并提出用特征依赖图的数据模型来保存和维护设计中的各种特征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它的形成是基于特征间的各种依赖关系而不是基于特征创建的先后顺序,并且根据依赖关系完成特征实体和约束的添加,编辑,删除等操作。使得特征信息随时根据相关特征信息协调变化,特征语义能够始终保持一致。最后展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多特征级联目标匹配算法(MFCM)。在先前的研究中提出的基于几何特征的匹配方法复杂度普遍较高,需要改进。MFCM算法首先使用图像特征为每一个特征点建立潜在匹配集,然后进行两级匹配:第一级匹配采用分治思想,利用几何特征建立匹配结果集,并应用投票机制来确保匹配的稳定性;第二级匹配在模板点集和匹配结果集之间建立对应关系。新算法有效提高了几何匹配方法的效率,同时保持了较高的匹配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MFCM算法可以有效处理大数据量的目标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世界性的自然生态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人将其归因于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现代技术,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敬畏到改造、索取的发展过程。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双重中介作用。从生态视角审视技术的正负效应,探索人、技术、自然的协调发展途径,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作为广义自然的一部分,只能在遵循自然整体运行规律的前提下存在和发展;相对于宇宙整体运行的无限造化,人类的所谓无限创造力仅仅是一个无限小量;从心理和行为的表现方面来看,成熟形态的劳动、语言和意识使人成了一个具有新质的自然存在物,使人类社会成了“人化自然”的核心部分;在人类化的各种形式中具体实现着“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无论是心理模式、心理过程还是行为模式、行为过程,或是精神产品、物质产品,它们都是人的世界对自然世界的展示,也都是自然世界在人的世界中的实现;人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生理、心理与行为的多维存在的统一;人的遗传结构中编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个体发育的信息程序:一种是保证个体最一般的基础性生理、心理和行为活动的第一维结构生成的决定论式程序;另一种是规定某些可能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第二维结构建构的非决定论式程序;人的本质是非决定的、开放的,人只能是一种在多维的综合中生成、建构和创造着自身本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倍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论域。通过其对生态问题所造成的深层根源的分析 ,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关系在当代实现生态伦理转向的现实维度。  相似文献   

18.
黄天羽  李凤霞  战守义  李祥晨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0):2767-2769,2773
提出了基于姿态的几何特征来描述人体躯干和四肢的关系,并通过特征编码函数,将复杂的运动数据转换成简单编码流,通过合并特征编码与索引树的思想,从而建立基于编码的数据库索引,实现了快速而有效的基于内容的运动搜索,并支持索引的线性扩展。在2×106帧的运动数据库上的实验验证,表明该搜索方法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建立脱机签名鉴定模型的过程中,首先设计提取了签名的静态特征和伪动态特征,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差测度的新的选择准则用于特征选择.另外,在鉴定模型中引入模糊理论,通过模糊集合来表征特征的不确定性,并采用隶属度函数构造权重系数作用于模糊规则的输出来进行鉴定.仿真实验对于中、英文两种签名数据库分别取得了大约9.2%和10.5%的平均错误率,其中,英文数据库的平均错误率较现有文献的结果降低了大约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