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努力探求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悲剧性.一是强调孙悟空是个悲剧形象并非否定他.二是指明吴承恩世界观和创作观的局限,又绝不能苛求他. 相似文献
3.
本文努力探求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悲剧性。一是强调孙悟空是个悲剧形象并非否定他。二是指明吴承恩世界观和创作观的局限,又绝不能苛求他。 相似文献
4.
《平凡英雄》新颖的叙事方式突破了英雄范畴的定型观念,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文章借助非范畴化理论,对电影的英雄叙事进行解读,研究发现,《平凡英雄》打破了英雄范畴的固有边界,通过刻画普通民众面对救治断臂小男孩时的人间大爱,将观众的注意力导向英雄行为的认知辖域,进而激发观众对新时代英雄群像的再范畴化。本研究为解读新时代影视文学的英雄主题提供了新视角,对借助影视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亦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
6.
在这个缺少诗歌英雄的年代,在这个诗歌荒芜的年代,王家新却以一代先锋诗人的姿态把随笔集《没有英雄的诗》呈现给我们,展现了他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创作情感中的独特视野,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分子写作的一种典型状态。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缺少诗歌英雄的年代,在这个诗歌荒芜的年代,王家新却以一代先锋诗人的姿态把随笔集<没有英雄的诗>呈现给我们,展现了他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创作情感中的独特视野,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分子写作的一种典型状态. 相似文献
8.
9.
沈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Z1)
从存在主义的几个基本概念入手,通过解读海明威的作品中的“准则英雄”来分析存在主义对海明威的影响以及海明威作品中“准则英雄”与“存在主义英雄”之间的异同,以期加深对海明威作品人物的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0.
吴李媛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6,(4):20-22
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英雄形象往往与一个国家和民族意识形态密不可分,透过战争片的影像,我们可以透视美国人对于英雄文化的构想:个人主义和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1.
12.
罗兴萍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4):89-93
英雄概念滥觞于汉代,生成于汉末三国时期,在经历了近代和当代的变化之后,其内涵在不断地扩大,由创业帝王逐渐走向普通大众,其定义的核心也由英雄个体的智慧才能,逐渐转移到英雄与群体的关系,对群体的贡献等方面,体现了英雄平民化和群体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英国浪漫诗人拜伦创作出了一批具有相同特质的"拜伦式英雄",他们都是出身高贵的反叛者,这些反叛者才能出众,出于个人原因,起来反抗国家的强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但没有明确的斗争目的;他们追求个人自由,却又常常把自己关闭在孤独和高傲中,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他们的精神面貌是反抗、孤傲、浪漫。这些特质都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浪漫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郭松龄是1925年倒戈反奉的一位将军,也是张学良先生终生缅怀的导师之一。人们历来对郭其人其事评价不一、众说纷坛,有斥之为“叛乱”、“犯上作乱”、“郭鬼子”的,有誉之为投身“民族解放战争的”。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历史本来面目,为其正名。 相似文献
15.
16.
海明威:异化世界中英雄神话的守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现代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以其海明威式英雄的塑造,成为英雄缺席的20世纪西方文学中英雄神话的精神守望者。置身于异己世界中的海明威式英雄,以超人的勇气和顽强的生命意志,激越地抗争异化,反叛死亡,所谓“打不败的精神”乃是海明威式英雄最好的哲学注脚。海明威式英雄于重压下仍保持优雅的风度,不仅给人以力量,而且给人以美感。 相似文献
17.
何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9,(5)
闻一多歌悼孙中山先生的长诗《南海之神》 ,是一篇充满神话浪漫色彩和浓郁的英雄悲剧氛围的奇特作品。诗中的英雄崇拜体现了“五四”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层心理变化 ,这种变化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这种积淀于东方民族历史文化心理中的“东方的英雄崇拜情结” ,与西方的“英雄崇拜”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但闻一多诗中所表现的这种“东方的英雄崇拜” ,却与大革命的时代精神相悖 ,其历史局限性是明显的。这种“英雄崇拜”的延续 ,才是英雄的真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厄普代克通过其鸿篇巨帙“兔子”系列小说创造了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文学英雄形象,在学界亦引起学者褒贬不一、观点迥异的研究和评论。然而,本文试图通过论述阐明两点:(1)兔子是厄普代克对美国文学作品中传统英雄改变和突破的结果:(2)厄普代克早已确定了兔子的失败,甚至早在1960年《兔子,跑吧》出版之前就已确定,厄普代克即是按照典型的亚当式英雄创造兔子这一形象的. 相似文献
19.
交响音乐是贝多芬创作中最为重要的领域,居其首位的就是交响曲,贝多芬身上追求自由平等、团结友爱的精神,以及他那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巨人般的英雄性格就集中体现在他所创作的九大交响曲上。《第九交响曲》最后的乐章中用人声歌唱席勒的《欢乐颂》时,在歌声中乐声中号召全世界,全人类尽情的拥抱在一起,用团结友爱的乐声和胜利的欢呼声赞颂欢乐,拥抱欢乐! 相似文献
20.
王粲的<英雄记>以个人作为和时代影响力为标准,收录英雄"善"、"恶"兼蓄,并以文土为"英雄",体现了当时最宽泛的"英雄"概念.这种英雄观是汉末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体现,也代表了王粲个人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