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重金属(Cu^2+,Zn^2+)对罗非鱼嗅电图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Cu2+、Zn2+溶液灌入嗅觉器官,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对鱼类嗅电图(EOG)反应的影响,结果如下:1)正常鱼体上DL-Met剂量的log值──EOG反应间呈指数函数关系R=21.0(1ologc/4.935);2)Cu2+、Zn2+对10-5mol/LMet刺激产生的EOG反应呈抑制效应,抑制的程度随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Cu2+的抑制效应大于Zn2+,约为10余倍,Cu2+的有效IC50为22.38μg/L,Zn2+为354.8μpg/L.  相似文献   

2.
将四种浓度的Ca2+溶液和含4mmol/L简Ca2+的不同浓度的Cu2+、Zn2+及其混合液,分别灌注鱼的嗅囊,研究它们对罗非鱼嗅电图(下简EOG)的影响,并初步探讨Ca2+作为解毒剂的可行性及机制.结果表明:1)在一定浓度Ca2+范围内,EOG振幅随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超此范围,则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2)Ca2+能使Cu2+、Zn2+中毒鱼的EOG反应振幅接近正常值,反映其具一定解毒作用,效果顺序为Cu2+>Zn2+;3)Ca2+对Cu2+、Zn2+混合液也具一定解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型蓝色光致发光材料Ca8Mg(SiO4)4Cl2:Ce(3+),并对其进行了光谱测试.分析了Ce(3+)在Ca8Mg(SiO4)4Cl2晶体中应占据的晶体学格位.测试结果表明,在紫外光激发下,Ca8Mg(SiO4)4Cl2:Ce(3+)的发射光谱为一峰位在410nm~425nm之间的宽谱带,经分析确认作为发光中心的Ce(3+)占据Ca8Mg(SiO4)4Cl2晶体中多面体八配位的Ca(Ⅱ)格位.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新型萃取剂Lix984在氯化物体系中对Cu2+的萃取性能及革取分离Cu2+与Fe3+,Ni2+,Co2+,M2+,Zn2+等的最佳技术条件,并用Lix984实现了硫钴精矿焙砂浸出液中Cu2+与杂质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LnMgB5O(10):Mn(2+)(Ln=La,Gd,Y,Ce)体系中稀土离子对Mn(2+)的双重谱的影响.从理论上计算了Mn(2+)的离子能级和配位场参数,论述了双重谱的成因,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6.
抗坏血酸对Cu~(2+)与TPPS_3配位反应促进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可见吸收光谱法和直流极谱法研究了抗坏血酸对Cu(2+)的还原性、Cu(2+)的还原状态、抗坏血酸浓度及溶液中溶解氧浓度对Cu2+与三磺基四苯基卟啉(TPPS3)配位反应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抗坏血酸存在下,Cu2+与TPPS3可能的配位反应机制为;抗坏血酸首先将Cu2+还原为Cu2+,Cu2+与TPPS3生成很不稳定的、对溶解氧非常敏感的Cu(Ⅰ)-TPPS3中间体,此中间体一旦生成立即被溶液中的溶解氧氧化为Cu2+(Ⅲ)-TPPS3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在21500cm ̄(-1)~11500cm ̄(-1)区间内测量了红色荧光粉Gd_2O_2S:Eu的室温(300K)乃低温(77K)荧光光谱,认定了Gd_2O_2S:Eu ̄(3+)77K的122条谱线和300K的96条谱线的跃迁属性.利用 ̄7F_J的实验能级并考虑到中间耦合和J混杂效应,对Gd_2O_2S中Eu ̄(3+)的晶体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77K及300K时的6个晶体场专数及晶体中的7个“自由离子能量”专数。拟合计算的均方差不大于11cm ̄(-1),初步指认了 ̄7F_J各斯塔克能级的对称属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EHT近似下的紧束缚能带结构方法,从能带结构、态密度和电荷分布等方面研究了Tl_2Ba_2CuO_6,Tl_2Ba_2CaCu_2O_8和Tl_2Ba_2Ca_2Cu_3O_(10)超导体系的电子结构.从2-2-0-1,2-2-1-2到2-2-2-3相,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及穿过费米面的能带数目相应增加.解释了随着单胞中Cu-O面数目的增加,超导转变温度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假设在Na2ZnCl4·3H2O:Mn2+晶体中,处于C3轴上与Mn2+发生作用的是H2O配体而非Cl-;用对角化能量矩阵的方法计算D、a和g,以及单轴压力效应dD/dp和da/dp,结果与实验相当一致,表明:H2O取代Cl-的假设是合理的,晶体场理论对Na2ZnCl4·3H2O:M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新试剂N-邻甲苯基-N'-(氨基对苯成酸钠)硫脲分析性能的研究,发现其在氨水介质中可和Cu ̄(2+)、Hg(2+)发生特征性反应。通过寻找适宜的反应条件,确立了Cu ̄(2+)和Hg ̄(2+)的鉴定方法。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和标准试样的分析,均获得满意的结果。因此,该试剂可作为Cu ̄(2+)的新鉴定试剂(检出限量为0.015μg),最低浓度为0.5μg/ml)和Hg ̄(2+)的新鉴定试剂检出限量为0.075μg,最低浓度为2.5μg/ml)。  相似文献   

