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4月,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深空天线网意外地接收到了一个异常微弱的电波信号。经查证,该信号是由一艘与控制中心失去联系近8个月的宇宙飞行器发回的。此前,科学家以为这艘名为“先锋10号”的飞行器大限已至,因此没料到还会收到它传回的信息。截至2002年,“先锋10号”已在太空中正常运行近30年时间,是宇航飞行器中超期限服务的精英之一。除“先锋10号”之外,“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IMP-8号”都是拒绝死亡的精英飞行器。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9年“旅行者”2号航天器发回海王星的最大卫星海卫一表面的图像以来,行星科学家一直为其表面奇特地形的形成机制大伤脑筋。现在地质学家对这种像哈密瓜表面那样的波纹状地形提出了一种形成机制。他们将此与地球上由盐矿床形成的构造类比,如果这种类比是正确的话,将证明海卫一有  相似文献   

3.
廖保平 《世界科学》2006,(10):46-46
瑞典仿古商船“哥德堡”号在航行9个多月后,7月18日,驶抵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广州,这是瑞典商船与广州时隔261年的重逢。这样一次重逢,让许多中国人充满了好奇、好感和憧憬。好奇是因为这是一次跨越历史时空的故地重航;好感是因为“哥德堡”号从来没有向中国贩运过鸦片;憧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行星探测器“旅行者2号”于1989年8月25日接近了太阳系最边缘的行星——海王星,向地面发来了大量的有关海王星的最新信息,其探测成果举世瞩目。不久,“旅行者2号”将远离海王星飞向太阳系之外。“旅行者2号”是于1977年与“旅行者1号”相继由地球出发的。1980年,它们共同完成了对木星、土星  相似文献   

5.
飞出太阳系     
在飞行33年后,"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目前已到达太阳系边缘一个遥远的位置,在这里太阳风不再向外运动,这意味着它即将——飞出太阳系2010年12月13日,美国宇航局宣布,该局于33年前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目前的所在位置距离太阳约178亿千米,即将离开日球层顶(见“名词解释”)。在这里,来自太阳的太阳风受到来自周围恒星的恒星风的阻挡而停止,不再向外运动。这一事件意味着,“旅行者一号”即将飞出太阳系,成为迄今飞得最远的人造物体。  相似文献   

6.
海王星奇观     
海王星,这颗有着“笔尖上的发现”之称的行星(在人们观察到海王星之前,有两位数学家发现,天王星旋转时总是偏离自已的轨道。他们根据此现象,推算出了海王星的正确位置),在太阳系的位置排行第八位。由于它远居太阳系的边缘,既没有“行星之王”木星的大红斑,也没有土星那么绚丽夺目的光环,以致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平淡无奇。然而11年前,当长途跋涉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掠海王星后,一切都改变了,海王星一跃而成太阳系中引人瞩目的行星。况且,谁能忽视一颗天空飘落“钻石雨”的星球呢?梦幻般的蓝色星球1846年9月23日…  相似文献   

7.
“孪生子佯谬”虽然看似奇怪,但它绝对是真实的,因为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以相对论速度运动的物体通过空间旅行加快(即运动物体上的尺子缩短),通过时间旅行变慢(即运动物体上的时钟变慢)。那么,这一奇特现象对太空旅行者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8.
最近,“旅行者2”号飞经海王星,达到了太阳系外层空间12年太空之旅所获发现的巅峰。这正是在布鲁斯·默里的《太空旅行》一书中,由他所极力倡导的太空探险方式的一个胜利。具有同每年消耗在航天飞机项目上的费用相比,所花的经费相对适中,而且又无生命危险之虞的旅行者号遥控探测器,不仅成功地探访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04,(5):20-20
美国政府4月7日首次给私人设计建造的一架火箭动力载人飞行器颁发了许可证,从而朝着开启私人特别是平民航天之旅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步。普通人与太空之间一向遥不可及的距离似乎因此拉近了一些。太空美国运输部下属联邦航空局(FAA)当天给加利福尼亚州“有鳞合成物公司”颁发了为期1年的许可证。有鳞合成物公司负责人伯特·鲁坦是“旅行者”号飞机的设计师。这架飞机于1986年首次完成了中途不着陆、不添加燃料的环球飞行壮举。“有鳞合成物公司”报名参加了美国“X奖金”基金会的一项竞赛。“有鳞合成物公司”在其网站上说,它参赛的…  相似文献   

10.
1977年8月和9月,美国分别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旅行者1号”太空探测器。两个“旅行者”带着详细观测木星、木星卫星、土星、土星卫星和土星环的使命已经工作了20年。目前它们已飞抵太阳系的边陲,并将飞出太阳系。然而令科学家惊奇的是,在如此遥远的深空,它们仍在不断向地面传回信息。 两个探测器的构造大致相同,其中“旅行者2号”重825千克,由6.5万个零件组成。主舱是个环状10面棱柱体,舱内贮放推进剂和各种电子设备。两侧伸出两个支架,安装电视摄像机等10多种仪器设备。主舱头部有一个直径3.65米的抛物面天线,用来和地面通信。探测器装有16个小型火箭发动机,用来调整飞行轨道和方向。“旅行者”号用3台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  相似文献   

