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科技信息》2001,(5):35
“中国股市泡沫经济是存在的,我依旧坚持我的观点。”备受媒体关注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南京大学礼堂开讲座时再次表示,政府用行政力来托市有违经济学规律。 在这场题为“中国经济发展走向”的讲座上,数千名南大师生聆听了吴敬琏的心声:“庄家是触犯刑律的,庄家也是触犯民法的,而且庄家和上市规则也不吻合,但现在谁都不把它当回事,而且在某些大型媒体上还可以公然讨论“跟庄走天下”,这种视法律为儿戏的股市现状是太不正常  相似文献   

2.
声音     
吴敬琏:谨防有人借B股发不义之财 对证券市场一直三缄其口、表示没有什么新观点可谈的吴敬琏在两会期间终于开口说话。他还是提醒大家,B股开放过程中要防止有人进行非法活动。 吴敬琏说:“根据我的观察和证监会的有关讲话,开放B股是国务院决定的。从股市的发展来看,并轨是必然趋势,本来就应该实行同股同权。”他认为开放B股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外汇的资本市场还没有放开,在这种情况下主要应防止有人借此进行非法活动。  相似文献   

3.
产经动态     
吴敬琏:中国目前主要存在三方面金融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主要存在着三方面金融风险,即银行兑付风险、股市风险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过  相似文献   

4.
《华东科技》2006,(1):63-63
前面介绍了吴敬琏的新作,下面再介绍吴敬琏的另外一本重要著作《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记得在一次讲话中,吴敬琏曾说, 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在信息时代“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能是一条捷径。“最近3年,我投入了比较多的精力从事‘开启中国经济的亮点’即中小企业发展之余,也用了一部分时间研究高新技术产业。从实际情况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走过很多弯路,至今还不尽如人意。它的症结何在呢?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因此, 我想把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心得提供出来和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5.
“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今天的股市,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美联储除了对股市叫嚣外,不可能从根本上拯救美国经济。”以培养摩根斯坦利及J.P摩根首席经济学家及在华尔街屡屡引领牛市著称的传奇人物,美国财经界泰斗,75岁的HenryKaufman在安然事件及一系列企业财务问题日渐突显时,发表了上述看法。Kanfman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疏远他热爱一生的股市。  相似文献   

6.
联大第十六届会议从12月1日到15日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问题,进行了本届会议以来最激烈的大辩论。美帝国主义不顾许多国家和全世界公正舆论的激烈反对,悍然挟持联大否决了要求把蒋介石集团从联合国所有机构中驱逐出去、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苏联提案;荒谬地通过了敌视中国人民、阻挠恢复中国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风云变幻,大国关系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兴衰交替,大势使然。目前大国关系的重新调整虽然还没有完全到位,种种舆论却已先行。美国率先推出“大国的兴衰”、“历史的终结”、“文明的冲突”等代表性观点,从而推动了一系列关于美国对外政策的大辩论,试图给美国在未来的世界事务中  相似文献   

8.
《特区科技》2010,(3):14-15
在“最地带”网站,音乐创作人可以拿出歌曲的一定版权(一般是40%)公开发行,立即获得一笔收入,用以维生和创作。而购买这些版权的歌迷,可以像在股市买卖股票一样,进行交易。我的网站,每天既有“上市歌曲”报价,也有大盘指数,就像一个“音乐股市”。  相似文献   

9.
去年初,在对我国股市的一片看空声中,笔者在《长沙大学学报》九六年第一期提出了我国股市即将大势反转的论断,并分析了深圳股市将强于上海股市的理由,所幸言中。今年在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召开两件大事鼓舞下,股评界对我国股市几乎一致唱多,新入市股民源源不断,笔者在此不得不提醒投资者谨防“九七”股市风险。笔者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今年两大利好题材在去年已提前炒作,且已炒到了疯狂地步,以至《人民日报》不得不于去年12月16日发表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才使过热的股市降温。  相似文献   

10.
教育界右倾翻案风的鼓吹者,散布种种奇谈怪论,攻击开门办学,反对教育革命,胡说开门办学是什么“不讲学文化,不讲学理论”,降低了教学质量,“拖了四个现代化的后腿”等等。随着教育革命大辩论的深入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教育界出现的奇谈怪论不是孤立的、偶然的。教育界的右倾翻案风是在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  相似文献   

11.
一年来的争论概述科索沃战争与轰炸我驻南使馆。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侵略战争,国际形势骤然紧张起来,5月7日夜竟然轰炸我驻南使馆,使得本已十分紧张的形势雪上加霜。早在战争刚刚开始时,人们就对北约粗暴干涉和介入南联盟内政的行为,始之以震惊,继之以忧虑。战争开始后,北约国家首脑聚会美国,借讨论所谓“第三条道路”问题,大谈“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预”,这就更增加了人们对霸权主义的担忧和对时代主题的疑虑。5月初美国突然轰炸我使馆。这一严重事件犹如干柴烈火,立即点燃了一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否时代主题的激烈争论。社会上,在我国有美国使领馆的城市中,爆发了大规模、群情激昂的游行示威。大辩论的内容与方式。几乎在大规模游行示威的同时,各种学术讨论会和报刊舆论较大范围地出现了对“和平与发展”问  相似文献   

