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近年上古汉语系词研究作综合分析,阐明分歧原因,进行新的探求。认为要解开上古汉语系词的研究难题,必须根据系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作具体分析;要正确判定系词的产生年代,必须依据客观语言事实为基准全面衡量。  相似文献   

2.
庄子和济慈都反对人的异化,呼唤自然人性的复归,认为这样才能达到真美的统一,庄子主张“法天贵真”,以真为美,济慈肯定艺术的美,以美为真,庄子主张“坐忘”,“心斋”,济慈提倡“消极的能力”,他们都强调“忘我”,要创造一个超脱世俗利害观念的空明心境,开拓审美心胸,庄子主张“心游”,济慈肯定想象,都是为了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这正是一种高度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对君主执“术”的控制对象-“潜御群臣”--扩大为“驾驭臣民”,离开了韩非的本意;而韩非的“术”控理论稳定而成熟,旨在“法”“术”结合,整饬吏治。郭对《难势》的批判,将原作“抱法处势”的概念换作“任法用术”;该篇“复应之日”是韩非法治理论的精髓,主张“法”,“势”结合,论证法治胜于贤治,又不否定肾治,郭称其为“诡辨”,输于学理。郭据《定法》称韩非为“法术家”,但据《难势》韩非还主张“法”,“势”结合,他是主张“法”“术”“势”结合而以“法”为核心的法家。郭有时直接贬韩非为“术家”,“偏恶引起偏失”。韩非对“法”的研究有“纵失”和“横失”,玉有石璞,其来有自。对原作的发掘,尚须艰苦工夫。  相似文献   

4.
左宗棠的民生观包括“爱民”、“恤民”、“利民”、“重民”等思想内容。本文着重论述了这些思想内容的渊源、内涵及实践情况,分析了它对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减轻民间疾苦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了它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从时代背景的变迁入手,剖析邓小平“猫论“、“摸论“和“闯论“三者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从理论源起上看,它们均是中国现时代的产物,但各自的具体背景又大相径庭;从理论内容上看,它们均指向实际问题,但又因时代背景相异而各有侧重;从理论精神上看,它们均闪耀着马列主义精髓的光辉,但又受时代背景制约而不能孤立地理解.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问题是西方哲学的根基性问题,它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存在”进行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运用了区分的思想,将作为存在的存在理解为实体。并将实体理解为是其所是。亚里士多德虽然力图追问作为存在的存在,但他最终在追问作为“这个”的存在的存在。这被海德格尔指责为对存在的遗忘。这一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在探讨存在问题时,一方面是作为一个形而上学家和逻辑学家,另一方面又是一个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8.
近代汉语助词体系的形成是近代汉语形成的重要标志,宋代是近代汉语助词体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以宋代辛弃疾词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前后历史时期相关语料,可以初步探索助词“了”和“却”产生和使用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何欣 《黑河科技》2001,(4):64-64
以俄语中的“七”和汉族中的“九”为例,对比说明了人类的文化发展中数字的广泛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若干实验给予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这些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可以吃软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以后吃,将奖励一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相似文献   

11.
12.
“道”与“德”是《老子》中重点论述的中心。关于“道”与“德”的思想是中国古代道德伦理形成的认识化渊源。  相似文献   

13.
林白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伤感和不安,在乡村与都市间不断的逃离和回归中,表达了人类(特别是女性)无处可逃的惶惑与无家可归的失意,表达了人类对精神家园的执追求。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诗歌的表现内容,有“言志”说、“缘情”说以及“情志合一”说。“诗言志”本有丰富的内涵,但作为儒家政本主义文学论纲,被人为地抽象化,于是有“缘情”说的矫枉过正。“情志合一”说则是双重否定之后,“缘情”与“言志”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欧洲中世纪神秘主义美学代表人物圣维克托的雨果的美学思想,指出雨果对直觉、观照与内在经验的注重,深化人们对美感活动的认识,启发人们进一步思索最高审美理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校实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问题进行探讨.着重从影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的因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头脑“的对策两个方面论述.作为高校,需要学院党政领导重视,业务管理、教学管理、各教学院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细致工作,“两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等,通过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学生头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国思想的新发展。这两个治理国家的路径共同体现着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并且统一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规律。“治理”意味着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法治”与“德治”分别从对立性与同一性两个方面着眼于社会矛盾的解决。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要求必须将法治与德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将法治置于解决社会矛盾的主导性地位,同时以德治来保证法治的社会主义方向,忽视二者的结合或巅倒二者的关系,都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治理国家的终极目标发生背离。  相似文献   

20.
太谷话里的动态助词“来”“呀”“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呀”表示将来的,“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