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与花间词的内容相比,敦煌词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与花间词相似的描写女性题材的词,这类词主要有闺怨词、情词、美人词和官词;另一类则是花间词中少有的,这类词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祝贺祷颂之词、离别思乡之词、战争徭役之词、感慨言志之词、隐逸词、咏物词、礼佛词以及其他词.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廷式词存世数量的研究,历来治清词者多不措意。赵伯陶、陈邦炎、林枚仪诸学者对此点虽颇多阐发,然仍有不少可商榷之处。赵氏认为廷式传世之作共有162首,陈氏则得出“文廷式词现存者实应为一六七首”的结论,林枚仪则认为文氏词共有171首。其实文氏尚有几首词作历来淡出研究者的视野,又有两首为传世词集收录的词作难以断定真伪,如果将此二首计算在内,其存世之作应起码有173首。  相似文献   

3.
“为了”作为介连兼类词,在词性的划分上,可以根据句法结构,并结合语义、语用功能来明确它的词性。“为了”引导体词性词语,则为介词;“为了”连接分句,则为连词;“为了”引导小句、主谓短语、谓词性短语,则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划分。  相似文献   

4.
谈同素反序词的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素反序词是词素相同或相近而词素的排列次序相反的一对词 ,它是一种词汇现象。词汇规范的必要性、普遍性和明确性三原则同样适用于它。在运用三原则时应该注意两点 :一是要综合运用之 ,不可孤立地用某一个原则去判定哪些词应该淘汰 ;二是各个词在每个原则上的反映有强弱之分 ,我们很难用“是与非”“有与无”的简单模式去认定某些词是否规范  相似文献   

5.
考察汪元量词的内容题材,大致可分为祝寿词、闲适词、咏物词、友情词、别情词、乡情词、咏史词、感慨词、恋情词九类。从人、境、情三个审美层次看,汪词里的抒情主人公与作者在相当程度上是重叠关系;境呈现个体生活场景与历史空间的二元组合的面貌;情则是民族悲愤与个体生存苦闷的双重变奏曲。汪词的主体风格是沉郁衰飒、坦直真率、清丽淡雅、晓畅明白。  相似文献   

6.
王晓倩 《科技信息》2009,(24):I0121-I0121
本文从词汇构成及发展变化的角度对比分析了现代英汉词汇的不同特点:汉语主要以单音节语素构词,英语语素则与音节、词义不对应;双音复合词为现代汉语词汇单位的主体,英语则以多音节词为主;汉语存在大量同素词,英语没有这种词族;汉语吸收外来词语特别注重汉化,英语直接借用。  相似文献   

7.
《乐府指迷》是南宋末季沈义父撰写的一本词学理论著作,其内容主要是针对雅词创作而言,其主旨是为雅词创作制作艺术规范。而何谓雅词,在沈义父看来则不仅是词的旨意之雅,还包括下字用语的文雅。在其理论来源方面,则主要来自于吴文英的梦窗词和周邦彦的清真词,两者之间又以清真词为主。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就业是城市重要就业领域和再就业主渠道1、对城市社区就业基本内涵的理解在给城市社区就业下定义之前,首先应对城市社区这一概念有所了解。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最早将社区一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提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社区”概念自滕尼斯提出以来,人们赋予它的含义不断变化。城市社区就是由社会学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金初词坛上的“吴蔡体”以吴激和蔡松年为代表,吴蔡二词皆清健骨力,属于豪放一脉。吴词“运化前人诗句”,以“哀惋清朗”的词风抒发“故国之慨”;蔡词则追和东坡,以“俊逸清旷”的词风表现身宠神辱而欲超尘脱俗的情思。吴蔡体分别以吴、蔡为核心,先后存在两个次群体;追源溯流则可将吴蔡体与苏轼、元好问视为一个泛词派,与苏辛词派一枝而二朵。吴蔡体不仅对金代词史的发展,甚至在中国词史的演变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对孙词的评价问题谈到唐五代的词,有的人往往举温(庭筠)、韦(庄)两大家为代表;有的人则以温、李(煜)为其杰出代表。如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唐五代词”这一章中说:“在唐五代词人中,无论从作品来看,或从词的发展意义上看,最有成就的当推李煜。”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七章“唐五代的文化概况”中说:“温庭筠是词的创始者,李煜则是词的扩大者。”其实,孙光宪的词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家,他的词无论在数量上和  相似文献   

