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中国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变革。中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以超越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全新的创造性解决方案问题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主体对知识经验和思维材料高度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概括性越高,浓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创造性就越突出。  相似文献   

2.
张小坚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1):113-114,126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散发性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性品质。  相似文献   

3.
王国芳 《科技信息》2007,(4):177-177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最主要的竞争力,没有创造性思维势必会在竞争中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当代教育工作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也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历史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只有有采用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种设计的核心是“史”“思”结合,“教”“学”统一。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职业技术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从培养学生的新思维能力入手,使学生学会创新思维,善于创新思维,敢于创新思维。结合《机械制图》和教学,如何陪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略陈浅见。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土壤教与学是互为依存的一个活动的两个层面,教师的教是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的,要落实“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标,需要“学”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师生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思维既敏捷…  相似文献   

6.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极其突出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散发性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性品质。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当代教育工作的核心和最高境界 ,也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历史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其独到之处。但是 ,只有采用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设计 ,才能实现这一目标。这种设计的核心是“史”“思”结合 ,“教”“学”统一。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是指通过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方式,激发大脑中已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并非要求学生去发现世界上没有的新的事物,而是凭借体育教材,激发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0.
思维的高级状态是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发散思维。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正确地引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和大胆的创新,使学生学会在分析问题中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从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巩固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1.
知识的思维结构特性及其在创新思维培养中的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是与具体的思维过程相联系的。知识的获得本质上是思维过程的延伸和扩展。这种延伸和扩展既是思维过程的“片段”不断组接和构建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结构化和调整的过程。知识结构应区分为“组成比例结构”和“组织性结构”两种形态,创造性思维是知识的“组织性结构”活性的一种功能表现,本质上仍然是思维的延伸和扩展,但主要以横向知识的沟通为特征,横向知识之间的联系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基于此,在教学中,对知识背后的思维过程予以强调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力开始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力是指什么?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出:创造力亦称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这里的“新颖”主要是指不墨守成规、破旧立新、前所未有。这里的“独特”主要指不同凡响、别出心裁。创造力是人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云洁 《太原科技》2003,(1):60-60,62
通过对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运用迁移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的途径;重视直觉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等方面的论述,指出创新实质就是创造性。小学生的创新,就是开发自我的潜在能力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正> 人的思维分为集中式和发散式两种.所谓发散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一种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数学上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八十年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的创新和迅猛的发展,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出大批勇于进取,富于创造的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不仅要求熟练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还要引导鼓励学生具有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思辨的创新精神.所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于推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迅猛发展的新科技革命,正把人类带入以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为特征的21世纪。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对教育的要求,核心就是创造性。中师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小学师资。本文就中师历史教学如何围绕和服从这一根本任务,突出创新思维的培养谈谈粗浅看法。一、尽快走出传统历史教学的误区。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是一种被…  相似文献   

17.
进行思考。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经济时代,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时代呼唤着人格健全、个性健康、富有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以展。”(《语文课程标准》)重视以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1998年第四期《人民教育》发表论员文章《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已任》文中指出新世纪教师应培养学生装的创新素质。学校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新农科”建设为实现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农林学科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明确了新方向,也是实现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前提.“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他们是我国实现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建设的重要原动力.高校目前在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主要存在缺乏良好的通识教育、缺乏启发式教学、考核方式同质化和学生能力发挥受到限制等主要问题.鉴于此,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在培养方式上注重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强化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在管理方式上加强过程管理,在评价方式上建立公平公开公正、原创优先和灵活多元的奖励制度,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新农科”发展的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创新素质的核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具备正确、全面而深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该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入手,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培养中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