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去年召开的科学扫盲(scientific literacy)会议上,地球物理学家罗伯特·赫曾(Robert Hazen)为与会同行做了一个小实验,他问与会的25位地球物理学家,有谁能解释DNA和RNA的区别。“结果,在这25位科学家中只有两人给出了两者之间区别的令人信服的解释”,现在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的赫曾说。这两位能作出解释的科学家的专业是鉴别化石有机分子,  相似文献   

2.
凭借对光的行为和用途的研究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其中的一位利用量子力学解决了描述光的行为的理论;而其他两位则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了识别原子和分子的激光技术。在130万美元的奖金中,现年80岁的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罗伊·J·格劳伯(RoyJ.Glauber)获得其中的一半,他的计算为量子光学奠定了基础;71岁的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和科罗拉多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翰·L·霍尔(JohnL.Hall)及63岁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研究员、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物理学教授特奥多尔·W·亨施(TheodorW.…  相似文献   

3.
安德森(Philip Warren Anderson)、莫特(Sir Neville Francis Mott)、范弗莱克(John Hasbrouk Van Vleck)是共同荣获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的三位物理学家。他们当中范弗莱克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莫特是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安德森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早年,安德森在哈佛大学读书时,是范弗莱克的学生。1967年到1975年  相似文献   

4.
因为在低温理论方面的杰出贡献,维塔利·金茨堡(Vitaly Ginzburg)、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Alexei Abrikosov)和安东尼·莱格特(Anthony Leggett)等三位理论物理学家分享了200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金茨堡现就职于莫斯科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阿布里科索夫目前就职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国立阿贡实  相似文献   

5.
理查德·费恩曼(1918~1988,见图)既是一位卓越的理论物理学家,又是一位富有生活情趣的人。他自幼喜欢数学和科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飞机在天空中不会掉下来?波音、空中客车以及几乎每本教科书的有关论述——这是因为机翼“峰”上的空气行进得比较快,从而产生了升力。但是,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大卫·安德森确信他们都错了:忘掉这幻想的流体动力学吧!你所需要的只是牛顿的运动三定律。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安德森学会了飞行,并且已经同别人合写了《理解飞行》一书,宣称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那么,是不是飞行员和工程师必须接受再培训?明天的航空器是不是会有什么不同?以下是美国科普作家黛安妮·马丁代尔与安德森就飞行问题进行的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7.
地质工作者普遍认为,地球具有16块左右的构造板块,它们构成地壳的外层,或直接构成地壳。这些板块以固定的速率移动,同人类指甲生长速度大致相同。华盛顿海军实验研究所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彼德·沃格特(Peter Vogt)博士,他飞越海洋上空收集地球上火山作用、造山作用等现象的起因方面的数据,他  相似文献   

8.
195 3年 4月 2 5日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有两位年轻科学家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很短 (不足一页 ) ,但内容极其重要。署名者一位是美国的詹姆斯·沃森 ,一位是英国的弗朗西斯·克里克。这个发现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在 2 0世纪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人类科学研究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1 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沃森和克里克 ,分享此荣誉的还有英国物理学家莫里斯·维尔金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吸引了一大批化学家、物理学家投身于对DNA或与DNA…  相似文献   

9.
观察病毒的装配几十年来 ,科学家们一直把噬菌体作为模拟感染人类病毒的材料。然而 ,对于噬菌体如何制造更多的噬菌体 ,迄今仍神秘莫测。现在 ,加利福尼亚大学(UC)的生物物理学家们第一次捕捉到了正在进行自我装配的噬菌体。他们利用微球和激光技术 ,观察了病毒是如何把自身的基因组装填入蛋白质外壳 ,以及它们是如何与其DNA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的。结果显示 ,担负DNA包装任务的显微曲柄 ,是迄今所测到的最有力的分子发动机。一位研究噬菌体的生物学家D·安德森 (D .An derson)说 :“长期以来 ,我们总是结合应用生物化学和遗…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6日去世的萨尔瓦多·E·卢里亚(Salvado E.Luria)是将细菌、细菌病毒及噬菌体引入到对基因本质的研究前沿的科学家.生于意大利都灵的卢里亚一开始接受的是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并选择放射学作为自己的研究专业.几年的军队服役期后,他前往罗马,并先后在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和E.阿玛第(E.Amaldi)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家会在无意之间制造出黑洞杀手或者致命的奇异物质而吞没地球吗?罗伯特·马特修斯认为:至少不会有人为此而抱歉的。  相似文献   

