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氟树脂/聚丙烯酸酯胶乳型互穿网络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原位聚合和互穿网络的方法,以氟树脂乳液作种子乳液,氟碳乳剂和碳氢乳化剂为复配乳化剂。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和氟树脂胶乳型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所合成的乳液稳定性良好。通过对聚合物的微观形态、动态机械力学性能和接触角的分析,表明用此方法乳液聚合,可以较好地改善两种树脂的相容性,聚合物的表面能有了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常林开  余守志 《河南科学》1999,17(4):370-373
用动态机械法(DMA)研究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互穿事物网络(PU/PEAIPN)的动态机械特性,并分别与单纯的聚氨酯(PU)和聚丙烯酸乙酯(PEA)的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玻璃化温度以下,PU/PEAIPN的DMA曲线振幅小于单纯的PU和PEA;当完全进入高弹态后,IPN的DMA曲线振幅大于单纯的PU和PEA。PU/PEAIPN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别比PU和PEA提高16.2和30.1度  相似文献   

3.
LIPN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粒子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二步法的技术制备了涂料用基料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聚氨酯 /聚丙烯酸酯( LIPN PU/PA) ,即首先合成种子聚氨酯水分散体 (网络 PU) ,然后合成 LIPN PU/PA。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 LIPN PU/PA的粒子形态结构以及引发剂种类和网络 PU与网络 PA的相对用量对粒子形态结构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 ,LIPN PU/PA具有两相的“翻转”型核壳结构 ;采用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 AIBN)可以得到具有“翻转”型核壳结构的粒子 ,但使用水溶性引发剂所得粒子几乎无“翻转”型核壳结构 ,而前两种引发剂的复合体系所得粒子形态则介于两者之间 ;随着网络 PU用量的减少 ,乳胶粒子越来越大 ,但其形态基本上具有“翻转”型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4.
DAIP树脂的增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增韧剂对DAIP树脂力学性能,耐热性能、耐水性能以及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树脂的固化条件,增韧剂与树脂之间形成了互穿网络(IPN)结构,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A)类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粒径与原料配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影响PU/PAALIPN的粒径的关键因素是亲水基团(COOH)的含量以及成盐率  相似文献   

6.
热固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工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固性丙烯酸酯树脂具有很好的耐紫外线优良性能,它广泛地用作塑料、涂料等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和热塑性丙烯酸酯树脂一样,大都以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和其它乙烯系单体构成共聚物。 一、热固性丙烯酸酯树脂的性能 热固性丙烯酸酯树脂是通过树脂分子侧链上的活性宫能团与其它树脂产生交联反应而成。热固性树脂分子量通常略低于热塑性树脂,以获取不挥发份含量高的树脂溶液。  相似文献   

7.
以对苯二甲酸、己二酸、戊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等为原料合成的聚氨酯预聚体为组分,加入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混合的烯烃,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氨酯/聚丙烯酸酯新型粉末树脂.该树脂为球形粉末颗粒,平均粒径约3μm,具良好的稳定分散状态.加入邻苯二甲酸酐作交联剂,进行固化制成互穿网络型涂膜,其硬度、粘结力等明显高于单一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以及2种聚合物的共混物的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氨基封端的聚丙烯酸苄基酯(PBzA-NH2);用PBzA-NH2 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L-谷氨酸-N-羧酸酐(BLG-NCA)开环聚合,得到聚丙烯酸苄基酯/聚L-谷氨酸苄基酯两嵌段共聚物.用1H-NMR、GPC、元素分析等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BzA-NH2 能够引发BLG-NCA 开环聚合制备嵌段共聚物,且分子量可控.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用TEM电镜观察其乳液的形态,用GPC方法测定了乳胶聚合物的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及其钠盐为单体,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不通氮气及不除去丙烯酸中阻聚剂的新工艺,通过接枝聚合合成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文章研究了丙烯酸的中和度、引发剂用量及交联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该产品进行了最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以该新工艺合成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的最高吸蒸馏水率为1 060g/g。  相似文献   

11.
12.
着重研究了不同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聚合温度等对三元共聚合的影响,用红外光谱、热分析、特性粘度(η)等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对该共聚物的絮凝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摘要: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合成了AM/AMPS/ C16DMAAC共聚物。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共聚物特性粘数和转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范围,并研究了浓度、温度、盐及剪切速率对聚合物表观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丙烯酸十八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和十八醇为原料 ,由酯化反应合成丙烯酸十八酯。研究了丙烯酸与十八醇的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由实验得出的最佳合成条件是 :丙烯酸与十八醇的摩尔比为 1.2 ,对甲苯磺酸、对苯二酚的用量 (质量分数 )分别为 1.0 %和 0 .8% ,反应温度为 12 0℃ ,反应时间为 8h。在此反应条件下 ,酯化产率可达 98%。其酯化产物的熔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丙烯酸十八酯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具有阻燃和除草性能的丙稀酸五氯苯酯,用红外光谱验证了产物的结构,讨论了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丙烯酸十八酯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丙烯酸和十八醇为原料,由酯化反应合成丙烯酸十八酯。研究了丙烯酸与十八醇的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由实验得出最佳合成条件是:丙烯酸与十八醇的摩尔比为1.2对甲苯磺酸、对苯二酚的用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0.8%,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8h。在此反应条件下,酯化产率可达98%。其酯化产物的熔点、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分析证明所得产物为丙烯酸十八酯。  相似文献   

18.
在乙醇介质中,氯化镧和L-羟脯氨酸反应,制得了一种稀土羟脯氨酸(Hyp)固体配合物,其分子式为La(HyP)Cl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三种二茂铁酮的合成,并用元素分析、IR、UV、′HNMR、TG—DY、X—光衍射,扫描电镜及XPS 电子能谱进行系统性表征.  相似文献   

20.
枝状聚硅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顺点滴式”方法改进了单体合成,较原“全混式”提高了产率,降低了消耗;用Wurtz法以二氯硅烷和三氯硅烷为原料,经“预聚”和“混聚”二种方式合成了枝状聚硅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