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潜艇运动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考虑了水平面与垂直面运动参量的耦合影响,通过运动方程估计垂向速度,对MIMO非线性系统直接进行联合操舵滑动控制规律的设计,研究了潜艇航深稳定和潜浮运动两种控制问题.得出的控制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随机耦合模型在微波腔体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该理论中重要的归一化阻抗矩阵公式和各个参量的含义,并用一个简单模型进行了举例分析;说明随机耦合模型方法在分析电磁波腔体中电磁物理最的统计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其在电磁兼容、高功率微波效应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潜艇运动模型进行了合理简化,考虑了横向速度对航向角速度的耦合影响,对非线性系统直接进行控制规律的综合,研究了潜艇航向调节和航迹保持两种控制问题.得出的滑动控制规律物理机理明确,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时考虑中心d^3离子和配体旋轨耦合作用贡献的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通过计算EPR参量D和g因子,估算出AgBr:V^2+晶体中的V^+-VM四角中心的局域结构参量ΔR,并与只考虑中心d^3离子旋轨耦合作用的传统单旋轨耦合参量模型的结果作了比较。研究表明,当配体含有大的旋轨耦合系数时,其以EPR参量的贡献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5.
电感耦合高频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机理及其物理图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电感耦合高频放电管中电磁场分布的数学椎导.阐明了高频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机理,并给出放电管中等离子体的物理图象和有关特征参量。  相似文献   

6.
耦合振子系统的同步是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该系统中绝大多数同步化相变都是连续相变(二级相变),即序参量通过相变点后连续增长.但是最近发现在某些耦合振子系统中,同步可以表现为爆炸式(一级相变).其特征为序参量通过相变点后出现突然的跃变,并且随耦合强度变化,向前和向后的相变过程不可逆,存在磁滞区.由于爆炸式同步化与连续相变同步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所以这一发现开拓了新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这一方向目前的重要成果,主要包括频率和度关联振子系统的爆炸式同步、频率权重Kuramoto模型中的爆炸式同步、拥护者和反对者耦合网络中的爆炸式同步、多层网络上的爆炸式同步,以及爆炸式同步的形成机制和实验验证等.这些工作不仅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于复杂系统同步化的认识,促进同步理论的发展,而且能够为将来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Ginzburg-Landau-Devonshire (GLD)热力学唯象理论,对由2种不同铁电材料构成的含有表面过渡层的铁电双层膜体系进行了探讨.通过引入一个描述2种铁电材料物理性能差异大小的物理参量α,并考虑2种铁电材料物理性能的差异,研究了铁电双层膜的热释电性质.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参量α的大小,热释电曲线上会呈现1个或2个峰;改变铁电界面耦合系数、参量α以及表面过渡层参量的大小,热释电曲线的峰位向高温区或低温区移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推广的二阶耦合波理论出发,对平条纹面光栅衍射这一物理过程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 光栅内光场结构的分析,2) 模式与耦合的关系,3) 一种度量不同级光场之间耦合程度的方法,4) 布拉格条件与简并条件的关系,5) 级间能量传递过程的分析,以及 6) 边界参量对衍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扰法分别分析了铷原子中两个参量四波混频过程.当这两个参量四波混频过程被一超短激光脉冲相干激发时,两个过程之间就存在相互耦合作用.微扰分析表明,量子拍存在于耦合的参量四波混频信号中,量子拍幅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超短脉冲的特性,而且依赖于两个耦合的参量四波混频过程中的相位匹配.  相似文献   

10.
用双自旋-轨道耦合模型研究了Cr3+在AgX(X=Cl,Br)四角晶位中的零场分裂D和g因子.研究表明,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Cl,Br)对络合物EPR参量的贡献都应考虑.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一种严格的数学模型描述随机网络,该模型与BA模型有相同的边际分布和边界条件。我们不但给出模型的边际分布,也给出所有多维联合分布,并且构造出概率空间使得这个新模型可以看作其上的图值马氏链。  相似文献   

