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去除轻组有机质对湖泊沉积物磷释放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重液(NaI)分离法去除了贡湖、五里湖和月湖沉积物中的轻组有机质(LF),研究了LF去除对沉积物磷释放动力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LF的去除并没有影响溶解性磷酸盐(SR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释放动力学曲线的基本趋势,在前12 h内,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具有较大速率,12 h后基本达到平衡.去除LF前后湖泊沉积物释放动力学均符合抛物线扩散方程(P<0.001);LF去除提高了各沉积物磷的释放量、释放速率,特别是提高了0~1/12 h内的释放速率,其中SRP释放速率增加了8.09~24.2倍,DOP增加了1.15~2.01倍;去LF后,提高了沉积物的pH,促进了磷的释放.主要是通过OH-对沉积物铁/铝结合态磷的阴离子置换和破坏了轻组有机质的羧基(-COOH)及羟基(-OH)和沉积物中的无机物胶体形成的胶结物.沉积物磷的释放与有机质的氨基、羧基、羟基等官能团有关.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子对东湖几种沉水植物生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报道了光照强度、水体温度及水体PH值对东湖5种沉水植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5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均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且种间有较大的差异。各植物光合色素的含量,受生态因子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5种植物对水体高PH值耐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及其他受污水体中的N、P、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去除,及抑制藻类生长化感等作用的研究的进展,并分析沉水植物对其的去除率,沉水植物在水域生态修复中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指出沉水植物净化水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沉水植物净化水质的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5.
贵州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的植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海自然保护区紧靠威宁县城,县城排放的生产、生活污水、农业废水总量的三分之一直接流入草海,污染草海水质,造成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严重影响到湿地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综述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和区域特点,结合现代植物修复技术,提...  相似文献   

6.
枫杨幼苗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枫杨1年生幼苗9—11月在4组总氮(TN,质量浓度分别为 20、300、400和800 mg/L)和总磷(TP,质量浓度分别为04、80、150和250 mg/L)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中的生长状况、形态变化及其对各浓度富营养化水中TN、TP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枫杨对富营养化水适应性较强,在不同浓度的富营养化水中形态生长状况良好,株高、基径、叶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不同浓度富营养化水中的TN和TP净化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1 %与2379 %,其中对低浓度富营养化水中的TN、TP去除效果最佳,平均去除率分别高达1706 %和 4086%。由此可知,枫杨是值得大力推广的净化富营养化水中TN与TP的湿生乡土树种。  相似文献   

7.
优化中间包结构去除钢液夹杂物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建立某厂单流中间包的夹杂物去除的数学模型,计算不同挡墙高度及入口、出口位置对中间包内夹杂物去除的影响。结论表明:夹杂物去除速率最高时,下挡墙高为318 mm,上挡墙距钢包底部距离为532 mm,上下挡墙距离为600 mm,上挡墙距钢包入口距离为800 mm。  相似文献   

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Al和Mg/Al两种水滑石.研究了煅烧温度、金属摩尔比、磷初始浓度等对水滑石去除磷的影响以及水滑石的安全性能,用XRD、FTIR和Zeta电位对水滑石进行表征,并对除磷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研究结果表明,Mg/Al水滑石对磷的去除效果好于Zn/Al水滑石,煅烧有利于水滑石的吸附,水滑石对磷的吸附过程存在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9.
利用过硫酸钠氧化硫酸亚铁,对水中磷的去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的去除效率随Fe~(2+)、P物质的量之比增大而增大,随Na_2S_2O_8、Fe~(2+)物质的量之比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磷在不同pH条件下去除效率大小顺序为碱性中性酸性;SO_4~(2-)对磷去除有促进作用;Cl~-和NO_3~-对磷去除有抑制作用;CO_3~(2-)在低浓度时促进磷的去除,在高浓度时则抑制磷的去除。  相似文献   

