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的中国制造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辽宁科技参考》2002,(12):8-14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敏捷制造的概念及其内涵,指出中国制造业实施敏捷制造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产业规模能力、国际贸易能力和产业创新能力等现实竞争力的角度,对我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中国医药制造业在规模上有一定的优势,并且中国医药市场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石玮  张博 《科技资讯》2011,(3):209-209,211
近几十年来,国际分工的发展出现一种新的态势,具体表现为同一产品在不同生产阶段或者价值链条上的不同生产环节由不同国家来完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始终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经不容忽视。然而,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却始终扮演着世界加工厂的角色。国际分工的这种演变发展,对中国制造业有何影响,中国制造业如何在变化中寻求机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安徽制造业创新能力,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视角,对安徽省制造业进行研究,分别从整体发展状况、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分析了安徽制造业创新现状,表现为科技机构、科技活动、人才投入与发达地区制造业差距较大,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产出能力不强,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安徽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薄弱的发展困境,提出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创新人才开发力度、强化质量和品牌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世界博览》2012,(19):38
正3D打印技术让产品从设计到制造之间只相隔一个"打印"按钮的距离。由它引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由大规模制造转向个人化生产,改变制造的流程,从而打破跨国代工的产业链,让制造业工厂重新回归发达国家。不过,这个近来被国外舆论热炒的美好"概念",究竟会是中国制造的噩梦,还是美国制造的一场春梦?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采用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竞争潜力和其他方面的探讨,指出我国通信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姚冰倩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0):38-39,44
中国制造业在制造方面的优势并不能为中国带来高额回报,没能成为打造中国本土品牌的有利环境,本土品牌的大问题是产业链缺失;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日趋兴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产业链,利用电子商务打造本土品牌成了本土品牌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 好好向先进学习天天向强大迈进 1953年,索尼公司(当时叫东通工)高级管理层决定把重点放在出口上。起因是由于盛田昭夫到飞利浦公司参观学习时信心大增。其实最初他去的是德国。虽然德国同当时的日本一样是战败国,但它不墨守成规,拥有发达的技术水平。以前,盛田在美国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  相似文献   

12.
若虹 《创新科技》2005,(2):21-21
<正>近些年,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促使外国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中国也因此成了“世界加工厂”。但这显然不是我们的初衷,因为“中国制造”的特点是加工在中国,而技术创新在国外。缺乏技术,就等于丧失了竞争力。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而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时下议论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国力的重要路径。通过多维度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后发现我国制造业整体规模逐渐扩大、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速度加快、吸收利用外资水平逐年增长,但制造业结构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处于劣势等。再用波特四因素模型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深度分析,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这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我国工业化历史经验,深刻洞察世界信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精神,对于传统制造业的振兴,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度“中国智造世界强音”高峰论坛于2011年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智造”的声音自2010年以来再次掀起一个小高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