11.
周义 《科学之友》2003,(12):23-24
众所周知,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一直是世界巡航导弹领域的“大哥大”,“战斧”也几乎成了巡航导弹的代名词。“战斧”是世界上参加实战最早,使用数量最多,且表现不俗的巡航导弹。目前,“战斧”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共有8种型号。每一种新型号的推出,都是一次技术的提升。哪路巡航导弹敢与“战斧”巡航导弹比高低呢? “风暴阴影”“风暴阴影”的出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战斧”的刺  相似文献   

12.
朱霞 《科学之友》2002,(11):10-11
2002年4月25日至5月5日,南非亿万富翁沙特尔沃思花了2000万美元,搭乘俄罗斯“联盟号-TM34”飞船,与一名俄罗斯宇航员和一名意大利驾驶员一起登上国际太空站,成为世界上第二位“自费太空游客”。沙特尔沃思一回到地球,就对记者说:“太空旅行的享受极奇绝妙,是地球上任何一种快乐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3.
《科学24小时》2013,(11):5-5
北京时间2013年9月13日凌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网站突然发布消息:NASA将在凌晨2.00召开新闻发布会,讨论关于“旅行者号”飞船的新发现。这个消息一经播出,立刻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因为此前NASA从未如此郑重其事地在其网站上发布过类似消息。人人都在猜测,到底“旅行者号”飞船做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世纪70年代,美国宇航局发射了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和旅行青2号。1974年,我在杂志上看到先驱者10号携带一张金属名片,向外星人送去地球人的问候,而后来旅行者则携带了  相似文献   

15.
正41年前,两艘"旅行者"探测器离开地球,去探索外太阳系。这里讲述的,就是它们的这一伟大历程。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下简称"旅行者1号")搭载的相机在沉寂了10年后被最后一次开启。随后,在远离地球59.5亿千米的地方,"旅行者1号"拍摄了60幅照片。运用这些照片,美国宇航局喷气动力实验室(位于美国加州)的科学家们创制出了迄今为止在距离地球最远处拍摄的太阳系全家福。这张全家图的背景很黑暗,背景中的地球一  相似文献   

16.
格拉 《科学之友》2005,(4):20-20
在火星上超龄服役10个月的美国宇航局孪生火星车“勇气”号和“机遇”号目前仍然在勤勤恳恳地工作着。然而.由于是通过轮子来行驶的,兄弟俩在火星上活动所受的局限很大。只能在比较平坦的平原地区活动。而最近.美国宇航局己经开发出了能够利用机械腿行走的装置.将应用于未来的行星漫步者上。  相似文献   

17.
1977年美国先后发射了两艘“旅行者”(Voyager)宇宙飞船,它们的任务是对太阳系的主要外行星进行前所来有的最详细的考察。“旅行者”1号于1979年3月与木星系相遇,离开木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280,000公里。在相遇过  相似文献   

18.
深空航天遭遇"能源尴尬" 在寒冷、黑暗、空寂的太空中,旅行者一号已持续飞行了36年.它越过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来到了距离地球180亿千米的太阳系的边缘.假若它搭载的仪器还能继续工作,我们将"追随"它进入寒冷的星际空间.那是一个虚空而神秘的世界,人类的探测器此前还从未到达过那里.从那里看太阳,太阳仅仅是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星而已. 离太阳那么远,太阳能电池失去了用武之地,所以旅行者一号只能依靠自己携带的能源,它是核武器制造业的副产品钚-238.这种材料在它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热能,这些热能被旅行者一号上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转变成了电能,于是它便得到了持续不断的能源供应.科学家们推测,在未来10年里,旅行者一号还会向地球发回数据,直到它最终消失在没有尽头的虚空之中.  相似文献   

19.
1979年,两艘“旅行者号”空间飞行器相继升入太空。它们各带着一张《地球之音》的铜唱片,作为给外星人的见面礼。假如无数年后有外星知音听到这张唱片时,他们不但会被地球人的音乐迷住,更会被另一物种的穿云裂帛之声所震撼,这就是唱片中代表地球上其他生物的一对座头鲸热情的欢歌声。  相似文献   

20.
碎裂的卫星     
《大自然探索》2011,(3):7-7
在右面这幅最近发布的由美国宇航局“卡西尼号”轨道器拍摄的图像上,诡异的“卷须”仿佛正爬上土星的卫星狄俄涅(土卫四)的表面。20世纪70年代,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率先拍摄下了狄俄涅的丝缕状地貌。后来,由“卡西尼号”拍摄的图像揭示这些明亮的脉线其实是冰原地貌上相对年轻的裂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