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N(P(C6H5)3)2(HFe3(CO)11)与异氰酸苯酯反应,酸化后给出了簇合物Fe6(CO)14(μ-CO)3-(μ-η^2-OOCNC6H11)异氰酸苯酯的C=O双键劈开加氧,以(μ-η^2-OOCNC6H11)形式配位于2个铁原子,异氰酸苯酯的苯加氢还原子为环己烷,同时表征了产物的IR,^1HNMR和MS谱。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反应气体对辅助加热PCVD-TiN薄膜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气体中TiCl4的含量可以提高薄膜的沉积速率,而且对薄膜内的氯含量没有影响。提高反应气体中的V(H2)/V(N2)可以略低薄膜内的氯含量,在V(H2)/V(N2)=2,TiCl4的体积分数为10%左右时TiN薄膜的硬度最高,随着反应气压的升高,沉只速率呈正比上升而显著硬度却下降。  相似文献   

3.
用AM1方法研究了NO与C2H2热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生成CO与HCN和CH2O与HCN反应的速控步的活化能分别为200.593kJ.mol^-1和252.843kJ.mol^-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CF2HC1-O3体系在253.7nm紫外学照射下所引发的O(^1D)与CF2HC1的反应。O(^1D)与CF2HC1的反应最终产物为CF2O、HC1。对O(^3P)与CF2HC1的反应可能性、O(T^1D)与CF2HC1的反应机理、外加气体对反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阴极共沉积Ni(OH)2薄膜在碱淀粉液中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在镍基底上制备Ni(OH)薄膜,循环伏安法在1.0mol.dm^-3KOH溶液中测量了薄膜电极的催化析氧特性,沉积Ni(OH)2的薄膜电极比镍基底增加了20mA.cm^-2的析氧电流。在制膜过程中掺杂7%Ce(V/V)得到的复合氢氧化镍薄膜电极在碱溶液中的析氧电流又增加了约20mA.cm^-2,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分析法对薄膜进行了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用分解极化曲线法研究了某些添加剂对Ti/PbO2电极上ClO4^-离子阳极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ClO4^-,BrO3^-,B4O7^2-,Ba^2+等离子均使ClO4^-的阳极形成电流效率提高,而Cr2O7^2-,S2O8^2-,SO4^2-,MoO4^2-,IO46-,P2O7^4-,Fe(CN)6^4-,Ca^2+和Mg^2+等离子均使电流效率降低,根据假设的机理讨论了使  相似文献   

7.
采用TiO2作为原料与载带氯化钛的氢气高温合成单相Ti2O3.研究了氢气的一,载带物的种类,载带物量,固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物物相的影响,产物经XRD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单相Ti2O3的较好实验条件是:氢气流量90mL/min,载带物为TiCl4(25℃),反应时间4h.  相似文献   

8.
目前利用褪色反应测铬的光度分析法大多灵敏度不高。通过研究三氯偶氮氯膦与Cr2O2-7的褪色反应,发现其在硝酸介质中具有高灵敏的褪色反应,其摩尔吸光系数ε=1.1×105,是目前测铬的最灵敏的方法之一。研究发现该体系在550nm处具有最大吸光度ΔA,在硫酸、盐酸介质中加热30min时褪色不明显,在硝酸介质中加热10min已褪色完全。在HNO3(V(HNO3)∶V(H2O)=1∶3)用量为3.0~5.5mL,0.5g/L三氯偶氮氯膦溶液的用量为2.0~3.5mL,沸水浴加热8~11min时,褪色完全。本研究选取HNO34.5mL(V(HNO3)∶V(H2O)=1∶3),三氯偶氮氯膦溶液2.5mL,沸水浴加热9min。Cr(Ⅵ)质量浓度在0~0.48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回归方程为ΔA=0.9725ρ(μg/mL)+0.0173,相关系数γ=0.9968。对18种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了测定,Fe2+,Fe3+,MnO-4的干扰可在溶样时除去。用于合金钢及水中的微量铬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要用abinitio3-21G对CN^1.H2O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键方式是CN^-与H2O作用主要方式。分析了由CN^-+HCN和H2O+CN^-作为起始物生成CN^-.H2O的能量变化,比较了CN^-.H2O和CN^-.HF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CNDO/2法计算了乙炮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主体TiCln(n=4,3,2)上的配位活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三阶钛(Ti^3+)较四价钛(Ti^4+)和二阶钛(Ti^2+)更有利于乙烯的配位活化通过分子轨道能级、轨道特征以及Mulliken约化重叠集居等数据,分析了为何Ti^3+较Ti^4+和Ti^2+更有 利于乙烯配位活化这一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1.
CaTi0.9Li0.1O3—δ晶格中氧空位与选择性活性氧物种的TG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TGA(程序升温热重分析)法间接表征了催化剂CaTi0.9Li0.1O3-δ晶格中的氧空位,关联了氧空位、可活动氧量与催化剂的乙烷氧化脱氢(ODHE)反应的催化性能,提出了乙烷在该类催化剂上氧化脱氢的选择性氧物种为873~1023K的温度范围内脱附的所谓可活动氧(O^-,O^2-,O^2-2简写为O^δ-1)。利用O2-TPD-MS鉴定了TGA结果,证明了该法简便、实用、可靠。  相似文献   