11.
朱熹于苏轼词学的接受,已超越词体的学习模仿,攀升至人生态度的欣赏接受,从而在《晦庵词》中体现出“浩然自得”的清旷词风,形成与南宋理学词家迥异的风格,既是对当时南宋词风的接受与反映,也是对理学与词学之间关系的开拓。  相似文献   

12.
周济首先提出“尊体”一词,并且依此阐发其词学主张,着重于“论词莫先于品”、“意能尊体”和“以词存史”三个角度予以展开,开辟词学研究的新境界。同时也使得词学尊体研究渐入人心,对词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以诗为词”构成了苏词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真正成熟是其密州词。密州词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一、名篇佳作迭出;二、基于密州词作,他提出了词“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密州时期其“以诗为词”的创作已经非常自觉、成熟,成为黄州词论的先期实践,为此后苏轼词呈现出“自是一家”的面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密州词是他改革词体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学具有承接性,在明清易代之际,沈谦在吸收明代词论的基础上对明代词论进行重构,有对明词的肯定与接受,亦对清初的词风沾溉颇多。特别是他推重词体的词论,对词文体的自觉与合理的定位,为清代词人推尊词体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沈谦的词学思想中,又有杂糅的成分,譬如他有时阐发词的正变观,但又可看到他对词之正变观的消解。  相似文献   

15.
敦煌曲子词以其质朴刚健的审美风格,鲜明地体现了民间词的艺术特色,并且,敦煌曲子词自然、真淳的词风,爽朗、直率的情感抒发方式等艺术特点,对唐五代文人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唐五代文人对民间词艺术特征继承和革新的过程中,词这种抒情文学体式的审美风格逐渐典雅化,到晚唐五代词体风格已经定型,形成了婉约性的艺术特点。对敦煌曲子词与唐五代文人词审美风格比较研究,可以洞察词体从民间词到文人词演进过程中,作者审美理念的发展变化,从而分析不同时期词作风格的成因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康熙十年前后京师词坛异常活跃,词学中心出现了由南向北转移的趋势.以“秋水轩唱和“为代表的词学唱和活动乃是“稼轩风从京师推向南北词坛的一次大波澜“.本文从特殊背景下词人的群体聚合、京师词坛的唱和活动、词风的转变等方面对这一时期的词坛做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17.
陈廷焯的《向雨斋词话》频频以“味”论词,“味”是其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陈廷焯将传统的“涛味”论移植到词论中,强调作词必须“含蓄蕴藉”,同时进一步提出“厚味”的美学主张,对词体的美学品格作了更深层次的审美规定:深入考察陈廷焯的“词味”论,对准确把握其词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诗词生成方法忽略了风格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宋词大部分词牌词句较多,逐句生成宋词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上下文缺乏连贯性的现象,在上下文连贯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针对这两个问题,在编码解码的文本生成框架基础上,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句子表示算法计算多注意力权重矩阵,用于提取词句的多种重要语义特征,让模型更多地关注上文的显著信息来提高上下文连贯性。引入条件变分自编码器(CVAE)将每条宋词数据转化为隐空间中不同风格特征的高维高斯分布,从各自的分布中采样隐变量来控制宋词的风格。由于自构建的宋词语料库缺少完整风格分类标签,使用具有风格标签的宋词微调BERT模型,将其作为风格分类器标注全部的宋词数据。在上述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宋词生成模型,生成上下文连贯的婉约词以及豪放词。通过与其他4种基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的句子表示算法和条件变分自编码器,在上下文连贯性和风格控制方面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词发展到明代,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一方面大量的女性参与到词的创作中来,一方面女性词人大力开拓词体情感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怀念亲人的词作。本文揭橥于此,初步探讨了明代女性怀亲词的形成原因与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20.
作为婉约词史的代表词人,晏几道和秦观的词作风格在具有相似性的同时,又具有各自时代影响下的不同特色。因此通过将两人放在由“花间词风“向“以诗为词“转变的词史转折中来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出受此影响的婉约词创作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