11.
用透光率法考察了提纯的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羧甲基钠盐(NPC(Na)-n)与ca ̄(2+)和Mg ̄(2+)的相析作用,NPc(Na)-4的耐Ca ̄(2+)、Mg ̄(2+)能力比NPC(Na)-2要好,而且NPc(Na)-4与ca ̄(2+)Mg ̄(2+)生成的钙皂和镁皂在水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当加入0.5%的NaOH后,NPC(Na)-2的耐Ca ̄(2+)能力与NPC(Na)-4相当,而其耐Mg ̄(2+)能力却显著提高;相反,NPc(Na)-4却几乎不能耐受Mg ̄(2+)。文中提出用一种双层表面活性剂结构模型来解释这一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合成的一种新化合物乙酰基二茂铁2,6-吡啶二甲酰基腙(H2L)为配体,在无水乙醇中制备了五种金属醋酸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2L(Oac)2·nH2O(M=Pb(2+),Cu(2+),Cd(2+),Co(2+),Ni(2+),n=4,6),配体在配合物中以烯醇式参与配位,所有的配合物在DMF中均为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光激发光谱、电致发光波形和分时光谱相结合,并配合数学计算仔细地研究和比较了ZnS:Md(2+)薄膜和ZnS:pr(3+)薄膜的电致激发发光过程,解释了Mn作为最有效发光中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吡啶乙酸内盐,简称pyb)为配体,在pH2.5和3.5下分别合成了2类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RECu(Pyb)_5(ClO_4)_5·nH_2O(RE=La,Ce,Nd,Sm,Gd,Dy,Er,Y)和RE_6Cu_(12)(OH)_(24)(Pyb)_(12)(ClO_4)_(18)·nH_2O(RE=La,Ce,Nd,Sm,n=32;RE=Gd,Dy,ErY,n=28),观察了Nd~(3+)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Pyb,Pyb和Cu~(2+)或Mn~(2+),Ni~(2+),Prb[三甲基按丙酸内盐,(CH_3)_3N~+,简称Prb],Prb和Cu~(2+)后,f-f超灵敏跃迁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2.5和3.5下,Cu~(2+)均使Nd~(3+)·pyb体系超灵敏跃迁的振子强度增大,且增大值相同,Cu~(2+)对Nd~(3+)-Prb体系、Mn~(2+)(或Ni~(2+))对Nd~(3+)-Pyb体系超灵敏跃迁吸收光谱均无影响,讨论了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变化与杂金属配合物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Tween80-水杨基荧光酮-(NH_4)_2SO_4体系萃取分离Mo(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 Tw een80- 水杨基荧光酮( S A F)- ( N H4)2 S O4 体系萃取钼的行为及 Tw een80 水溶液分相条件的选择.实验表明,在适当p H 条件下,该体系能使 Mo(Ⅵ)与 Fe3+ 、 Co2+ 、 Ni2+ 、 Mn2+ 、 Zn2+ 、 Cd2+ 、 Cu2+ 等常见离子分离  相似文献   

16.
运用两种改良的Bjerrum方法对聚(N-羧乙基乙烯亚胺)(poly(N-carboxyethylethylenimine),PCEI)与重金属离子Co2+,Ni2+,Cu2+,Cd2+,Zn2+的配位稳定性能进行了评价.通过连续变动法确定了配位物的组成.这几种重金属离子与PCEI的配位逐次稳定常数均为lgk1>lgk2>lgk3>lgk4,配位稳定次序为Ni2+>Co2+~Zn2+>Cd2+.PCEI与重金属离子的配位在大分子内进行,与Cu2+,Cd2+,Zn2+的配位数为4.  相似文献   

17.
对于Ba1-xEuxMgF4体系,当E2+u掺杂浓度(x)小于0.10时,其发光性质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当E2+u掺杂浓度(x)大于0.10时,样品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与荧光衰减情况都发生了明显改变。x射线衍射证明,这是由于结构的改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dppfCuCl2是棕黄色粉末状固体.IR和1HNMR的研究表明属于单螫环二氧型配合物,Cu(Ⅱ)位于平面正方形结构中心.在LmCux(Ⅱ)L'n型配合物中,随L不同IR谱中v苯(π=CH);v(Cp-Fe)和v(Cu(Ⅱ)←p)都发生位移.CV研究表明Fe(Ⅲ)+eFe(Ⅱ)Ep/2值和查环上取代基性质有关.并讨论了电极反应过程中Cu(Ⅱ)价态变化和机理.  相似文献   

19.
探讨Ba^2+离子搀杂对(Ca0.5Sr0.5)5(PO4)3Cl:Eu^2+和(Ca0.4Sr0.6)5(PO4)3Cl:Eu^2+量子发光效率的影响,当用Ba^2+离子代替Ca^2+或Sr^2+离子进入晶体时,Eu^2+离子的发光特性发生改变;发射峰的峰值降低;热猝灭的温度升高,并采用位型坐村理论给予解释。根据晶体的结构特征,对占据两个不等当晶体学位置的Eu^2+离子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进行  相似文献   

20.
Fe^2+和CO2对番木瓜ACC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催化ACC氧化成为乙烯.通过DEAE-Sepharose和Phenyl-Sepharose柱层析后,ACC氧化酶被纯化19.5倍.在体外分析中,ACC氧化酶活性被Fe2+和CO2促进;Co2+、Ni2+和Mn2+抑制ACC氧化酶的活性,但这种抑制效应能部分地被Fe2+所拮抗.CO2对ACC氧化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与反应体系中氧的浓度有关,在21%的氧浓度下,CO2的促进作用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