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除了企鹅和海豹,冰天雪地的南极在我们的印象中就像是荒漠。然而,科学家经过3年的深海探索,发现南极冰雪附近的海域却是一个物种宝库,有700多个物种是人类以前所不知道的。这一发现颠覆了此前对南极海域缺乏生物多样性的猜测。科学家还认为,南极海域可能是全球所有海洋生物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丧失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多样性是核心,它既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物种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内容.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许多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成的,而动物有机体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物种多样性,特别是动物种类多样性将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愈来愈显著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诸如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过度利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现象已对物种的生存产生了严重威胁.本文以生物多样性丧失为主线,回顾了近10多年来在该方向的主要进展,重点关注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特征及其危害,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最新方法,并根据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提出了未来生物多样性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家宽 《科学之友》2003,(12):12-13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繁育,依赖于两个环境,一个是自然界中的氧气、水、温度这些无机环境;第二个是有机环境——生命物质系统,也就是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人类的衣食住行必须依赖于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特别是有机环境,比如吃的,穿的,医疗,这都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给我们提供的。所以生物多样性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政府签约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生物多样  相似文献   

4.
就像基因组学和生物医学以人类健康为主旨一样,生态学和资源生物学旨在保护地球的健康。不幸的是,与前者相比,后者发展进程困难重重。阻碍后者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世界上众多生物多样性现象的无知。特别是在物种层次的知识极端匮乏,这严重制约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和全球生存环境的进一步研究。 迄今为止,许多专家倾向于认为地球上物种总数在1000万个左右,其中已拥有科学名称的物种估计在150万~180万个之间,已开展有关生物多样性测定的核心物种约为50万个,如导管植物、脊椎动物和少数无脊椎动物(珊瑚、蝴蝶等)。…  相似文献   

5.
正联合国警告,我们必须阻止生物多样性丧失,否则人类自身可能面临灭绝。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负责人表示,世界各国必须在未来两年为大自然达成一项新协议,否则人类可能是第一个记录自身灭绝的物种。在一次讨论生态系统崩溃的重要国际会议召开之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执行理事克里斯蒂安娜·帕斯卡·帕尔默(Cristiana Pasca Palmer)表示,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应该向他们的政府施压,敦促他们在2020年之前制定出宏伟的全球  相似文献   

6.
地球母亲经过几亿年的演化,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些生命有低等的、有高等的,各种各样,各具风采。它们从高山之巅到深海之中,无处不在。这种丰富性,就称为物种多样性。它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化。譬如,我国广西现有180种左右的两栖爬行动物,浙江约120种,山东约30种,也就是说广西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就比浙江和山东高得多。 那么,全球生物种类到底有多少?截止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据说,其变化范围约在200万~1亿种之间。即使已经定名或描述的物种数目也不十分清楚,大致在150万种左右。而属于灵长目的人类只不过是这几百万种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的表现.物种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本单元,同时又是遗传多样性的主要载体.物种还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所依赖的、需要重点保护的资源.因此,回答"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兼具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首先,从漫长的生命演化历史来看,物种多样性总量受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两个相互对立的力量所支配,这种"生"与"死"的较量决定了物种多样性的发展及其波动规律.其次,在局部和较小的时间尺度上,生物生存的地理区域以及气候条件是决定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素.尽管已有许多不同的假说被提出,但由于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无法分割,迄今仍很难通过某种特定模型对物种多样性做出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再次,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特性也会影响自身的物种形成或灭绝的速率,从而造成不同类群在多样化速率上的不同以及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在适应能力上的差异.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人为因素是影响物种多样性水平及其变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子.这一方面来自人类社会发展和人口膨胀对物种多样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生命认识的欠缺,包括至今都没有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物种概念,物种发现、描述和分类等基础性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8.
蔡立英 《世界科学》2012,(10):58-62,64
未来还有自然界留下吗表面上看,自然界的未来显得很严峻。人类正在导致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生物灭绝。我们捕杀野生动物,污染了空气、水和土地。底线是除非人类行为发生剧烈的转变,否则我们遥远未来的子孙后代将生活在一个自然奇观严重枯竭的世界。尤其是生物多样性将遭到重创,对事态的评估产生令人沮丧的数据。几乎1/5的脊椎动物被归入濒危物种,意味着那些物种有显著的可能在未来50年之内灭绝。  相似文献   

9.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但是不少犯罪团伙正在破坏这个地球,他们在世界各地非法开矿、盗伐树木、偷猎珍稀动物、污染生态环境、炮制生物物种入侵,种种犯罪行径越来越嚣张,越来越明目张胆.让地球不堪重负,让自然生态环境满目疮痍。从1970年以来,全球生物多样性已经减少了近1/3。生物物种的不断灭绝会大大削弱了地球生命系统的健康.这种损失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了1001000倍。全世界每天灭绝最高达100个物种,每小时就有近4个物种灭绝。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被科学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2014年3月,我国大陆地区公映了一部科幻影片《雪国列车》,它是根据科幻漫画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气候异常让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绝大多数生物灭亡了,只有少数仅存的生命存活在一  相似文献   

