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黑龙江省观光农业旅游优势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边境省份的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具有许多优势条件.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旅游的农业条件优势、客源市场优势,同时根据黑龙江省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黑龙江省观光农业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内河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生产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内河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政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文章在总结创意旅游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州城市内河现状及旅游开发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就福州城市内河开发创意旅游提出了宏观构想和微观设计.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中俄两国商品贸易、科技合作和服务贸易将迅速增加,多年存在的经贸摩擦将随之减少,中俄经贸合作必将呈现积极发展的态势.针对新形式下中俄贸易的发展条件我们要认真分析,拓展合作领域,研究经贸对策,从而促进中俄经贸合作在新形式下实现战略升级.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吉林省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 产品整合的模式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中俄贸易发展的条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俄贸易的发展条件,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一体化趋势成为中俄贸易发展的外在因素,地缘经济因素成为大国关系中首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不断改善的中俄国家关系,建立了在地缘政治关系基础上的中俄共同战略利益,俄罗斯实施新东方政策,中俄之间存在结构性互补等成为中俄贸易发展的内在条件,针对中俄贸易发展条件,作者提出了中俄贸易发展对策既要解决三大瓶颈问题,提高商品质量,又要为中俄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提高合作水平,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发展中国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作为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采用区域调查和资料搜集的方法对参加黑龙江省冬季体育休闲旅游活动的人群和相关的职能及服务行业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发展冬季体育旅游对这一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同时,为黑龙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齐志南  石培基 《松辽学刊》2007,28(4):101-103
“点—轴系统”理论作为区域开发的基础性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甘肃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以“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甘肃省旅游“点—轴”开发结构,从而达到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SWOT分析法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得出黑龙江七星国家级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不仅具备景观资源独特、动植物资源丰富、旅游环境优越等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先决条件,而且拥有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利形势和地方政策大力支持的大好机遇;但同时存在湿地保护和专业人员匮乏、旅游...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有很大的潜力.本文分析了当前黑龙江省海外和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现状,突出了黑龙江省旅游客源市场的优势分析,旨在为黑龙江省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提供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边境口岸分布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边境口岸分布现状的分析,阐述了边境口岸格局及类型,进一步分析了边境口岸的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有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经济基础,在小城镇发展问题上也应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发展格局.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对黑龙江省小城镇作了类型上的划分.多角度地评估了其发展现状,分析了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小城镇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旅游增加值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表示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学术界和业界普遍采用“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这一指标.本文在对旅游产业进行界定及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上述说法的不科学性,并应用增加值这一较为科学的指标,对黑龙江省2000年的旅游增加值进行了测算,旨在对黑龙江省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哈尔滨市大学生参与工业旅游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发展黑龙江省工业旅游市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现代旅游业的特点出发,运用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在分析黑龙江省旅游客源市场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本省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旅游资源丰富、闽南文化浓郁的厦、泉、漳地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这一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海峡对岸的台湾实现产业互补并扩大合作,发挥旅游文化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预示着厦、金经济文化交流后的闽、台文化交流及闽、台旅游合作区的发展前景。因此,要逐渐由强调资源的原生性向强调文化的价值性过渡,综合评价和有效开发闽南文化资源,在突出“海峡旅游”主题的同时彰显两岸同根同源的旅游文化内涵,以此壮大区域旅游的实力,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最终促成大闽南文化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将是太平洋时代,未来的世界经济中心将由大西洋转到太平洋,东北亚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是指在日本海为中心,包括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区,它是当今世界上国际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发展极富活力的地区,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的中间位置,有着位置交通,自然资源,对外贸易,历史文化,人口劳动力,产业结构等诸方面地理环境的战略优势,本文试图通过对黑龙江地理环境的分析,来阐述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相互作用中的战略优势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条件下,形成了以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地理环境为特征的区域经济格局。但是,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中心城市地区贡献率下降;非国有经济在各地区中发展不均衡。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除了注重现有的经济支柱产业之外,还要注意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以点带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以大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增长点和丰富的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粮食主产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加大非国有经济在各地区中的发展力度;发挥各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将旅游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协调度、协调发展度及协调发展趋势指数等方法,对海口市与三亚市的旅游经济与环境协调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并进行趋势预测.三亚市与海口市基本上都是刚进入中级协调发展阶段,两市的旅游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关系可提升空间较大.海口市与三亚市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环境资源问题,需借助环境经济政策措施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加强旅游环境保育,实现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增加当地居民福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