12.
土体的本构模型是高等土力学的重要内容,其中最经典的模型当属剑桥模型.英国剑桥大学的Roscoe于1963年提出了用于正常固结或者弱超固结粘土的剑桥模型,可以被视为现代土力学的开端.在此以后很多学者都在本构模型方面做出了很多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模型,如拉德-邓肯模型、空间滑动面模型、S-clay1模型等.本文主要介绍S-clay1模型与剑桥模型的比较,并结合试验进行分析.本次试验采用的是GDS标准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系统,该系统测量精度高而且可以数字化操作,在测量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上都比常规三轴试验先进很多.  相似文献   

13.
多端口非线性网络状态模型的建立至令还没有系统的方法,本文解决了满足非退化线性划分多维连续分段线性函数的建模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线性网络综合方法,用它可以综合任何能用状态模型描述的网络,与以前的综合方法相比,放宽了对网络函数的限制.作为特例,讨论了此方法在单端口多值和多端口网络综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缓坡方程计算分辨率选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适应曲线网格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近岸海洋计算中采用较多的先进技术,而如何减少计算量一直是缓坡方程的一个研究热点,如将自适应曲线网格技术引入缓坡方程,则既提高局部海域分辨率又减少计算量,为了在缓坡方程计算模型中很好地引入自适应曲线网格技术作理论准备,绎缓坡方程计算分辨率的迭取问题作较深入的探讨,首先建立一个Ebersol型缓坡方程数值模型,然后设计了一组网格分辨率对计算结果影响的数值实验,讨论分辨率的取值范围,并且对缓坡方程大网格计算的可行性作了初步的理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若仅考虑地形的影响Ebersol型缓坡方程计算分辨率的选取主要决定于地形,即网络大小可突破波浪波长限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先对问题进行分析,在明白要采取灰色系统理论来处理该问题原因的前提下,运用普通的GM(1,1)模型的知识,通过优化GM(1,1)模型(下称模型一)、新陈代谢GM(1,1)模型(下称模型二),鉴于此,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一和模型二预测出的两组数据,以及实际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关于模型一,模型二的两个系数,然后用这样的两个系数,重新组合模型一,模型二,得到了第三个模型,即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下称模型三),再一次的进行预测。三个模型的预测数据进行比较,显然是模型三的误差最小,认为模型三最符合实际。并以基于最小二乘法的GM(1,1)模型的预测数据作为最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流域水环境模型是研究流域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梳理了流域尺度水环境污染模型及水质风险评价方面的模型,基于流域水环境的污染负荷、水质模拟对整个流域合理规划、管理管控的重要性,从水环境污染负荷模型、水质模拟模型及水环境质量评价3个层面,探讨了各类水环境模型的特征及适用性。结合农业非点源与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稳态与动态模拟水质模型、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水质评价模型,剖析了流域水环境模型的研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张素君 《科技资讯》2011,(22):155-155
广州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本着以地质工作服务于城市建设需要的目的,在大坦沙设计了大量的钻探工作量,通过对岩芯的对比分析和多种测试成果,以及对周边金沙洲地区出露基岩和构造的多次验证分析,对大坦沙地表以下的三维地质结构特征有了新的认识,并构建了高精度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对近年来大坦沙地区频发的地面塌陷灾害的成因机制做了专业剖析。对大坦沙区域的前景规划从地质专业角度给了适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最优加权组合法,对时间序列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组合,通过计算确定其权重,得出未来五年安徽省的GDP,同时根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均方根误差以及泰尔系数,将组合预测模型与单一的预测模型进行比较,得出组合预测模型的精度比单一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并根据组合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在未来五年安徽省的经济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通过推导指出错误所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为了验证改进模型的有效性,以UCI机器学习库中的数据集为样本,选取有导师BP神经网络和无导师SOM神经网络,建立改进的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模型,并与传统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梁旭燕  朱珍德  张炎 《河南科学》2014,(6):1057-1063
岩石流变是岩石力学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岩石流变本构模型理论仍是目前岩石力学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基于神经网络方法智能化识别岩石流变本构模型.基于系统辨识理论,构建了PSO-BP神经网络模型,在Matlab平台基础上编写PSO-BP网络智能化识别程序,直接根据流变试验数据,通过网络自学习,输出可以近似反映岩石流变全过程的神经网络结构化表达.将识别得到的岩石流变本构模型与原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并利用模型验证数据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的仿真结果令人满意,验证了该神经网络方法直接识别岩石流变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