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旅游发展牵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战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从中央到地方也都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说,应该如何发展旅游?”、“旅游发展真正的动力源泉在哪里?”等这些带有本源性的问题至今学术界尚未做出很好的回答。本文试图遵照最基本的逻辑思路,探究旅游发展的真正动力源泉, 并建立了一个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
旅游纪念品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纪念品是特色旅游商品,它是旅游景区独特文化的载体.我国旅游纪念品的发展一直是旅游业发展的“弱项”,如何才能使弱项变强?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在分析我国旅游纪念品发展现状基础上,揭示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旅游纪念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榆林"地接秦封"位处"天之高、套之南、陕之北焉",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一直以来为历朝历代的"名郡重镇",其气候独特、物产独具、风景独异。今天榆林既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和陕甘宁蒙晋5省接壤区最具影响力城市,更是陕西乃至中国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和一块未开发的旅游宝地。适逢国家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和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发展榆林旅游业,已成为市委、市  相似文献   

4.
<正>市委、市政府已将榆林卫城旅游做为榆林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进行打造。目前已开始对卫城城墙两侧和卫城内梅花楼——普惠泉重要景点不合时宜的建筑利用棚改政策进行拆迁,有力的推动了榆林卫城旅游的保护、建设和发展,为下一步榆林卫城旅游的大发展夯实了基础。旅游要成气侯、上规模、上档次、高质量的发展,旅游(游客)集散服务中心的建立应是必备的基础条件,也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最基本、最基础性的工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旅游是国家的宏观战略,也是我市经济转型的重要之路。榆林"地接秦封"是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位处"天之高、套之南、陕之北焉",这里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一直以来为历朝历代的"名郡重镇"。榆林气侯独特、物产独具、风景独异,但旅游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6.
试论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是我国“入世”后旅游业应对国外旅游集团“入侵”、增强我国旅游竞争力的必然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旅游企业集团的几种类型,阐述了旅游企业集团化的积极意义,对集团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若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旅游及旅游业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体育健身游”作为2001年我国旅游业的宣传主题,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我国拥有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和市场条件,有望使这一新兴旅游项目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又一拳头产品,不过,前提条件是各有关部门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浦东必将成为国际大都市为前提,分析了对浦东新区发展旅游业的两个认识误区:“旅游资源缺乏论”与“顺其自然论”;促请管理经营者尽快达成三点共识:一、旅游是国际大都市的必然职能。二、树立“大旅游”观念。三、强化支柱产业意识。  相似文献   

9.
论合肥市的大旅游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旅游发展模式强调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旅游与城市旅游。合肥市旅游业以建设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为目标,应该在构建城市现代服务体系中发挥先导作用与核心作用,首先满足全市400多万市民的旅游需求,努力成为合肥市的“名片”;应该打造合肥市的“主打”景区,打造合肥市的会展旅游,打造合肥旅游业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0.
对以榆林文化为主题的温泉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温泉开发现状及横沟温泉既有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提出以榆林文化为主题的横沟温泉文化旅游开发目标,结合横沟客观环境及榆林文化特点,拟将以闯王温泉区为景区中心,分设窑洞展览区、情景再现区、游客参与体验区、实景微缩区和榆林特产商品区等5个项目区,对榆林文化进行全面开发,使游客同时实现温泉沐浴和文化沐浴的目的,以此将横沟温泉打造成陕北地区独一无二的温泉山庄,更好地促进横沟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冰雪旅游已发展成为集运动、旅游、商贸为一体的经济盛会,被称为“白金产业”。黑龙江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极其重视发展冰雪旅游,而吉林省虽拥有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但起步晚,基础差,水平较低,竞争力弱。因此,认清吉林省冰雪旅游的优势,对未来吉林省冰雪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内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霞 《枣庄师专学报》2003,20(3):98-101
改革开放20余年来,中国国内旅游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本文回顾了我国国内旅游的发展历程、现状,论述了当前国内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快国内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林 《科技资讯》2009,(6):239-240
文化资本理论如今正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在我国,文化产业也在迅速发展,作为其中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作用,才能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旅游文化”、“文化资本”、“资本运作”等一系列概念来理解“旅游文化资本运作”的内涵,对旅游文化资本在运作过程中采用怎样的可行性策略进行分析,进而对旅游文化资本运作提出展望与构想,以期对今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1999年法定节假日增加后,“五一”和“十一”成为假日旅游的黄金周.据统计,自1999年“十一”黄金周至2003年春节黄金周,11个黄金周国内累计出游人数达6.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72.8亿元.从新疆旅游市场假日旅游、假日经济与旅游环境三者交汇的视点来浅析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以拓宽关注旅游与人类生存环境协调发展的视野,唤起社会潜藏久远、亟待开发的环保觉悟与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国乡村游”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话题。本文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走向一个新的台阶,提供更好的经济平台和资源优势;同时乡村旅游也将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而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旅游镇发展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状况、市场条件和旅游地形象等角度对旅游地发展定位进行研究,并以黄山市汤口镇为例进行旅游城镇发展定位分析,提出汤口镇应成为黄山风景区和徽文化旅游带的主要生活服务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同时大打“亲水牌”,加强本地水景资源的深度开发,成为黄山风景区景点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乌江画廊”旅游资源禀赋优异,但至今旅游发展不温不火,旅游市场处于疲软状态;要实现“乌江画廊”旅游发展的突破,只有把握旅游资源特色,准确地定位旅游功能市场,进行“可逆式”的旅游深度开发,重点打造“乌江画廊”峡谷观光、水上娱乐世界和“乌江画廊”旅游小环线等旅游项目,才能让“乌江画廊”变成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并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8.
谈体验旅游背景下导游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爱文 《科技信息》2008,(6):321-321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态的日益成熟,我国旅游业已经出现了由较低层次的“观光旅游”向更为高级的消费模式“体验旅游”逐步过渡的趋势。本文通过对体验旅游和我国导游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应体验旅游发展的导游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发展国际旅游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是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早的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旅游区建设比较成熟,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以及宋城、未来世界、各种专业博物馆等,国内是享有盛名,在国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年来又连续获得“中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国际旅游城市”、“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旅游业是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企业,2003年旅游收入达294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6.5%。但是从来杭旅游的游客种类来看国内的游客占到了绝大多数,入境游客仅占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总数的比重不足4%。这也是目前杭州旅游也发展的最大问题。据国家旅游…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发展的人才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形态,近几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日益凸显的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的人才现状如何?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哪些? 是本文剖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