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快速原型制造中的数控加工容许速度进行了研究,运用泛灰色不确定性系统理论,建立了加工容许速度与加工半径的不确定性系统优化模型USMO-1,给出了精度检验方法.编制了MATLAB程序,给出了处理实例,并与各种模型进行了比较.该模型不仅适合于等间距建模,也适合于非等间距建模,具有精度高、使用简便等特点,值得在快速原型制造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数据处理的现状后,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 建立了数据处理的序列弱化逐步优化直接GM( 1, 1) 模型, 给出了精度检验方法; 编制Matlab 程序, 给出了线图处理实例, 并与各种灰色模型进行比较. 该模型不需要累加生成和累减生成,不仅适合于等间距建模, 也适合于非等间距建模, 具有精度高、使用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快速原型制造中的数控加工容许速度进行了研究,运用泛灰色不确定性系统理论,建立了加工容许速度与加工半径的不确定性系统优化模型USMO-1,给出了精度检验方法。编制了MATLMB程序,给出了处理实例,并与各种模型进行了比较。该模型不仅适合于等间距建模,也适合于非等间距建模,具有精度高、使用简便等特点,值得在快速原型制造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装载机销售量的优化Verhulst GM(1,1)直接模型,该模型不需要累加生成和累减生成,适合于等间距和非等间距数据建模.计算实例表明,该预测模型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高的精度,使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表1,参9.  相似文献   

5.
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贫乏信息的科学理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应用逐步优化的建模方法构造多变量非等间距优化灰色模型MGRM(1,n)的背景值,以相对误差均值最小为目标函数,以MGRM(1,n)响应初值修正量为设计变量,基于倒数累加生成建立了非等间距多变量优化灰色模型MGRM(1,n).该模型不仅适合于等间距建模型,也适合于非等间距建模,拓广了灰色模型的应用范围.该模型精度高,使用简单.实例表明所建模型的实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贫乏“信息系统随处可见.如何根据已知信息挖掘有用信息是相当重要的,基于模型的信息挖掘方法是其中一类重要方法.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装载机销售量的二次拟合优化VerhulstGM(1,1)直接模型,该模型不需要累加生成和累减生成,适合于等间距数据建模,也适合于非等间距建模.计算实例表明,该预测模型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高的精度,使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装载机销售量的二次拟合Verhulst GM(1,1)直接模型,该模型不需要累加生成和累减生成,适合于等间距数据建模,也适合于非等间距建模。计算实例表明,该预测模型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高的精度,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装载机销售量的Verhulst GM(1,1)直接模型,该模型不需要累加生成和累减生成,适合于等间距或非等间距数据建模。计算实例表明,该预测模型和其它建模相比之下,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更高的精度,使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非等间距GM(1,1)模型背景值的改进及其最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值构造方法是影响非等间距GM(1,1)模型精度和适应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非等间距GM(1,1)模型中的背景值,提出了用Newton插值和数值积分中的Newton-Cores公式与Gauss-Legendre公式分别重构模型中的背景值。该背景值不仅适合于非等间距建模,也适合于等间距建模,该模型进一步拓广了GM(1,1)的适应范围,数据模拟结果充分说明了新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损伤等效原理的并联系统相关失效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零件寿命服从Weibull分布的条件下,针对两个零件的并联系统进行相关失效分析,提出了一种分析相关失效的等效损伤转换方法,并基于损伤等效转换原理及全概率公式对并联系统进行相关失效可靠性建模;应用Monte Carlo仿真验证所建立的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这种基于损伤等效原理的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并联系统零件间的相关失效,并且能够满足损伤等效准则,优于等概率转换法所建立的模型;从而为零件寿命服从Weibull分布的并联系统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精细有限元模型,提高焊缝疲劳寿命仿真预测精度,需准确获取焊缝区的组织及材料力学性能分布.通过金相试验得到了焊缝区域组织分布,结合硬度试验和经验公式获取了焊缝微小区域组织应力-应变曲线参数.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提出一种焊缝分区建模方法,并利用准静态拉伸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为进一步分析焊缝区域失效机制以及预测疲劳寿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载荷共享并联系统疲劳累积损伤可靠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存在载荷传递、分担的并联系统,传统的并联系统可靠性模型已不适用.为了有效处理载荷共享并联系统的可靠性问题,首先分析了并联系统的相关失效,并分步计算并联系统可靠度,应用全概率公式和Miner理论对并联系统进行了疲劳累积损伤可靠性建模.