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早大白品种退化的田间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失绿,卷曲坏死,薯块小,多。选用脱毒种薯注意的问题是:选购了代合格种薯;具有“五证”的种薯;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种薯和正规生产单位的种薯。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种薯切块机的纵切装置是保证种薯切块质量的重要部件.利用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设计了一种马铃薯种薯切块机纵切装置,该装置可完成马铃薯种薯的纵向切分、切刀消毒等作业,同时为切块的其他工序奠定了基础;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校验了纵切装置核心部件强度,对马铃薯种薯切块机进行了切块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薯...  相似文献   

3.
"111.2"工程是指年产1千万株脱毒苗、1亿粒微型薯,在1万亩标准薯生产基地年产2万吨脱毒标准薯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体系产能设计.对恩施州马铃薯脱毒种薯体系"111.2"工程设计进行了研究并进行放大设计,在此基础上,首次建立了马铃薯脱毒种薯体系的"拓扑星形"顶层设计模式,旨在为恩施州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四川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对四川省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化潜力及优势、发展提出了建议.种薯生产体系总的发展趋势是技术更加成熟稳定和简化、繁育年限更短、效益更高,正规的马铃薯供种体系,可为种薯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王爱学  王效瑜 《科技信息》2013,(15):467-467,474
本试验试图通过增加密度,延迟播期两项栽培技术措施的集成应用,研究探索马铃薯生产种种薯微型化生产的途径,为种薯微型化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贮备,用以指导种薯田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密度,进行"生产种"种薯微型化生产技术,达到适应机械播种对马铃薯种薯外型光滑规整的需要、节约运输成本、减少存储程序、生产出外型光滑规整,单薯重30-50g的微型小整薯,是种薯微型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延迟播期降低单薯重量提高种植指数,达到一年两熟的效果,这种方法特别有效可行,只要在有种植马铃薯条件的地方均可进行生产,而且大田生产时亩用种量为114公斤,传统种用种量为150公斤,亩节约种子36公斤,全固原市按280万亩算可节约种子10080万公斤,若每公斤种子按1.2元计算,可节省种子费用12096万元。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脱毒种薯增产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马铃薯脱毒种薯与未脱毒种薯相比较增产的主要原因,本文对两者晚疫病的发生情况、物候期情况、地下块茎重量、结薯数情况进行了的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得出结论: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晚疫病发生轻;大薯中薯块茎增加、小薯块茎减少;马铃薯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提前、块茎膨大早、膨大期长;植株的株高茎粗提高叶片增大使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强;最后促成马铃薯的产量加。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是通过组织培养在容器内诱导试管苗于叶腋内形成的小薯[1].试管微型薯诱导技术自70年代中期首次报道以来,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种质资源保存、交换、无毒种薯生产及马铃薯基因工程研究与应用中,本试验研究了克新4号和东农303,在二种培养方式、二种碳源、二种调节剂条件下诱导结薯情况.  相似文献   

8.
我省高寒山地一般在海2600-3000米之间,而这一区域土地耕层较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适中,气候冷凉,自然隔离极佳,野生茄科、豆科植物极少,无马铃薯病毒寄生,是生产优质脱毒马铃薯的天然家园。而我省为北方一季作区,脱毒马铃薯种薯薯块茎从收获到贮藏需7个月以上(10月-翌年5月),为保证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种薯商品质量。本文根据马铃薯种薯贮藏期间的生理特性及贮芷时间超过马铃薯生长时间等特点,提出收获前,田间取杂、拔出病株、灭秧早收等措施,为提高脱毒马铃薯种薯贮藏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双峰县金溪公社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为了解决番薯黑斑病烂薯的问题,用10—15ppm 的放线酮处理薯苗、种薯,防治番薯黑斑病,试验面积由1969年一个生产队至1970年扩大到三个大队十八个生产队。实践证明:放线酮是防治番薯黑斑病的一种良好农药,不仅不烂薯,而且还有促进种薯发芽多,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种薯能够改善马铃薯的品质,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通过社会问卷调查和科研、生产实践发现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发展,为了解决繁育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马铃薯,一个熟悉的作物,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旁。有机、绿色、无公害……这些时下用来形容高端食品的词汇,如今已经成为娄烦马铃薯的特有品质。年可脱毒微型薯苗300万株,微型薯720万粒,收集马铃薯品种110佘种。年可生产原种150万kg,为6.67 km2—级种薯基地提供优质脱毒种薯。带动当地2000户农  相似文献   

