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章以西藏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为线索,通过对西藏各地古建筑遗迹中陶质饰件制作工艺的细致分析,概括西藏古代陶质饰件的使用情况及其历史分期。  相似文献   

2.
大量的陶质文物由于各种原因出土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裂破损,目前关于断裂陶质文物粘接材料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可用于粘接陶质文物的无机胶黏剂,采用拉伸剪切强度测试胶黏剂的粘接强度,干热老化和湿热老化测试胶黏剂的耐老化性能,SEM、XRD对胶黏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无机胶黏剂可以作为陶质文物的粘接材料。  相似文献   

3.
格萨尔三十大将灵塔所依附的山体稳定性差,在长期风化、冻融及“4·14”玉树大地震等因素的影响下,已经出现不同规模的变形失稳现象,严重影响到灵塔的安全。本文根据危岩体结构特征及风化卸荷特征等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失稳模式的危岩体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计算,并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稳定状态下的危岩体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多年的发展让我们明白,只有科技才能让企业具有持久活力。我们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就是科技创新、靠的就是领先同行一步”,常熟汽车饰件公司常务副总裁王卫清如是说。常熟汽车饰件公司是当地一家生产轿车内护板总成、仪表板总成等汽车内饰产品的民营企业。这家企业通过成立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一种用于断裂陶质文物粘接的无机改性磷酸盐胶黏剂。实验选取在文物保护中最常用的环氧树脂类胶黏剂作对比,评价了该胶黏剂的性能。采用湿热老化和干热老化两种老化方法,通过测试胶黏剂的粘接强度、微观形貌变化和红外光谱分析其耐老化性能;通过透气性、透水性和SEM测试胶黏剂与文物本体的兼容性。结果表明,无机改性磷酸盐胶黏剂耐老化性能强,与陶质文物本体的兼容性好,是一种新型理想的陶质文物粘接用材料。  相似文献   

6.
廖小锋  蔡霞 《广东科技》2012,21(16):49-50
马永波,广东物联天下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4年成立东箭集团,进入汽车外饰用品行业。经过十八年专业市场拓展及经营,东箭公司已经发展壮大成为国内汽车装饰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外饰件生产企业、中国汽车外饰件最大的出口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瑞  刘卓钦 《科技资讯》2009,(34):97-98
计算了对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金属饰件中镍释放量的检出限,并对检出限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评定;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自由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得出了检出限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泰州绝缘材料总厂是为输变电工业和汽车工业配套生产纸质绝缘材料和轿车内外饰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近五年来,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使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连年保持产值、销售、效益的稳步增长,1998年实现销售收入14133万元,利税2962万元,利润1324万元,并被认定为"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9.
韦孔辉  杨武森 《科技资讯》2014,12(19):200-200
在目前以塑代钢、降低车重的大环境下,消费者的目光也更多地转向了汽车轻量化所带来的节能效果和车内饰件低散发所带来的舒适性。因此目前绿色环保的汽车内外饰非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厂商的欢迎,文章将对此作出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王璐 《特区科技》2012,(5):88-88
京威股份有个很牛的德国股东,是奥迪、宝马等公司的原配供应商。这不仅使京威获得了为中高端乘用车生产饰件的技术,而且这些德国车商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也成了它的客户。  相似文献   

11.
西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出土,主要见于昌都卡若遗址,拉萨曲贡遗址,山南贡嘎遗址,琼结邦嘎遗址,林芝红星、居木遗址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前两个遗址。陶器造型与那一时期的生活习俗紧密相关,卡若化与锄耕农业及猎狩生活联系密切。陶器的装饰艺术主要表现在刻纹、堆纹、压纹、磨光花上。制陶工艺包括对原料选择加工、成型与装饰、烧制方面。西藏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业受生产力的制约,落后于同一时期内地出土的许多新石器时代的化。它体现了西藏氏族部落社会的化风格,有强烈的高原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文章借助考古、神话、岩画对古羌乐舞进行考证和分析。认为舞蹈纹彩陶盆、陶鼓和陶哨,是古羌乐舞最早的实物见证;昆仑神话中的描述是古羌乐舞最早的记载;岩画是古羌乐舞的影像再现;古代文献中的"连臂踏歌"是古羌乐舞的发展记录。提出了古羌乐舞与藏族舞蹈一脉相承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测定二里头遗址的一批陶器样品,对其主量和微量元素作了聚类和因子分析.结合XRD分析,发现二里头遗址不同发掘区域的陶器各自聚为一类,且同一出土单位的陶片尚能聚为同一亚类.这一结果表明,各个区域的出土陶器应由专用陶窑供应.由此推测,二里头遗址的不同区域聚居着不同家族或氏族,并拥有各自的制陶作坊.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藏文“宗(rdzong)”一词所含内容和《格萨尔》部名上“宗(rdzaong)”一词在《格萨尔》部名上所含内容、确切地说“宗”一词在《格萨尔》部名上实际所起作用之比较分析,认为《格萨尔》部名上的“宗”,既不能和过去作为西藏地方政权机构——行政区域治所之名的“宗”等同起来理解;也不能与作为过去有别于普通民宅的特殊建筑物之名的“宗”等同起来理解。提出《格萨尔》部名上的“宗”类似于汉族长篇小说的叙述法“篇”,是一种便于记忆和说唱史诗而采取的该文学作品形式上的一种程式法或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系统观测湖北某矽卡岩型金尾矿的物相组成、化学组成、颗粒级配等特征.针对其特征,选取陶土弥补缺陷.按照成陶要求设计的坯料与水混练制成生坯,在氧化气氛中,经980~1000℃,15h烧成坯体材料.结果表明:生坯经过烧制生成了钙长石等稳定的新矿物相,烧成的坯体材料内部结构致密,吸水率为746%,莫氏硬度为55~6,满足工艺陶瓷坯体的性能要求.所选矽卡岩型金尾矿制作工艺陶瓷坯体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西藏宗堡建筑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堡建筑是西藏官式建筑的重要形式,专指西藏地方政府宗(县)一级政府机关所在地,属于西藏宫殿建筑类型。西藏宗堡建筑起源很早,是宫殿与寺院以及防御堡垒的综合体,在属于藏传佛教文化圈的喜玛拉雅地区也有较广泛的分布,并带有一定的本地化特征。文章通过对宗堡建筑起源和建筑特征研究,说明西藏宗堡建筑为多起源,该建筑类型对藏传佛教文化圈建筑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陶器原料的组成之一—长石,其种类和在粘土中的含量与粘土母岩的特性有关。因此,研究古陶中长石的种类和含量便可得到与古陶产地有关的信息。本文分析了安徽薛家岗、凌家滩和南京北阴阳营三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古陶残片,发现陶片的钠长石含量与其发掘遗址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甘南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源流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渊源流长,它反映着藏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风俗、文化、宗教、种族繁衍及审美取向,成为藏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萌生于人类生存的物质生产过程、形成发展于古代军事活动、在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中保存与流传、在传统的民族习俗中衍传完善.研究和探析甘南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弘扬藏族民族文化,丰富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建设和谐藏区社会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韵律标注是藏语语音合成语料库建设的重要环节.文章参考汉语韵律标注的研究成果,结合藏语自身的语音特点以及韵律特征,进行了面向藏语语音合成语料库的韵律标注研究,并设计一套包含拉丁转写、声调类型、音节结构、重音类型以及停顿指数的标注规则,为藏语语音韵律特征的研究提供了直观的、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