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数字高程模型提取水系问题,以汉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SRTM DEM作为数据源,运用GIS软件水文分析模块提取研究区域的水系信息,并将其与利用TM影像提取的水系信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SRTM DEM提取的水系信息与实际自然水系信息基本一致,但某些局部区域提取的水系和验证数据存在一定偏差.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验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使命(SRTM)生产的数字高程数据在地表水文模拟分析中的应用效果,以贵州省内清水江流域为例,利用ArcHydroTools以CGIAR.CSI SRTM 90m数据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400万数字水系图为数据源,进行了流域地表水文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以CGIAR-CSI SRTM 90 m数据为基础提取的数字河网的空间分布与实际情况十分接近,提取的数字流域界线与水文部门基本相符,说明CGIAR-CSI SRTM90 m数据在数字地形分析的诸多领域,特别是地表水文模拟分析方面必将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系提取是研究流域水文的基础,基于单流向算法(D8),选取SRTM DEM与ASTER GDEM两种高程数据提取水系,试验得出SRTM的汇流累积量阈值为10 000(栅格),GDEM的汇流累积量阈值设定为90 000(栅格).分别用两种DEM合适阈值提取的水系结果对比分析,并利用实际河网和遥感影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SRTM DEM提取大范围水系的精度和效率较高.相对于平坦地区,地形起伏大的地区精度更高.可用于指导水系提取时数据源的选取.  相似文献   

4.
基于DEM与遥感信息的秦淮河流域数字水系提取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数字水系的方法存在精度差、提取出的流域水系与平坦地区和山区流域实际情况差别较大等缺陷.为了克服这一流域数字水系提取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引入了利用遥感信息来弥补DEM缺陷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遥感影像提取流域水系信息,采用基于数字河流和湖泊网络(DRLN)的水流方向修正法修正DEM中平坦地区主干河流及湖泊地区栅格的水流方向的流域数字水系提取方法,并以秦淮河流域数字水系提取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消除大量的平行河道,修正与实际偏差较大的主干河流,在平坦地区和山区均能提取出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数字流域水系.  相似文献   

5.
以天山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 SAR)分别对Tan DEM-X和ERS获取的数据进行干涉处理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SRTM DEM和我国1∶5万数字高程模型标准,对所获取的DEM的精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实验区域地形复杂、高程变化剧烈且植被茂密,2组数据生成的DEM与SRTM DEM之间的整体差值偏大,标准差分别为11.55 m和16.74 m,但Tan DEM-X数据获取的DEM精度更高.结果表明,在地形复杂区域Tan DEM-X数据能够监测到C波段数据所不能监测到的细节,其生成DEM的结果较ERS数据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自动提取数字河网的常用方法和不足,阐述了利用DEM和DRLN(digltal river and lake network)的改进算法的基本思路。基于全球陆地一公里基础高程GLOBE数据。利用遥感影像获得的自然流域水系矢量数据对DEM进行重新处理,自动提取了汉江流域的数字河网,能够有效避免了原始DEM可能造成的错误。最后。利用ArcHydro工具构建了具有拓扑关系的水文网络,从而为进一步开展汉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和计算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分析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信息。  相似文献   