12.
马良俊  周浩宏  高锡忠 《汉中科技》2011,(5):I0001-I0001
马铃薯作为经济作物,具有种植技术简单,生长时间短,产量高,效益好,对农民增加收入作用十分显著。但在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脱毒种薯生产、存贮难的问题,所需种薯要从高纬度、高寒的陕北、东北等地凋种,制约了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自2008年以来,作者以高海拔高寒山区适宜脱毒马铃薯繁育的有利气候、土壤的优势,进行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适宜陕南高海拔地区脱毒马铃薯种薯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刚 《汉中科技》2007,(4):27-27
甘薯在我县栽培历史悠久,尤以槐树关甘薯淀粉含量高、口感好而得名。但由于长期自留种薯造成种性严重退化,影响甘薯产量及品质。去年我县引进秦薯四号、梅营一号脱毒薯种在槐树关镇示范种植,表现出栽后发根成活快,封垄早,薯蔓粗、短、多,且很少发生不定根,薯块产量高的特点,平均亩产3850公斤。具体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1月10日,湖北省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武汉)正式挂牌。该中心是全国唯一的马铃薯试管种薯产业化基地,依托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世界领先的健康种薯繁殖体系,每年可供应20-40万hm^2农田,辐射南方省份和东南亚市场。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彻底摆脱湖北省马铃薯种薯对外省的长期依赖,  相似文献   

15.
无土培育罗汉果种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汉果无病毒苗为试材,利用不同容器进行无土培育罗汉果种薯。结果表明,在富含有机基质的容器内培育罗汉果块茎,能得到良好的生长,其根系旺盛发达,种薯直径5 cm以上达94.3%。  相似文献   

16.
外表形状表现:马铃薯的环腐病又称黑圈.有些马铃薯从外表面看和正常薯块一样,但从中间切开两瓣一看,靠边缘有一明显黄色或褐色圆圈,严重时变成黑圈.用这种薯块做种,栽到地里后也能出苗,但长一段时间后便停止生长,逐渐萎缩、分枝少、叶片小有的外缘焦灼、上卷、最后枯死.环腐较轻的顶部叶片小,后期少数侧技或全株从下向上萎蔫变黄,但不脱落,地下部结薯不大、造成减产.这种薯块食用起来显得水分大、发硬、有时还有种怪味.在秋冬贮藏期间,由于潮湿,不见阳光条件下易变黑而腐烂.产生原因:马铃薯黑圈是由马铃薯环腐病造成的.病菌在种薯中越冬.种薯栽植前用刀切块时,切块传染严重,切一刀病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及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目前推广应用的防治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马铃薯薯块形成期开始施药控制,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原种的繁育产量;在收获后正常的贮藏条件下,经药剂处理后的薯块上马铃薯晚疫病自然感病率大大低于未施药防治的清水对照薯块,保证了马铃薯种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TDP处理甘薯种薯的最佳时间为1小时;种薯出秧量比对照增加了18.3%;提高了H_2O_2酶活性;田间死苗率降低了8.05%;秧苗素质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杭州市蔬科所和城郊不少农民利用大棚越冬栽培马铃薯获得成功.他们将马铃薯的播种期提前到10月份,越冬后次年结薯期相应提前,最早在春节前后就可采收.收获的马铃薯鲜嫩、品质好,作为蔬菜销售价格高,能取得较好的效益.现将大棚马铃薯早熟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选择良种 选择休眠期短、早熟、结薯期集中、株形直立或紧凑的品种,如东农303、鲁马铃薯1号、中薯2号、郑薯6号等.2.种薯处理 播种前10天~15天预先处理种薯.先将薯种曝晒1天~2天,可提高发芽率,减少病虫源.然后用0.4%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消毒,20min~30min后捞出洗净,闷6h~8h即可.再用5ppm~10ppm的赤霉酸浸种30min,打破休眠.最后将激素处理好的种薯置于湿润疏松的沙土中催芽,一星期左右后种薯就能出芽,芽长1cm~2cm时取出种薯见光2天~3天,使芽变绿、粗壮,待播种.3.整地作畦,施足基肥 播种前要深耕土地,疏松土壤,整地作畦,一般畦宽180cm,沟宽25cm~30cm,畦高20cm~25cm,整地时应视土壤肥力,一次性施足基肥,每666.7m~2集中沟施有机肥2000kg,复合肥80kg,硫酸钾或过磷酸钙 30kg~50kg.4.适期播种 10月到11月底均可分期分批播种,为提早收获应相应提早播种期.播种时可与施肥同时进行,开好种植沟,施好化肥后,再盖上2cm薄土,即可排播预先  相似文献   

20.
《定西科技》2007,(3):45-45
安定区团结镇高泉村58岁的农民杨进武逢人便讲:“团结薯”是个好品种,去年交售洋芋时,人家都说“牛踏扁”的老品种不行了。这不,今年种了3亩“团结薯”、6亩新大坪,还芽栽了1分地的“团结薯”,明年就能种1亩,后年能种10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