12.
利用^1H-^1HCOSY,^13C-^1HCOSY,^13C-^1H远程COSY以及选择性远程DEPT^13CNMR谱,对2,4-二硝基五环[4.3.0.0^2.5,0^3.8.0^4,7]壬烷的^1H和^13NMR谱进行了完全的归属。  相似文献   

13.
用密度泛函方法的LDA和NL/LDA优化分子片试HFe(CO)5^+和Mn(DCO)^-5的几何结构3,并计算了Fe(CO)5的NL/LDA亲子亲合能,其来751.6kJ.mol^-1,介于文献报道的HCN和NH3的质子亲合能之间,解释了Fr(CO)5容易从H2CN^+中得到了质子而难以由NH^+4夺得质子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4.
在甲醛存在下,高锰酸钾与C2O2-4能够发生化学发光反应,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C2O2-4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4.5×10-8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3%(1.0×10-6g/mLC2O2-4,n=11),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g/mLC2O2-4.该法已用于尿样中C2O2-4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聚苯胺掺杂电位区(0.2-0.7V)循环状安图能反映在聚苯胺膜内阴离子特性,Cl^-、ClO^-4、SO^-24和NO^-3等简单阴离子在膜内可通过电位循环交换。Fe(CN)^3-6/4^-氧化还原型阴离子可掺入膜内,而呈明显的氧化还原峰(电位0.5,0.4V),聚苯胺膜可富集和分离Fe(CN)^3-4/4^-离子。对氨基苯酸磺基团阴离子,在正电位下,可与带正电荷骨架膜静电吸引,还可能有某种不可…  相似文献   

16.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Pt/Ti/SiO2/Si(100)结构衬底上沉积了高度C轴取向La改性的PbTiO3(PLT15)薄膜.研究了PLT15薄膜的电晕极化方法,用此方法同时对多个热释电敏感单元进行了极化.利用PLT15薄膜制备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薄膜厚度是2μm,真空蒸发的Ni-Cr电极面积为1.2mm×1.0mm,敏感元下的Si(100)基片用热KOH和EPW进行刻蚀.用所设计的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对PLT15薄膜样品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其热释电特性.测试结果表明,PLT15薄膜样品的热释电电流ip平均为2.1×10-11A,而对应的热释电系数p为2.52×10-8C·(cm2·K)-1.这类薄膜很适合制备红外传感器  相似文献   

17.
双靶反应溅射Ti-B-N复合膜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基片架旋转的多靶磁控溅射仪,通过六方氮化硼(h-BN)和Ti靶反应溅射制备Ti-B-N复合薄膜,并用AES、XR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结果表明,室温下沉积薄膜均呈非晶态,经过400°C热处理薄膜晶化.基片加热为400°C沉积的薄膜则已晶化,TEM分析确定薄膜结构为TiN结构.显微硬度表征发现,室温沉积Ti与h-BN的原子数约为2∶1时的薄膜达到最高硬度HK2600.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1-硝基蒽醌(1-NO_2AQ)和1-氨基蒽醌(1-NH_2AQ)同时测定和分别测定的色谱条件,提出了在Shim-packCLSS-SIL色谱柱上,以正庚烷-1,4二氧六环-乙酸乙酯(65:35:5(V/V)为流动相,流量为1.5ml/min,柱温40℃,以分光光度检测器于254nm处检测时,4min内使1-NO_2AQ与1-NH_2AQ分离;5min使1-NH_2AQ与杂质分离;7min可使1-NO_2AQ与杂质分离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其绝对检出下限1-NO_2AQ为0.012μg,1-NH_2AQ为0.026μg,变异系数分别为1.1%和0.96%,回收率分别为99.7%和100.2%。  相似文献   

19.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Al_2O_3 弥散 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i(C,N)基金属陶瓷中,通过加入Al2O3弥散颗粒,使材料的硬度和高温性能都得到提高,从而获得更好的切削耐磨性。研究结果表明:Al2O3的引入使Ti(C,N)基金属陶瓷的常温强度和韧性有所下降而硬度和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切削试验表明:Ti(C,N)-Al2O3系金属陶瓷比硬质合金、Al2O3-TiC复合陶瓷刀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SEM观察表明:在Ti(C,N)-Al2O3金属陶瓷中,Al2O3与Ti(C,N)有相互抑制晶粒生长的作用,使Ti(C,N)基金属陶瓷的晶粒更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