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点实验室作为高等学校科研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其建设、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实验室文化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实验室文化作为抽象的概念,在具体建设实践中,常常让广大师生和科技管理者感觉无着力点。从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意义、内涵和实施内容等多个层面对实验室文化建设进行阐述与尝试,使高校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具有较清晰的思路和目标,以期为广大科研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高校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各类教学、科研基地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而高校重点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主要问题的调查、分析,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建立问题系统递阶结构模型,进而从实验室管理、科研队伍、科研平台建设等层面分析限制实验室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明确实验室的隶属关系,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系列措施,进一步发挥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点实验室的运作实践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山东省高校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运作及管理。实验室运作中按照仪器设备的功能及农药系的6个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实验室划分,其划分既发挥了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功能,又实现了资源共享,更促进了科研工作的系统性与学科交叉性。在管理上,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从仪器管理和人员管理两方面入手,保证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及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使科研与教学工作进行顺利。自2006年被列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来,在科研、人才培养、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是师生完成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安全是完成教学和科研的根本前提,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建设及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合工作中的积累,阐述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人才培养战略下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实施,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反思传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对新时期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技术队伍的建设、实验室管理改革与实验室效益的提高进行了探索。特别论述了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两者相结合进行建设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及科研水平提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10,(11):18-21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在广泛调研已有的北京市高技术实验室及科研中试基地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家和部分省市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经验,2010年8月6日,北京市科委印发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与《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7.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重点讨论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和基本思路,提出了在规划、建设、教学、科研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创新科技》2012,(9):30
<正>8月24日,"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川渝两地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是首个跨两省市的科研创新平台,整合了四川省和重庆市特色生物资源、优势科研技术和优秀人才力量,有别于重庆市和四川省已有的重点实验室建设类型,是跨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全新建设模式。目前,国内外没有成熟的跨区域实验室共建模式、经验可借鉴,该实验室也是川渝两地科技管理部门探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科研技术平台网络化管理的意义,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科研技术平台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总结了科研技术平台网络化管理的建设路径,从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资源整合、提升共享效率,建立合理收费及维修经费保障制度,实验技能培养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优化科研技术平台的管理。旨在为提高高校科研技术平台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阐述中西部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中西部高校科研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及解决措施。即:落实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科研实验室管理制度;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实验室科研能力;建立完善实验人员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实验室科学考核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1.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认识实验室建设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文中以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例,重点分析了实验室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加强实验室建设论证、建设学术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稳定实验教师队伍、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分类构建实验平台,提高资源共享度、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互动机制等改革对策,并从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两方面,提出综合提高实验试运行效率,实现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是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以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为背景,以2018年参加验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单位开放基金管理办法,探讨开放基金在评审、资助等方面管理,针对当前开放基金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提高科技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级部门对科研的重视力度也逐渐增强。全国各大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数量也因为国家对科研的重视力度的增强而逐渐增多。有了国家财政的支持,我国在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方面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强。为了提高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的使用年限以及使用效率,并且有效地提高我国科研的产出力度,我们需要对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的高效管理和有效维护是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的基础。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是否合理使用关系到我国的科研水平以及创新性力度,同时也影响方方面面,所以对实验室重点大型仪器的使用及管理的探究值得大家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科研创新型实验室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仿真实验教学更是成为各高校理工科关注的重点。我院根据自身科研、教学的需要建设了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PSS)实验室。通过对ADPSS安全运行所需安装环境的介绍和相关科研教学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实验室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阐述了为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所制定的行之有效的安全与环境管理办法和具体执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实验基地的实际情况、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相关技术要求及管理要求统筹考虑某实验基地未来30年建设规划。重点围绕实验室平面布局、设备配置、配套试验设施及条件、信息化建设等几方面对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规划提出合理建议,使建设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能更好地为生产、科研、工程项目服务。  相似文献   

16.
科研管理对科研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有着较大影响,其中实验室试剂耗材的管理在科研管理方面也越来越重要。为强化实验室试剂耗材采购、使用、存储、结算等环节管理,预防和控制试剂耗材在管理中出现不规范行为,提高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的效率,针对国内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南方医科大学在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和应用等方面不断创新,重点在制度建设、管理流程设计、信息系统建设、危化品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并提出思考与建议,旨在为其他高校的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辽宁高校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辽宁高校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为辽宁高校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出了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建议,如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在科研立项上予以倾斜,加强跨学校跨学科的科研合作,建立公共信息网,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化学品管理是我国高等院校安全管理的重点,科研实验中危化品及易制毒化学品又是重中之重,研究并探讨了新形势下笔者学校科研实验中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主要问题,对我国高校规范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是农业部组织行业科技创新、凝聚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集中学科优势资源,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规范、科研平台建设及开放课题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重点实验室采取开放式管理,为学生进行论文研究、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和其它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研究场所和技术指导,为高校重点实验室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根据网络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设计网络实验室建设的总方案,规划各实验小组的网络拓扑图和整个实验室的拓扑图,实现网络实验室方便、快捷的管理和维护,满足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科研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