7.
钟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2):6544-6548
选用SRTM DEM(90m)数据,利用Arc Hydro Tools分别实现了浙江八大水系(除运河流域)的边界提取和流域划分。通过计算流域的相关水系因子(如流域面积、流域周长、流域平均分支比等),以及与1/25万数字水系河网的比较,进行提取水系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流域面积是反映水系提取精度的重要指标;其他因子反映较小。同时,应用SRTM DEM数据提取水文特征具有较高的精度,显示了其在更新水文研究基础数据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简单叙述了流域河网提取的两种办法,并以ArcGIS为操作平台,介绍了基于坡面径流漫流模型的数字河网提取原理和方法,其流程可简单分为:DEM的预处理、水流流向的确定、汇流累积的计算以及河网生成。该文基于SRTM DEM数据以青龙河水域为研究对象进行流域特征信息提取,提取结果与国家河网数据基本吻合,并就不同阈值划分下的河网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以涪江流域为例,基于1∶5万和1∶25万两种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Arc Hydro Tools对DEM预处理后进行流域提取,分析通过不同方案提取的河网、流域面积等相关参数,同时针对不同分辨率河网出现差异地段的地形坡度和地形标准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结果的精度在总体上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在地势平坦区域人类活动干扰较大的地区,提取的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从提取的效率和实验结果的精度两方面来看,基于Arc Hydro Tools的流域特征自动提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DEM的浊漳河南源水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分析了基于DEM的流域水系提取,并利用全国1:25万的DEM,对浊漳河南源流域的水系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盆地区域添加能反映微地形变化的数据点,并将河谷中出现伪河道的干流河网数字化,能生成反映流域实际情况的模拟河网。该方法为消除提取水系时平原区域出现的伪河道提供了一种新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尺度转换的数字水系提取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分辨率DEM提取数字水系精度不高,不能满足水文模型建模需要。在Mark和O’Callaghan提出的坡面径流模拟算法提取水系的基础上,将高分辨率栅格的流向分配至低分辨率栅格内,采用向量运算法则和栅格最大集水面积法,通过流向的聚集过程判断低分辨率栅格的流向,进而将高分辨率DEM提取的数字水系转换成低分辨率栅格水系,并在洣水等5个不同流域加以应用。研究分别采用水系密度和流域宽度分布两项指标对尺度转换后水系与提取的各种尺度水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对于平原区水系提取及山区水系提取都有较好的适应性,转换后水系与实际相符,满足水文模型建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河网自动提取技术中DEM的几种预处理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基于DEM自动提取流域水系的过程中,AVSWAT2000模型提供了处理凹地和平坦区的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时无法形成相互联结的完整水系,会出现不合理的水系分支等.围绕基于DEM的河网自动提取技术,对凹地和平坦区的DEM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评述,并将Ao Tianqi等提出的DEM预处理算法应用于实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改善AVSWAT2000在自动提取流域水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凹地和平坦区处理方面的不足,推求的河网及流域出水口与数字河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在云贵高原地区具有广泛用途的SRTM DEM的优缺点出发,在总结了已有SRTM DEM缺数据区域填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变窗分析、回归分析与反距离平方权逐层插值相结合、以Aster GDEM为辅助数据的填补方法,并详细阐述和实现了该方法.用云贵高原地区10个典型缺数据区域进行实验.实验和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自适应性,精度较高,能适合于填补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的SRTM DEM.  相似文献   

14.
手写数字识别中组合式神经网络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聚类技术和遗传算法相结合, 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传播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应用于手写数字识别问题. 先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对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 得到两类特征数据集, 再利用Bagging方法分别为这两类特征数据集训练简单的BP神经网络, 然后采用相似度传播算法对这些BP神经网络进行聚类, 找到作为类簇中心的网络(中心网络), 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所有中心网络的权值进行训练, 将中心网络进行加权线性集成作为最终分类器. 在标准手写数字数据集MNIST上进行测试的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识别率优于单个神经网络的识别率, 并兼顾了分类效率.  相似文献   

15.
流域流水网推导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数字高程模型的网格高程直接确定网格上的径流流向(网格方向),平地网格的方向由权,重法确定,坑网格的方向由沟渠法确定,由此导出的流域排水网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在四个流域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A general network decoupling method for phased array radio frequency coil used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s developed. A more flexible digital approach further simplifies the method, which has an even higher signal-to-noise rati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gitalized decoupling method was confirmed by the calculated result by using a 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ion software with the method of finite element for a tree-port phased array RF coil. The consistence was well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and simulated results.  相似文献   

17.
Flow Simulation of Urban Sewer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云童  茅泽育 《清华大学学报》2003,8(6):719-725,733
Flow in an urban drainage network is usually unsteady with backwater near junctions. The routing of hydrographs through a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urban drainage networks. Various numerical methods to analyze flow in urban drainage networks were compared and a new hybrid interpolation scheme was developed which combined time-line reachback interpolation, implicit interpolation and space-line interpo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method more accurately models flows in urban drainage networks.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室内模拟出一套可控的抖动损伤加载系统,省去数字传输网的各种设备室外调试耗费的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经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数字传输抖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其次提出了利用正弦调制的方法进行抖动模拟,给出了双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结构的实现方案.最后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实现了中心频率、抖动频率和抖动峰-峰值均可控的抖动模拟算法.研究表明,采用双DDS结构实现抖动模拟方法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该算法已经在信道模拟器对数字传输的损伤加载模拟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