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无疑给中国敲了一次警钟,这一突发性传染病曾使得卫生部门准备不及。2003年4月,中国政府重新审视了事态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修正行动。控制“非典”流行的政治意愿异常坚定,对付“非典”的新的公开性态度也令人耳目一新。通过实施严厉的、传统的公共健康措施(包括检疫隔离等),中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控制住了“非典”疫情。  相似文献   

2.
在非典肆虐后的2年时间里,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实验,期望早日攻克这种超级病毒。在去年9月的世界顶级科学刊物《自然医学》杂志上,刊登了中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科学研究所取得的一项突破性科技成果:他们找到了一种新途径,能让感染SARS冠状病毒的猴子,服药后病毒复制量减少75%,肺部损伤明显减轻。“小干扰核酸”药物对传染病细胞有治疗作用2003年4月,中国许多地方非典肆虐。面对严峻的疫情,著名生物技术专家李宝健教授提出了一种研制非典特效药的设想,这就是应用“小干扰核酸”来研制非典特效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03,(5):16-16
突如一夜“非典”来,千嘴万嘴口罩戴,非典型肺炎肆虐我国部分地区,使得许多人谈“非典”色变,精神紧张、情绪不安,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学习,其实,应该科学认识“非典”,“非典”是可防可治的,本刊特在“科学视点”栏目中,对近期关于“非典”的相关报道做一个集纳,以期形成一个“非典”完全防治手册。  相似文献   

4.
讲究公共卫生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防治“非典”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讲究公共卫生意识理应是每位公民原本就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一种公德意识的体现,它不仅关乎自已的安危,也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如果我们都能够改掉身上的一些坏习惯,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嚷嗽不要对着别人,从身边点滴做起,也许我们就不会让“非典”近身。而讲卫生、讲文明的人多了,公共环境才能清洁卫生起来,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才可能有保障。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的春天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被一种从未见过的“非典” (SARS)搅得六神无主、坐立不安。可坐下来仔细想一想 ,“非典”既然发生了 ,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要面对 ,就得有一个很好的心态———既不要掉以轻心 ,又不能惊惶失措。保持健康的心态是战胜“非典”所必需的精神力量。此外 ,要相信科学能够战胜“非典”。从发现第一例“非典”病人至今才半年多时间 ,经过全世界的 10个国家、 13个实验室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就准确地认识到冠状病毒是SARS的病原体 ,而且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异体 ,并且把它的基因序列正确地测了出来。用这…  相似文献   

6.
科技短讯     
“非典”时期破译冠状病毒 “它中间是圆形,四周有灰色的阴影,最外围是一个个紧挨着的突起部分。”这篇日记写于2003年2月9日晚,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秦鄂德教授在用电镜所观察到的一幕。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窗     
抑制免疫系统可能有助治疗“非典”  一项新的研究认为 ,通过药物抑制患者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 ,可能有助于缓解“非典”症状。但专家们同时指出 ,这一新思路是否有效尚需实验验证。科学家们目前对“非典”病毒的致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 ,但研究显示 ,“非典”患者的免疫系统会经历一段异常活跃期 ,身体的防御系统会攻击病毒 ,结果造成肺部炎症 ,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的病毒专家劳克林 (Laughlin)由此提出 ,抑制免疫系统也许不失为治疗“非典”的一种合理选择。同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言人格兰特(Gra…  相似文献   

8.
应上海市科技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联合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为公研究院院长、中国研究中心程贞一教授于1988年11月2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作了题为“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再评价”的专题报告。来自高校、科研和出版界的60余名科  相似文献   

9.
从SARS看人与动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典型肺炎的流行到如今似乎有点人人自危、杯弓蛇影了。而对“非典”的另一些反应也出现了 ,比如 ,认为动物是导致“非典”的元凶 ,那么人与动物到底应当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0.
从被“猎奇”似的享用,到成为众矢之的,果子狸的命运在一夜之间发生巨变。一片喊杀声之中,一场对果子狸以及其他动物的“剿杀”随时可能发生…… 作为国家防治非典总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成员,动物学家张树义教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在第一时间里致电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妥善对待现存于一些养殖场里的数万只果子狸,从而促成相关部门作出了科学决策。 在这里我们想借张树义教授的话问:果子狸真是“肇事”者吗?好端端的这些野生动物怎么就会钻进笼子里,跑到菜市场了呢?在这场造成数百人死亡、巨大经济损失的灾难中,人类又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相似文献   