12.
布里斯班的地球物理学家们研制出一种精密的地震监测仪器,这套仪器有可能成为世上首家精确的地震预报系统。昆士兰大学的迈克·格莱德温(Mike Gladwia)博士设计的这套价值50000美元的应变仪安置在距旧金山40公里处的地震监测中心,从最近获得的地震数据来看,该装置有相当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家声称,他们在观察了用于许多半导体器件中的砷化镓的超导性数据后,发现一种超导半导体。与此同时,美国的几位物理学家试图模拟这一实验。但并未成功。据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的一位超导体研究员鲍勃·卡瓦称(Bob Cava),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约翰·马瑟(John C.Mather)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席科学家,他曾为研发宇宙背景探测(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COBE)卫星做出重要贡献,与实验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斯穆特(GeorgeF.Smoot)一起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而COBE卫星为揭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10月4日下午,为庆贺马瑟荣膺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位于格林贝尔特的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与为他们赢得荣誉的马瑟一起品尝香槟和烤面包。马瑟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在30年间,有许多科学家进进出出,但马瑟却一直呆在戈达德,从事着天体…  相似文献   

15.
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鉴于苏联科学院院士 M.A.萨多夫斯基(МихаилАлесандровичСадовский)在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领域取得杰出的成绩,墨西哥天文学家Г.阿罗(ГильермоАро)教授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卓越的贡献,授给这两位科学家1985年度М·В·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М·В·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是苏联科学院的最高奖赏。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每年评选两位在自然科学领域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一位苏联的、一位外国的。  相似文献   

16.
从现在起,在三年的短时间内,未来的一种由完全可以通用的部件来建造的计算机控制载人系统将在城市周围运载乘客。据它的发明者,明尼苏达(Minnesata)大学的机械工程师J·爱德华·安德森认为,这种系统在没有纳税者的赞助的情况下就能建造和运行。  相似文献   

17.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利·加加林(YuriGagarin),太空飞行第一人,“东方1号”飞船计划。1961年5月5日:艾伦·谢巴德(AlanShepard),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水星1号”。1962年2月20日:约翰·格伦(JohnGlenn),第一位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美国人。1963年6月16日:苏联的瓦伦  相似文献   

18.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组物理学家创造了一种“原子源”。原子源中的钠原子通过激光压力缓慢地上升,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又下降,由于原子在原子源上部附近运动得很慢,所以物理学家就能对电子做非常精确的计算。直到现在,这并的计算受到了限制,因为原子通过一些测量装置时运动太快。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马克·凯斯维奇、厄尔林·里斯和史蒂文·丘与IBM研究中心的拉尔夫·德沃,利  相似文献   

19.
刘道军 《世界科学》2005,(11):47-48
哲学家艾萨亚·柏林爵士(SirIsaiahBerlin)曾经引述了古希腊诗人阿奇罗库斯(Archilochus)的一段名言:“狐狸知道许多事,但刺猬却知道一件大事。”于2005年8月17日逝世的天体物理学家约翰·诺里斯·巴考(JohnNorrisBahcall,1935~2005)生前在向新朋友介绍自己和同事时,经常会用这样的句子:“我了解中微子的一切,而在座的朋友洞悉天体物理中的其他所有事情。”这种坦然自谦的品格正是对巴考的真实写照。但是这句话并不准确:巴考的科学兴趣和专业横跨了中微子物理、太阳以及其他恒星的结构、星系模型、类星体和星系间介质等诸多领域,共发表6…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地质学家查尔斯·赖尔(CharlesLyell,1797~1875)是地质科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曾称誉道:“只有赖尔才第一次把理性带进地质学中,因为他以地球的缓慢的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代替了由造物主的一时兴发所引起的突然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