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形成了畸形的产业结构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地方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构建1996—2018年中国11个沿海省份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GMM有效矩估计法,分析财政分权背景下环境规制对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够正向促进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但存在"钝性"的影响效应;财政分权政策会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导致地方政府财力与财政支出不平衡,沿海地区地方政府有动机采取"短视性"经济发展政策而降低环境规制力度,进而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在政绩考核体系中引入环保等多元化指标可有效缓解沿海地区地方政府的"短视性".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区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运用"源-路径-受体-影响"(SPRC)模型分析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发展脆弱性影响机理,从资源、环境、经济以及社会4个方面综合构建了沿海地区发展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评价指标间冗余信息,结合RBF神经网络方法,对沿海各个地区在海平面上升情景下发展脆弱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华东、华南沿海地区脆弱性等级较高于华北、东北沿海地区,而各区域内部脆弱性等级差异较小;从时间演变分析,2006-2016年,中国沿海地区整体脆弱性等级呈上升趋势,局部地区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对环渤海地区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这一问题,以加快环渤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环渤海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分析了优化环渤海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意义,进而结合现今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相应的四大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广西沿海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行政区划的合理与否是以能否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为衡量标准,目前广西沿海地区两万多平方千米的窄小范围内拥有钦州、北海、防城港3个地级市,1 595km的大陆海岸线分成3段,分属3个地级市开发管理,3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明显.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广西沿海地区的综合实力,对广西沿海地区现行的行政区划进行整合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立足于广西沿海地区现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分析,现行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和分析广西沿海地区行政区划的优化方案,得出现行行政区划应调整为3市合并为2市,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3市合并为1市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国务院《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设滨海开发带、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为依据,在深入相关区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北省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明确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经验,提出了清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机制、改革经营体制、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市场开发、改善发展环境等河北省沿海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海洋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部门均具有结构增长优势;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天津、辽宁的海洋产业与全国相比有竞争优势;广西、海南、河北、上海海洋产业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山东、广东属于海洋产业发展的优势地区,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属于海洋产业发展的较好地区,上海属于海洋产业发展的一般地区,河北、广西、海南属于海洋产业发展的滞后地区.海洋产业对各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选取1997年、2002年和2007年3个时期的数据,对福建省9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均值分别为48.40%、39.82%和36.88%;1997年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山区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而2002年和2007年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山区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离度;不同年份福建省各地区产业多样性均较高,各产业部门发展较均衡,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德龙岩福州南平三明漳州莆田泉州厦门的规律,总体上表现出山区地区的产业多样性指数高于沿海地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实证研究,综合分析了苏中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产业发展和布局中存在着的结构性矛盾和产业素质低下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塑地域分工形象、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扶持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9.
黄碧钗 《科技信息》2009,(32):61-62
当前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各个方面的人才都纷纷涌入沿海地区,这就给整个沿海地区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大部分人都向沿海城市的学校挤,出现了"择校热",使城市学校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有些学生无学校可上的现象,但另一方面,沿海农村学校却少人问津,甚至出现倒闭的状况。如何实现沿海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沿海地区的教育问题,对于促进沿海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促进整个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尚未开发的三角洲,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批复,亟待对黄河三角洲粗放的产业集群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重分析黄河三角洲产业集群结构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产业集群存在同质同构,产业集群集聚度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依然过低等.在具体分析、定位黄三角地区产业集群问题的基础上,以使黄三角地区能够实现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为目标,针对三次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一体化、人才科技创新、开放水平和制度建设给出具体的路径,在解决黄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现存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