11.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高明  李勇 《自然杂志》2010,32(5):267-271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多样化程度,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赖以为继的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恰当地利用物种资源,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加速了物种的退化。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样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各种措施已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2.
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打开了自己守护的盒子,从中飞出了无数让天地变色带来厄运的邪灵。疾病就像是魔盒中的邪灵,它们平时藏在自然界的某个角落,一有机会就出来肆虐一番。2005年11月9日至10日,一场关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会议在墨西哥东南部城市瓦哈卡举行,约有700名生物多样性专家参加这次会议,其中的议题之一是讨论生物多样性与疾病传播之间的关系。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相对稳定的自然平衡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这同时也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最近,有专家表示,更好地保护地球上动植物的多样性不仅有助于人类远离诸如艾滋病、埃…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具有显著的纬度和海拔梯度分布特点。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物种逐渐减少,这是生物多样性最为重要的基本格局。为探索其形成机制,二百年来,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和生态学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迄今为止提出上百个假说来解释这种规律。本文就现代气候、历史成因和随机因素三个方面的主要假说进行了概述。由于研究对象和尺度的不同,虽然不同的生态学者有各自的偏好,但很少有某一种因素能够完全解释不同尺度、不同区域的多样性格局,因此,近年来各种理论正不断地相互借鉴,并逐渐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14.
2022年是全球环保运动值得纪念的一个年份.这一年不仅是首个"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的第30个年头.1992年,具有历史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签订. 从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得到迅速而广泛的承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变异体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15.
卞骥 《自然与人》2010,(4):22-28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目的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过去半个世纪中,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地球上的物种正以远远超过自然的速度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6.
物种丧失 数百年来,物种、种群(包括作物、家畜和家禽品种)以及自然生境的丧失过程都在明显加速。 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为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包含在物种个体之中,故此处只谈物种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 生物物种的灭绝是自然过程,但灭绝的速度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大大加速。有些科学家估计,自1600年以来,人类活动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众所皆知的渡渡乌、毛象、塔斯马尼亚狼和恐鸟都是由于人类捕猎而灭亡的。有些种因被过度商业利用而处于灭绝的边缘。如在肯尼亚…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05,(6):6-6
科学家最近发现,地球上大约每过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生物大灭绝,即当时地球上的大部分物种都会灭绝。这一发现暗示,有一种力量在定期推动这种大毁灭的发生。科学家分析了目前最完整的一部海洋化石记录,其中记载着在过去5,42亿年中36380个海洋物种的  相似文献   

18.
地球陆地与海洋生境中有多少物种?半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不同研究者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物种估计数不同,估计地球物种总数在50万~1亿.直到今天,生物学家没有一个确切的地球物种数目.但是,有些生物类群的种数较为确定,如植物、淡水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为什么地球物种数目测不准?究其原因,是因为物种定义的差异、系统分类方法的不同、分类学家的标准不同、不同类群研究深度的差异,所以绝大部分种仍是未知,加之物种的生境千差万别,所以,我们无法获得地球物种总数.即使有一天人们能够对地球上所有生境中的所有生物类群进行深入分类学研究,然而,当研究不同类群、甚至研究相同类群的分类学家无法统一划分物种标准时,学术界仍将不可能就地球物种总数达成共识.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估计推测地球物种总数.  相似文献   

19.
正南美洲巴塔哥尼亚让人窒息的景色非常适合美洲狮生存。在这广袤的原野上,美洲狮是一个"关键"物种,它的存在支撑着更大的生物多样性。美洲狮已经在这里称霸上万年,除了人类,它就是这里顶级的掠食动物。马克·厄布罗奇正在地上艰难地爬行,穿过草木丛生的狭窄拥挤的小道,他扭来扭去转向一片开阔地,透过交错重叠的树枝,他再次看到了这只名为"欧普托斯"的美洲狮。弯曲低垂的树枝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小密室,它就懒洋洋  相似文献   

20.
海岛浩劫     
《大自然探索》2007,(2):18-20
在五次物种大灭绝之后,现在地球面对另一次灾难,也可能引起物种灭绝.2006年1月出版的<自然>杂志和3月出版的<科学>杂志先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们都触及了一个敏感的话题--我们可能正在经历第六次大绝灭.科学家在对地球6个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后做出结论: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1/4的动植物将遭遇灭顶之灾.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这将是地球自恐龙在6500万年前消失以来规模最大的灭绝事件,有人称之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而且,与前几次不同,这一次完全是由人类造成的,是地球上首次上演的由一个物种灭绝其他物种的悲剧.但是,"第六次大灭绝说"有一个疑点:灭绝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也许,一些遥远海岛上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可以让我们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