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瓦氏黄颡鱼脑垂体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不同季节瓦氏黄颡鱼成鱼脑垂体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脑垂体为背腹型腺体.神经垂体居中,前腺垂体位于垂体背面前部和后缘,由PRL细胞和ACTH细胞组成;中腺垂体位于垂体中部及背面后部,包括GH细胞、GTH细胞和TSH细胞,后腺垂体位于垂体腹面后方,组织学研究仅见一种分泌细胞.前腺垂体ACTH细胞形态、中腺垂体GTH细胞形态和数量在繁殖前后有明显变化,与生殖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三角鲂( Megalobrama terminalis) 脑垂体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脑垂体的超微结构,脑垂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构成,神经垂体组织中存在A1、A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和一种脑垂体细胞,腺垂体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细胞(ACTH)、催乳激素分泌细胞(PRL)、生长激素分泌细胞(GH)、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细胞(TSH)、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GTH)、促黑色素分泌细胞(MSH)、PAS-反应细胞和一种非分泌类型的星状细胞(SC)构成,并讨论三角鲂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3.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不同时期的性成熟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脑垂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性成熟赤点石斑鱼脑垂体近椭圆形,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主要由神经纤维、脑垂体细胞和微血管组成。其中神经分泌纤维存在A(A1、A2)和B型神经分泌纤维。腺垂体中外侧部(PPD)腺细胞由嗜酸性的GH细胞和嗜碱性的TSH细胞及GTH细胞3类细胞构成。在不同的时期,GTH细胞内的分泌颗粒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鲇脑垂体发生形态学的光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光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时鲇脑垂体发生形态学进行观察:鲇脑垂体由两个不同部位的胚胎细胞形成,原始口腔背壁外呸层分离出来的细胞构成腺垂体的前外侧部(RPD)和中外侧部(PPD),从间脑腹面漏斗体分离出来的细胞卡构成腺垂体中间部(PI)及神经垂体.3d龄仔鱼脑垂体的形态业已建成,属前后型.5d龄仔鱼脑垂体可区分出神经垂体及腺垂体,腺垂体可区分出RPD、PPD、和PI3个区域,并开始出现毛细血管.此时,PPD内的生长激素(GH)细胞已经分化.11d龄稚鱼脑垂体中除PPD内GH细胞已分化外,未见其它促激素分泌细胞分化.15d龄稚鱼脑垂体PPD内的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细胞及催乳激素(PRL)细胞已分化.20d龄稚鱼脑垂体内各种激素分泌细胞完全分化.11d龄以前仔鱼脑垂体属前后型,15d龄和20d龄的稚鱼脑垂体内RPD、PPD和P13部分呈直状排列.性成熟鲇脑垂体结构旱背腹型.  相似文献   

5.
采用测定胡鲶科非洲鲶(Clariasgariepinus)GTH的放射免疫测定法,用标记鲤(Cyprinuscarpio)GTH的方法进行标记,测定了鲶科南方鲶(SilurusmeridionalisChen)生殖周期中的血清GTH水平和脑垂体GTH含量变化,以揭示其性腺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内分泌调节机理.南方鲶血清中GTH水平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与成熟系数相一致的变化趋势,周年中雌鱼血清GTH水平都高于雄鱼,雌雄鱼血清GTH水平在繁殖期间差异尤为显著.脑垂体中GTH含量也在生殖周期中具明显周期变化.在性腺发育晚期和成熟期雌鱼脑垂体的GTH含量明显高于雄鱼,而在其它性腺期雌鱼脑垂体的GTH含量仅略高于雄鱼,但雌雄鱼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生殖期间鳜脑垂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脑垂体由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两部分组成.神经垂体组织中存在2种类型的脑垂体细胞,并可以区分A1、A2和B 3种类型的神经分泌纤维,其终端轴突中具有不同直径和形态的分泌颗粒;B型纤维轴突中含有许多透明小囊泡.腺垂体由前外侧部、中外侧部和中间部构成,分布催乳激素分泌细胞、促肾上腺激素分泌细胞、生长激素分泌细胞、促甲状腺素分泌细胞、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促黑色素激素分泌细胞、PAS-高碘酸-雪夫反应细胞和一种非分泌细胞(星状细胞)类型.本文并讨论了繁殖季节排卵前后期鳜脑垂体的超微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组织学切片和光镜观察的方法,对南方鲇口外味觉系统的外周神经分支和初级中枢结构的组织构筑进行研究,绘制出南方鲇口外味觉系统图谱,表明南方鲇的外周神经分支与初级中枢之间存在相互对应关系.作为鱼类味觉初级中枢的面叶,其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可能与食性及其对食物的好恶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P物质在初孵扬子鳄脑垂体的分布特点.P物质阳性细胞分布于初孵扬子鳄脑垂体内侧腺垂体部,阳性纤维分布于初孵扬子鳄脑垂体外侧的神经部.结果表明P物质可能对垂体内分泌细胞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南方鲇皮肤,唇瓣和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应用扫描电镜和组织学方法研究南方鲇皮肤、唇瓣和须的结构.结果表明,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的厚薄不一,但基本结构相似.唇瓣的前、后口腔面在覆盖物、表面凹陷、味蕾分布、腺细胞组成上有差异.须侧扁,由表皮、真皮、软骨、血管和神经组成.皮肤、唇瓣和须的分泌细胞主要有杯状细胞、棒状细胞、颗粒细胞和浆液细胞,以棒状细胞尤为丰富.味蕾和分泌细胞的大小、形态、分布频率、存在部位不同.皮肤上还具丰富的侧线孔、小窝器官、Merkels感觉器官等.探讨了皮肤、唇瓣和须的结构与功能关系  相似文献   

