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对等"是西方翻译历史中的重要概念,它推动了西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相对来看,在中国翻译历史中"对等"似乎不是一个显性的概念。从支谦到钱钟书等学者都提出过对等翻译的概念,这些概念不但清楚地表明了从古至今中国翻译实践中"对等"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中国对等翻译在实践中的流变,以及对中国译学潜移默化的构建作用。对中国对等翻译思想的追溯,不但可以揭示中国翻译的本质,还可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发展与翻译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翻译史上,翻译的定义经历了从"译"到"翻译"的变迁。中国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单字本位到双字词本位的发展。从"译"的字本位定义到"翻译"一词的出现及其理论依据来看,翻译定义的变迁过程不仅仅是定义从单个字到双字词的变化,而是体现了早期翻译实践者和理论家对翻译的探究,体现了翻译活动在中国文化中不断前进,体现了中华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内化与吸收。  相似文献   

3.
黄小军  吴楠 《科技信息》2010,(2):185-185,188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翻译家。他的文学翻译和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对翻译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精湛论述,它几乎涉及了翻译问题的各个层面,如翻译目的和宗旨、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等,见解独到而深刻。这些译论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对鲁迅的翻译思想作深入发掘研究,对新世纪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仍然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翻译尽管在理论界饱受争议,遭到研究者的批评,然而作为语法翻译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外语教学中,备受教师青睐,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区分了语法翻译法、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异同,并从二语习得理论的角度和中国的外语教学现状论证了教学翻译在中国的可行性,最后探讨了教学翻译对语言学习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本文对翻译的定义以及中国近、现代翻译界人士提出的翻译标准进行介绍,并同时就翻译标准在中国的研究及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当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加以分析,阐释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提出了加强翻译理论的讲解、明确翻译目的并突出功能性、提高学生主动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改变旧的评估标准和方法、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当前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加以分析,阐释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启示,提出了加强翻译理论的讲解、明确翻译目的并突出功能性、提高学生主动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改变旧的评估标准和方法、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材料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献翻译是人们利用文献的一种手段,对文献翻译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阐述了对文献翻译分类的认识,分别依据3种标准对中国文献翻译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9.
在简要说明西方著名文学翻译理论——操纵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诗歌翻译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了操纵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中国诗歌翻译研究活动所产生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刘咨 《科技信息》2010,(13):210-210
在中国的翻译历史上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从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第三次是高潮是出现在晚清的西学翻译。佛经翻译为中华文化的长河引来了从印度来的水,而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翻译则带来了来自西方的水,掀起了中国翻译的第二次高潮。本文通过对耶稣会士翻译思想进行总结概述,探究其在中国文化上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人们更多关注汉语成语的英译或英语成语的汉译,即汉英成语之间的互译,却很少关注汉英词语在英译汉中的所起到的作用,更忽视了其使用选择限制。在翻译过程中,适当采用汉语成语能使语言生动、简洁。但是究竟怎样才可以使译文生"花"而不是"拙"?本文拟就借用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对汉语成语在英译汉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使用选择限制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2.
仿拟是汉语广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根据汉语广告中仿拟的翻译标准,从套译法、释义法、归化法、调整法四个方面对汉语广告中的翻译模式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孟凡娜  薛少一 《科技信息》2009,(25):181-182
歇后语属于汉语习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结构和风格,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歇后语的文化意蕴在其翻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紧密结合其文化意蕴,并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例子探讨了歇后语的常用的四种翻译方法:(1)直译法;(2)套译法(或叫同/近义习语套用法);(3)意译法(4)直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人类学界的翻译态度和翻译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翻译质量普遍不高。为便于总结历史,开创未来,可称此前为中国人类学的翻译时代,称此后为中国人类学的后翻译时代。中国人类学的后翻译时代要求译者具备基本的翻译道德,要求学术界开展系统的翻译批评。如此或可从根本上解决此前出现的种种问题,提高翻译质量,生产合格译本。  相似文献   

15.
英汉、汉英口译中经常遇到数字的翻译。对于一个口译员来说.快速进行数字的英汉互译是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准确无误的数字翻译是保证翻译质量的基本条件。英汉的思维方式各有特点,因此数字的表达就有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是造成在翻译中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通过分析口译中英汉数字翻译出现差错的原因,比较英汉数字的差异,探讨其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典籍英译中存在着官职翻译错位的现象,文化的差异和译者的轻视是导致翻译错位的重要原因。我国古代官职名称的翻译可以采用对应法和解释法。对应法能让目的语读者轻松地了解原文意义,还能传递我国的文化因素,但其使用局限性大。解释法可以运用于多种情况,但在文化传递方面要弱于前者。  相似文献   

17.
张志祥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6):59-60,81
本文在阐述语用学、翻译学、语用和翻译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传统译论的特点,论述了语用等值理论对我国译学的影响,肯定了其对我国译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鼓浪屿景区旅游文本的基础上,参照汉英译文,研究旅游文本的汉日翻译。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与语言上的历史渊源,译者往往在日语译文中直接沿用汉语文化词的汉字,这种翻译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分使用,也会妨碍翻译目标的实现。因此,旅游文本中文化词的汉日翻译应充分考虑中日两国的文化异同与日本人的异文化接受能力,并参考汉英翻译策略,除直接使用对应的日语汉字外,还应综合运用增添解释性文字、适当删减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基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翻译所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从译者的译材选取和具体翻译策略的采取,以及翻译理论研究建设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要坚持以民族性特征为指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建立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翻译理论。从本国语言文化特征出发并不意味着拒绝外来翻译策略和理论,而意味着将我国及外来优秀成果结合,使之成为中国翻译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