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高等教育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作用将更加突显。京津冀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存在区域合作整体规划不到位、区域发展基础不平衡、资金共享渠道不畅、合作共赢局面尚未形成等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为此,应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优化整合京津冀区域优质高教资源,实现京津冀高教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结合三地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已形成的图书馆行业集群化发展合作机制,同时吸纳各方专家意见,对建立适合京津冀三地图书馆协同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京津冀图书馆联盟为机制的协同发展模式、组织架构、运行平台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承担着推动经济加速发展的第三增长极的任务。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创新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促进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实现区域科技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京津冀三地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现状的分析显示,北京和天津相对河北而言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净流入地区,并且近年来的科技创新人才迁移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由此可知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以及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了京津两地科技创新人才的迁入,相对于周边的河北,京津两地对科技创新人才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在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京津冀互联互通、优化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对京津冀区域产业进行差异化定位和合理分工,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平台等促进京津冀科技创新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三地功能定位明确,北方经济中心概念消失近日,京津冀三地陆续分别审议通过本地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实施方案,三地新的功能定位随之明确。这意味着京津冀三地将加速协调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7月11日,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此次全会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京津冀协同发  相似文献   

5.
<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目前,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京津冀三地间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仍较大。河北省自身的经济赶超和跃升需要构建一种选择广泛、载体众多、成本低廉、效益彰显、资源配置灵活的人才柔性引进、共享和使用机制,使得多方充分共享人才价值,且能够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互利共赢,即人才柔性共享。关于人才柔性共享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新命题,陈亮、石晓飞合著的《京津冀人才柔性共享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蔡韵 《科技智囊》2020,(2):37-42
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但是近些年来,一体化发展缓慢,缺乏切实可行的合作思路和机制,进而导致了三地之间产业同质化严重,竞争恶性循环,地区发展悬殊等问题。此次,党和国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的高度,主要目的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弥合三地社会经济发展鸿沟,打造北方发展新引擎。但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发布以来,京津冀一体化进入实施阶段,区域资源配置问题成为重要议题,而养老资源由于历史欠账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矛盾尤为突出.京津冀养老资源数量和结构问题并存,文章从数量、质量、结构和模式上梳理了京津冀主要养老资源的基本情况,以期在供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制度、人才、技术、金融和载体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京津冀养老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河北省体育外语人才发展带来重要机遇,河北高校在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做出创造性的改变,才能适应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需求,以综合教育水平提升我省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是国家亟待推进的战略任务.京津冀三地从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协同和协同创新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互补、互利、互惠发展的机遇和条件,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的方向是根据三方各地自身的禀赋条件,调整优化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空间布局,构建跨区域创新创业系统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要在产业分工、对接衔接、共建区域创新链、资源共建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和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文章建议开展产业链项目联合攻关和重点企业联合培育,推进产业、金融、科技、人才、公共服务等领域政策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资源共享越来越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各高校图书馆需要与时俱进,拓展服务领域,促使人才共享战略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更好的融合发展。该文以人才共享的内涵为理论基础,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于京津冀人才共享的可行性,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人才共享的现状,探究了高校图书馆助推京津冀人才共享的服务路径。人才信息在京津冀区域内的有效共享是人才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重中之重。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数据监管中心,更容易接触到优秀教师的个人信息和各个学科的科研数据,有着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和先进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搭建开放、互通的数据平台来实现高校科研数据和技术人才的有效管理和共享,更好地为各类人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信息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冀地区在发展大数据产业方面各自都具备独特的优势,但也都存在着一些局限因素。因此,在三地协同创新发展的大框架下,依托北京的研发优势、天津的产业化集群优势以及河北省的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有效实现京津冀三地在发展大数据产业方面的优势互补,各自取长补短,实现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是加快三地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文化协同的脚步,近年来在明显加快。2011年9月,一场名为"让文化引领未来"的京津冀区域协作主题论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协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战略中的重要性。2014年8月,《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签署,强调三地共同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演艺、非遗保护、文化金融等领域加强沟通与对接。2015年3月,《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签署,政府采购项目相互开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保护是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战略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京津冀的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和升级,淘汰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不能采取破坏性淘汰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与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整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该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整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实现京津冀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等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必然伴随着中国智库的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6年来,在生态、产业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开放程度不够、三地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将自贸区作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平台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比分析京津冀自贸区的发展现状可知,三地自贸区协同发展还面临着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协同保障制度不完善、发展阶段不一致等问题,同时北京自贸区拥有的特...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创新资源密集、产业基础雄厚的重要区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支撑的重大国家战略。基于协同学和知识管理理论,从区域协同创新系统要素出发,构建包含协同创新环境、协同创新资源、协同知识创造、协同知识配置、协同知识应用5个能力子系统的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年为基期,采集2010—2016年京津冀三地数据,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测算模型进行测算,旨在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进程,总结协同创新发展成效,挖掘未来发展潜力,发现存在不足或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政策的基础上,从发布时间、发布部门、政策类别等角度探讨了政策的总体情况,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政策文本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词云、网络图绘制以及网络特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发现,中央各部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政策的发布上合作较为密切,京津冀三地各部门之间在相关政策发布上合作较少.这些政策发布主题明确,能够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主题,而且政策涉及类别较多.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前到提出后,政策涉及词数明显增加,协同产业、协同领域、协同机构、协同保障措施得到明显的扩展,政策更为全面,但并未形成完善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8月1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正式签署《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加快建立和完善战略对话、信息交流、工作对接、科技资源和成果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和长效机制,并在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层面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京津冀三地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层面加强联动和合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  相似文献   

18.
建立概念共识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次区域合作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和发展既遵循机制成长的一般规律,又有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中央政府的认可、支持和授权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京津冀三地的获益或失益预期是其产生和发展的直接行为动力;京津冀共享地缘历史文化传统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深层心理动力;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的有效运作需要京津冀各级公共权力部门的积极、正向、有效介入。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京津冀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首先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确定代表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然后利用协调度模型计算出1994—2017年北京、天津与河北3个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结果表明,近年来三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不断上升,其中北京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领先于河北及天津。建议京津冀地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干预,进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优化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结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逐步深化,京津冀三地在整体规划中战略地位愈发突出,服务职能愈发清晰。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新兴的服务内容,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区域智能服务内容中,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数据,建立动态神经网络,生成行业动态和发展预测数据,从而形成协调京津冀三省市的整体服务匹配系统。随着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成熟,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京津冀区域智能服务匹配系统框架设计逐步实现,为京津冀区域政府和企业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