10.
四种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耗竭法研究了空心莲子草、风眼莲、碎米莎草、空心菜四种水生植物根系磷吸收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四种水生植物对磷的最大吸收速率(Imax)和亲和力常数(Km)均存在显著差异。空心莲子草适宜处理含磷浓度较高的污水,碎米莎草适宜处理含磷浓度较低的污水。对于人工湿地除磷而言,选用碎米莎草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淀山湖沉水植物恢复重建对底栖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对上海市淀山湖318国道近岸水域生态带围隔内外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周年调查.6个站点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5种,隶属于3门7纲8目14科,其中围隔内23种,围隔外15种.围隔内外底栖动物年平均密度分别是73.54,91.82 ind/m2,年平均生物量分别为93.71,54.23 g/m2.采用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围隔内水质好于围隔外,属中营养型污染状态.对围隔内外的理化因子与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围隔内外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是总磷(TP)、悬浮物(SS).经恢复工程治理后,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多样性指数有了提高.底栖动物与沉水植物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沉水植物生物量与底栖动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14.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对释放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污染程度的贡湖、五里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释放试验研究了有机质的去除对沉积物磷释放动力学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质的去除并没有影响溶解性活性磷(SRP)、溶解性总磷(DT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释放动力学曲线的基本趋势;有机质的去除提高了各沉积物的SRP和DTP的释放量、释放速率,但却降低了DOP的释放量和释放速率,且有机质的去除对污染严重的五里湖沉积物释放磷的影响大于污染较轻的贡湖沉积物的影响。因此不能忽视有机质对磷释放的影响,尤其是重污染的沉积物磷释放。  相似文献   

15.
对太湖沉水和浮叶植物、底栖动物及其湖泊水质和沉积物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沉水和浮叶植物的存在对太湖水质、沉积物特性和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均有一定影响.有草区与无草区比较:其水体透明度提高了1.12(5月)和1.99(9月)倍,TN浓度降低了1.84(5月)和0.70(9月)倍,TP浓度降低了0.99(5月)和1.58(9月)倍,叶绿素含量降低了2.17(5月)和1.54(9月)倍,有草区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75种)明显高于无草区(53种),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表明沉水和浮叶植物是维持太湖浅水湖泊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浅水湖泊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6.
南太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氮磷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6月-2008年4月对南太湖近岸水域4个航次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叶绿素a含量(CHL-a)与总氮(TN)、总磷(TP)浓度及氮磷比(N/P)关系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太湖水体中CHL-a含量与TN浓度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在蓝藻水华大范围爆发的2007年6月和2008年4月两者呈高度显著的正相关,而2007年10月和2008年1月两者无显著性关系;CHL-a含量与TP浓度在4次调查中皆无显著性关系;岭回归分析显示,N/P在10~25之间是南太湖水体中附着藻类的最佳生长范围,此时总氮、总磷浓度及氮磷比与CHLa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四者的多元回归关系为(CHL-a)=-0.001 2+0.0064×(TN)+0.0215×(TP)+0.0005×(N/P)(R=0.543,P<0.023)。总体来说,南太湖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浓度及氮磷比皆在藻类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氮磷浓度处于较高水平,已经不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素,在不同水温、光照等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加入本水域复杂的水文、季风共同影响下形成了蓝藻水华爆发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滇池光照强度的垂直分布与沉水植物的光补偿深度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报道了滇池15个监测断面透明度和不同水深的光照强度,以及借助于沉水植物群落昼夜光补偿点所得到的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滇池草海透明度为25-30cm,外湖为35-40cm。每个监测断面,随着深度的增加,光照强度呈负指数式衰减,其通式为It=I0e^-at。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利用钢渣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密度,易于固液分离且不易形成二次污染等特点来处理废水,确定反应条件对钢渣除磷效果的影响,对污水中磷的初始浓度、钢渣用量、钢渣粒径、温度、p H值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磷的初始浓度越大,反应平衡得越快,对除磷总量影响比较显著;随着钢渣用量增加、钢渣粒径减小,磷去除量显著增大;钢渣对磷的去除适宜在偏酸性条件下进行,p H=4时去除率最高;20~35℃条件下温度对钢渣处理效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再生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深度除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烧杯实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铁(FeCl3)及聚合硫酸铁(PFS)对二级出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混凝剂的经济性及选用标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PAC、FeCl3及PFS除磷最佳pH值范围分别为6~9、7~9和7~9.对于较低浓度含磷的二级出水,宜采用PFS除磷,可以在混凝剂投加量较低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除磷率.欲使初始总磷质量浓度为1.735 mg/L的二级出水经混凝处理后,其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水体的水质标准,PAC、FeCl3、PFS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40、20、25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