12.
近期,台湾岛内掀起一股“反‘台独台商’”风波,并引爆台北股市恐慌。这源于5月24日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个明确表态:“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我们是不欢迎的”。6月18日,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强调,大陆对两岸经贸交流的政策没有改变。一时间,台商成了两岸人民热切关注和谈论的对象。台商为台海两岸搭起了桥梁,为台湾和平与祖国统一编织着一条纽带。个别台商为台湾当局所用而做了一些损害大陆、损害台海和平的事情,但这改变不了台商造福两岸、促进台海和平与统一的主流。因此,大陆将会坚持吸引台资、保护台商合法利益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白宫新经济会议”上发表重要谈话,在发出“华尔街股市连年大涨的‘财富效应’会加速美国通货膨胀失衡风险”的警告后,美国“新经济”学派对他的观点提出了激烈的批评。 格林斯潘在肯定了美国10年来电脑等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投入所带来的新经济贡献之后,警告说:美国就业市场紧俏的现象及庞大贸易逆差,它们所代表的潜在失衡压力,正威胁美国经济的未来繁荣景象。目前低到仅4%左右的失业率水准,迟早会低到某一点从而迫使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指出,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电子只是一种手段,我们的政府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在于手段,更在于体制。如果对这个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电子政务就会出现偏差。比如,重管理,轻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在仆人帕金森的提示下,卡拉多斯注意到一间乡下旅馆。科普林准男爵的话更是引起了他的兴趣。最终,在斯特拉斯布兰旅馆,盲侦探与差分机之父针锋相对。“先生,您在海格特有一栋独立式住宅,叫斯特拉斯布兰旅馆。我在昨天下午去看过,还听见一些流言蜚语,我对此感到紧张。”帕金森说,“我打听到,不到一年前,一个商人带着一些人租下那个宅子。两三个看起来像修理工的人一直住在那里。在晚上,会有些绅士前去拜访,偶尔也有女士去,他们乘着私家车,穿着晚礼服。有些人说那里其实是一个赌场,还有人说,那里比赌场更糟。”  相似文献   

16.
现代都市人越来越多对炒股票产生浓厚的兴趣,认为它是一种绝好的生财之道,因而纷纷投入股海。然而,不少人对炒股票可能导致的风险缺乏思想准备,容易出现一系列心理不平衡的症状,称之为“股市综合症”。 美国一位股票专家曾有一句至理名言:“股票与股市综合症是一对孪生兄弟”。这位专家的话不久便得到了验证: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指数在一天中猛跌了1000多点,使数十万人患了股市综合症。据报道,在港台约有12%的精神分裂症、精神过敏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末,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证券业有过一个调查:1999年在4400万股民中,有29.66%的股民赢利,4.56%的股民持平,也就是说,超过65%的股民亏损!其中有50%的股民深亏,亏损额度超过35%。 面对中国股市对投资人这样的一个回报,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我们还会认为这是正常的吗?面对中国股市的如此现状,我们能不忧心如焚吗? 我们如此关心国企的扭亏,可我们关心过股市的扭亏吗?难道说国企的钱是钱,为国企投资的投资人的钱,就不是钱吗? 在改革开放二十年之后,还在把股市当成一个赌场,认为盈亏都是投资人份内的事,这不仅是一种无知,甚至是一种愚昧了。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一时间,政府机构、经济学家、企业人士在内的各种声音充斥媒体。这场关于国有股减持的大辩论,也使中国股市面临的尖锐矛盾暴露无疑。  相似文献   

19.
自1986年以来,苏联社会各界对教育改革问题开展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大辩论,主要围绕“合作教育学”问题展开。一方是合作教育学倡导者提出的相对于传统的权力主义教育的一种新的人道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另一方是苏联敦科院持反对意见,认为合作教育学“没有什么新东西”。随着这场辩论的深入,合作教育学的思想开始流行起来。本文以杭州“卖鱼桥小学实验”为例,就合作的教育观及其对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10大批判     
如果把城市视为一个企业,它又怎样才能实现收支平衡?谁为城市的成本精打细算? 围绕经营城市问题,两条不同的路线各行其是。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的主要赢利点在于“法人”即企业,由此导致的做法就是热衷于招商引资、催化企业以增加城市税收;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发展应该满足“自然人”的需求,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公共服务市场,比如社保、医保、城建、交通等,这种观点引发的结论是,如果说城市是个企业,就应该视市民为客户。 城市的产业需求来源于民众,城市的发展不把市民放进来,就像企业不把客户放进来。没有发自基础的要求就没有建立上层建筑的可能,这是基本的哲学和概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