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厦门地处东南沿海,又是经济特区,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厦门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做足“特、港、创、建、带”五篇文章。其中,“特”就是特殊的优势、条件、区位、政策,“港”就是以港立市,以港兴市,“创”就是创新、拓展、与时俱进,“建”就是加强软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就是带动,就是龙头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制定《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之区。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厦门,如何增创新优势,如何在海西建设中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也是全市科技工作者关心的话题。诸项工作中,加大台湾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3.
周清 《厦门科技》2006,(5):22-24
在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中,厦门定位为重要中心城市.为厦门经济发展迎来了重要契机。为实现这一定位,如何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增强城市发展竞争力,本文就厦门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央把海峡西岸列入“十一·五”规划建议,厦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厦门如何当好龙头,领航“海西”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厦门的龙头作用不能仅局限于2005年厦门市的电子、机械、化工等工业总产值达2092亿元,GDP达1030亿元,比增16%的发展速度,也不能满足于财政收入超百亿。舞动龙头靠人才,只有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才集聚,才能实现本市经济与人才发展的持续与跨越。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任何地方的发展只有在全局中找定位、谋发展、尽责任、做贡献,才能发挥优势、拓展思路、有所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5.
加快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厦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战略决策。而要加快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作用,就必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并进一步增创经济特区新优势。  相似文献   

6.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与珠三角、北与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在福建新一轮的发展战略思路中厦门坚定不移地推进海峡西岸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建设.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厦门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已初步具备人才密集、创新环境好、体制较先进和市场透明度高等优势,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龙头作用逐步显现,对于扩大闽台经贸合作的作用正日益突出.目前,厦门积极推进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瞄准国际前沿,实施高起点布局改革战略,着力通过系统的制度创新,消除制度瓶颈,在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实现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由此推动厦门在更高层次和更大平台上深入开展对台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目益繁荣,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大大增强。1980年至今厦门的GDP年递增平均为18%(22.78),2004年人均GDP为40146元,折合495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根据2005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显示,厦门名列全国最具实力的十大城市之一。200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宏伟构想,把厦门列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处于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9.
台资是祖国大陆各地招商引资争夺的焦点,如何再造厦门吸引台商投资的新优势,对当前和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厦门对台招商引资乃至厦门增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领先优势等工作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塑造政策优势;打通关节,发挥地缘优势;构筑人和,打造服务优势,使三者相结合,以产业优势为内涵,变区位优势为竞争优势,再创厦门吸引台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王勇 《厦门科技》2012,(1):8-11
推进“创新厦门”建设的背景及实质内涵 1.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对厦门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推动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区域污染防控.加快整治重点流域,推进生态环境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保护。国务院《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成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海峡西岸”发展战略已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厦漳泉则是海西建设的重要力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开展厦漳泉环保同城化研究,对推进科学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快小城镇经济发展是国家推进农村城市化的重大战略,是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小城镇经济在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带动小城镇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综合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的启动,加快发展小城镇经济,对于推进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凸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就更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推进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发挥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率先将厦门建设成为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科技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科技计划是科技工作的核心内容,科技计划经费是政府科技投入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随着政府科技投入的逐年递增,资助金额也随之增大.改革和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地发挥政府资金在引导和带动科技发展方面的作用就成为新形势下需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厦门与台湾之间.自古以来就有十分密切的航运、经贸往来与民间交往。1980年。国务院决定设立厦门经济特区.1989年5月和1992年12月.国务院先后批准在厦门海沧、杏林、集美设立台商投资区,享受特区政策,1997年厦门又被批准为两岸直航的试点口岸之一.金一厦直航随即开启。2005年中秋,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访问厦门。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精辟阐述了福建(厦门)与台湾“五缘六求”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闽(厦)台共同发展的愿望与构思,宋楚瑜先生也以“一、二、三、四、五、六”给予积极的回应。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来厦考察时指出:两岸同胞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携手互助.推动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给海峡西岸经贸、文化、人员的交往送来了春风。  相似文献   

15.
厦门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到2010年把厦门建成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战略目标,福建省第六次党代会又确定厦门特区要在闽东南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龙头地位和作用.这是时代赋予厦门特区的使命,也是厦门特区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龙头意识,加大改革力度,在企业改革方面,实施“抓大放小”战略,促进实现“两个转变”,加快厦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晓 《海峡科学》2005,(5):1-1,5
2004年福建省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项目带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总体思路,启动星火计划“一县一业科技示范”。苏北星火产业带是我国第一个经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的星火产业带,在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科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一县一业”做法突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苏北星火产业带“一县一业”做法,以对我省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考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范畴入手,对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研究的学术史进行了梳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必要性和途径的探讨开启了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专题研究,此后,海峡西岸产业布局、台商投资、中心城市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现实问题都成为这一研究的主题,未来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专题研究在诸多方面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决定了福建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也为龙岩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龙岩市是作为沿海经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来统一规划的。本文试图界定沿海意识的内涵,阐述沿海意识对促进龙岩市经济发展的意义以及如何树立沿海意识。  相似文献   

19.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群作为增长极,以厦门、漳州、泉州为中心的闽三角拥有这样的潜力.实现区域整合有利于对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繁荣经济带;闽三角区域整合有利于本区域内资源互补,提升海峡西岸在新经济形势下竞争力;闽三角增长极的实现必然促使福建在"大三通"的历史机遇中发挥更大的对台优势.  相似文献   

20.
实践证明,作为区域产业组织具体形式的企业集群,能够有效地发挥其集聚效应,从而带动区域实现长足发展。《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的出台,无疑会为福建社会经济建设注入新动力,而作为市场经济活动微观主体的企业不可置否要担当起关键的角色。因而,福建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必须重视并深入探讨企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及其问题,从而更好地发挥其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提升福建区域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