11.
编后记     
在本期的“科学家论坛”栏里,对我国科技,教育改革问题继续开展讨论,卢嘉锡、潘毓刚、胡之德等教授发表了文章。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以《立足改革,立足竞争,立足创新》为题对我国科技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了深刻透辟的阐述。美国波士顿学院潘毓刚教授《对于高校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一些想法》就大学职称评定问题,考试与教材、教学的问题、教学与科研结合的问题等等提出了重要的建议。兰州大学校长胡之德教授就高等学校加强横向联合的必要性、前提、内容、途径包括应注意的具体问题、处理原则等等做了精细的论述,从而指出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形势,写了《加强横向联系和合作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21世纪中国的环境与发展”研讨会专题评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刘宗超在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教授的倡仪下,于1994年5月19日至22日,在北京举办了“21...  相似文献   

13.
2003年4月,中国大多数省、区爆发了大规模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生活、工作节奏被打乱。一、党中央领导抗“非典”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这次全球29个国家报告SARS病例8422例,平均病死率9.3%,其中我国27个省、区(包括香港、台湾、澳门)报告病例7754例,死亡730例。北京报告了2521例,占全球病例的将近三分之一。“非典”疫情肆虐,党中央果断打破原有隶属关系界限,建立协调机构,明确了各职能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布置了全面、周密的防治“非典”的工作安排。(1)明确领导关系,成立了以吴仪为卫…  相似文献   

14.
医圣希波克拉底 数月来,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尽守天职,甚至献出生命,成为“非典”时期最可爱的人。而随着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的一段激动人心,净化心灵的誓言,一个外国人名希波克拉底(希波克拉提斯)亦闯入人们的视线。希波克拉底究竟是个什么人呢?  相似文献   

15.
1900年,在欧洲,孟德尔的名字突然显赫于世。当时属于奥地利管辖的布尔诺修道院长孟德尔作为主角跃居于生物学舞台之上。这场“戏”的帷幕是由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教授德佛里斯拉开的。德佛里斯在1893年进行了拉马克月见草和小  相似文献   

16.
今年“非典”期间,中国内地近60%的“非典”患者接受了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时于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是否安全的怀疑,世界卫生组织10月13日首次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决战“非典”是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次严峻考验面对病魔的疯狂入侵白衣战士 义无反顾地  相似文献   

18.
对一种新型疾病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期通常总是迷雾重重 ,一波三折。医生们也许知道这种疾病是危险的 ,但不知道有多危险 ;也许知道这种疾病如何传播的一些情况 ,但不知道如何阻止它的传播。除非进行诊断性试验 ,不然的话 ,他们就必须依赖临床体征和症状一览表 ,即流行病学家所谓的病例定义。即便如此 ,有些患者也可能被漏诊 ,而有些则可能被误诊。  这种不确定性是最令人担忧的。“非典”也是如此 ,就跟 2 2年前艾滋病的情形一样。历史回顾表明 ,公共卫生官员对艾滋病和“非典”所作反应的方式大向径庭 ,同时也表明医疗卫生机构对“非典”的…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获悉,经初步判定,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是全国石油总量的一半。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可燃冰”的优点更为突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全球公认的“可燃冰”总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3倍。除了南海外,我国东海也发现了“可燃冰”的踪迹。据悉,国家已经开始组织力量就全国“可燃冰”资源进行勘察。目前,该研究项目已被列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项目,主持该项目的樊检狮教授的实验室正进行超前的实验──研究怎么开采和运输“可燃…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包括在首都北京的流行,成为了一场瘟疫与灾难,突然降临在人们的面前,使得相当数量的人手足无措,心神不定,谈“非典”色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场突发的应激,也可以称为“危机”,人们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应激,临床心理学家所要做的工作是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