其次,运用Monte Carlo方法对零件寿命服从Weibull分布的并联系统可靠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同时对零件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并联系统可靠度显式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建立了变应力作用下并联系统疲劳累积损伤可靠性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疲劳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理论与仿真、单向板与多向层压板紧密结合预测疲劳寿命的方法.基于几组碳纤维/树脂基T300/QY8911单向板在循环应力加载下的疲劳试验数据,通过灰色系统GM(1, 1)模型,建立单向板的疲劳寿命模型和损伤函数.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拟合相比,该方法提高了预测精度.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层压板进行应力分析、失效分析和材料性质退化.将失效分析的结果与建立的单向板疲劳寿命模型和损伤函数结合,从而来计算多向层压板的疲劳寿命和损伤.通过与实验数据及其他预测方法的结果对比,该预测方法降低了疲劳寿命预测相对误差,且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根据非等间距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预测混凝土结构寿命的坡度优化PGM(1,1)模型.利用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系数进行寿命预测,得到了精度较高的预测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满足工程需要,是一种预测混凝土结构寿命的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恒定应力加速退化试验中突发与退化同时存在的竞争失效可靠性评估问题,针对产品的退化过程,采用退化量分布函数进行刻画,弥补伪失效寿命建模方法的缺陷.同时考虑到突发失效与性能退化和应力水平的相关性,提出基于比例危险的突发失效模型,并用线性回归和极大似然估计(MLE)模型中的参数,实现对竞争失效场合恒定应力加速退化问题的建模分析.最后应用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产品的剩余寿命预测能够为产品的维修和更换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传统的比例失效模型方法在剩余寿命预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此方法没有充分利用产品的历史寿命信息,对产品的退化过程也没有很好地描述.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退化过程与失效率建模的产品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线性过程对产品的退化过程建模,然后利用比例失效模型融合退化过程对失效率的影响,达到充分利用产品历史信息的目的.此外,与传统比例失效模型方法不同,模型中的比例参数分为两部分,分别将产品退化的初始信息和产品的退化增量联系起来,进一步利用产品的当前退化信息对产品的参数进行Bayes更新,基于此进行剩余寿命预测,从而实现产品历史数据和当前退化数据的有效融合.通过激光发生器的退化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非线性系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结构复杂、建模困难、难于在网络条件下进行仿真研究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基于TrueTime的非线性网络控制系统.在对弹簧连接的双倒立摆耦合非线性系统模型进行Matlab/Simulink模块化建模的基础上,结合TrueTime的网络通信模块,利用设计的鲁棒控制器将对象模型的不确定性和网络时延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综合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降低了非线性系统建模的复杂性,而且为研究网络控制系统结构下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退化过程中随机失效阈值分布难以确定,无法直接引入到退化数据建模分析过程的难题,提出一种将失效阈值的随机性转移到易于获得分布参数变量中的建模分析方法,给出退化试验数据和加速退化试验数据的建模分析步骤.结合实例分析表明:将失效阈值随机性转移到易于获得分布参数变量中的建模分析方法可行,避免了复杂的数值计算;同时,该方法能够为高可靠长寿命产品提供更符合实际的可靠性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大量样本存在的冲击模型,运用不确定理论进行建模和分析.假设系统由2个部件组成且环境中有3个相互独立的冲击源,每个冲击到达均引起部件失效且失效的时间为不确定变量,在此基础上建立致命冲击的基本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给出两部件寿命的联合生存不确定分布、矩的相关公式和矩母函数.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20.
非等间距GM(1,1)模型背景值构造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值是影响灰色系统理论建模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提高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对非等间距GM(1,1)模型中的背景值构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x(1)(t)在区间[ki,ki 1]上的中点实际值作为背景值。该背景值计算简洁,适应性强,提高了非等间距GM(1,1)模型精度,拓广了非等间距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并应用改进的非等间距GM(1,1)对钛合金疲劳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进行建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数据拟合精度高达98.8%。建模结果表明了该文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