10.
鲤鱼神经垂体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电子显微镜观察,提出鲤鱼神经垂体由有髓神经分泌纤维和三种无髓神经分泌纤维以及垂体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神经分泌纤维与垂体细胞之间存在着突触联系,神经分泌纤维之间只有细胞间连接。在神经垂体组织中还存在Ⅰ型和Ⅱ型两种结构与功能不同的垂体细胞,另外在血管间道内观察到了很少见的特殊空泡结构。  相似文献   

11.
尼罗罗非鱼腺垂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的腺垂体进行显微和超微结构研究.通过Heidenhain-Azen和PFA-AB-PAS-OG染色,比较腺垂体的腺细胞类型及在腺垂体前叶、间叶和过渡叶的分布.在电镜水平上对腺垂体七类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对前叶存在的一种非分泌细胞(星状细胞)作描述和讨论.结果表明,同属罗非鱼内分泌腺细胞在腺垂体的分布和染色特征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南方鲶血液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测定了南方鲶血液生理指标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 南方鲶血液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高于鳙鱼、鲫鱼、团头鲂和日本白鲫等鲤科鱼类, 表现出与它凶猛的肉食性生活习性及生长快、 病害少等特点的一致. 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上,南方鲶属于以淋巴细胞为主, 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均低,血栓细胞偏高的新类型. 红细胞数量、小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百分比以及各种血细胞大小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3.
11种鲇形目鱼的血液检测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大口鲇、鲇、杂交鲇、革胡子鲇、黄颡鱼、长吻鱼危、条纹拟鱼尝、青石爬鱼兆、斑点叉尾鱼回、白缘鱼央、黑尾鱼央、拟缘鱼央等11种鲇形目鱼12个样品的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清铁浓度,比较了它们的血清转铁蛋白分区和带谱以及红细胞形态差异,初步确定了鱼类的血液可作为渔业生产上鱼类疾病或生产性状的检测指标,并对鲇形目鱼类耐低氧和底栖的生活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应用循环灌注和血管铸型技术对南方鲶循环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南方鲶鳃部动脉中入鳃动脉由鳃弓腹侧中部距前端约 1 / 3处入鳃 ,出鳃动脉在鳃弓的前 1 / 2到 2 / 3处分别由两条合并为一条 ;躯干部至尾部具特有的背上动脉和背上静脉 ;静脉系统中有两条肝门静脉 ,尾静脉分为 3支 ,左右两支形成肾门静脉 ,中间一分支形成左肝门静脉 .  相似文献   

15.
南方鲇幼鱼胃和肝脏的组织结构及其在饥饿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描述了南方鲇(Silurusmeridionalis)幼鱼的胃和肝脏的基本形态和组织结构及其在饥饿过程中的变化.发现随饥饿时间延长,胃粘膜皱褶高度、粘膜下层厚度、上皮细胞高度及胃腺厚度均有明显减少趋势.肌肉层厚度呈先降后升再下降的趋势.饥饿过程中还发现各层组织,特别是肌肉层有结缔组织增生和崩溃疏松的现象.饥饿鱼肝脏的肝细胞体积明显减小,细胞索紊乱,细胞间隙增大.胃的上皮细胞高度和胃腺厚度可作为南方鲇幼鱼营养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间间隔重复力竭运动对南方鲇幼鱼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考察我国特有暖水性伏击取食鱼类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的重复运动能力,检验力竭运动后的恢复状态是否对下一次力竭运动代谢恢复过程产生影响.实验仪器采用自制流水式呼吸仪(专利号ZL 200520010481.0);南方鲇幼鱼选用体重为17.64~48.21 g,n=40;在(25.0±1.0)℃条件下,测定了不同时间间隔即10 min重复3次、30 min重复2次和24 h重复2次条件下,重复力竭性运动(驱赶至力竭)后南方鲇幼鱼的耗氧率(Vo2)恢复过程.研究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南方鲇幼鱼静止耗氧率(Vo2rest)为(2.39±0.13)~(2.83±0.31)mg·min-1·kg-1,耗氧率峰值(Vo2peak)为(8.36±0.26)~(10.39±0.44)mg·min-1 ·kg-1,运动后过量耗氧(EPOC)总量为(66.31±6.37)~(88.89±4.61)mg·kg-1.力竭运动后20~30 min耗氧率可达一稳定状态,经24 h恢复回落到运动前水平.无论间隔时间长短,各处理组第二次力竭运动均导致恢复速率的显著增加(p<0.05),但耗氧峰值和恢复过程的过量耗氧没有显著变化.研究提示力竭性运动能诱导出南方鲇幼鱼的最大耗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