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数字化虚拟中国人”计划研究项目由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联合发起并提出,两院院士吴阶平先生为第一建议人。它是利用来源于真人的解剖信息和生理信息,集成虚拟的数字化人体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模拟构造出“虚拟人”,进而对虚拟  相似文献   

2.
作为科技发展方向,研究者通常将可视人体项目、虚拟人体计划、数字化人体这三个部分,统称为“数字化虚拟人”。美国人的野心很大,其主要设想是将“数字化虚拟人计划”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相似文献   

3.
2003年2月2日,国内多家媒体同时在头版头条转发新华社消息:我国“数字化虚拟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一位“数字化虚拟中国人”——“虚拟人中国Ⅰ号”(Virtual Chinese Human Ⅰ,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虚拟人技术“数字化虚拟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虚拟可视人”即“几何人阶段”,把实体变成切片,然后在计算机中变成三维的,但没有生理变化,在医学上的应用也是有限的。第二阶段是“虚拟物理人”,可以模拟各种交通事故对人体造成的意外创伤开展实验研究,以及防护措施的改进,它是有功能的。这个阶段的虚拟人就像真人一样,骨头会断。血管会出血。第三阶段是“虚拟生物人”,可以用于研究人体疾病的发生机理,预测疾病发展规律,以及进行各种新药的筛选等。  相似文献   

5.
王文婷 《科学之友》2002,(10):14-15
我国“数字化虚拟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悉,第一位“数字化虚拟中国人”“孕育”成功,计划明年问世。承担关键性的人体切片建模技术的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教授钟世镇介绍说,“数字化虚拟人”是用冰冻人的材料建成的模子,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计算机上操作可视的模型,包括人体的各器官和细胞等,最终建成生物网络化的流程。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虚拟人初见端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就是力量》2004,(2):22-23
2003年上半年,各大媒体纷纷对我国完成“数字化虚拟人”的科技成果做了报道,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数字化虚拟人也成为2003年的一大科技热点。为此,我们电话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钟世镇教授。钟教授告诉我们:其实我国数字化虚拟人的研制仅仅是起步阶段,制成的只是第一步—————数字化可视人。此项科技任务,虽有宽广的发展前景,但任重道远,目前还没形成科技上的确实效益。钟教授说: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是当今科技中最为活跃的两大领域。数字化虚拟人体是将二者结合,把尸体解剖断层的二维数据重建为三维…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虚拟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医学研究、教学与临床提供形象而真实的模型,为疾病诊断、新药和新医疗手段的开发提供参考。迄今为止,医生要想判断某个病人的病变位置、程度及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备受关注的“中国虚拟人男1号”数据集构建成功,其数据量和分辨率均为全世界虚拟人之最。令人惊讶的是,“中国虚拟人男1号”的项目带头人钟世镇竟然是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  相似文献   

9.
从“虚拟人”说起你听见过“虚拟人”的事吗 ?以后看病 ,病人不必再为误诊担忧 ,因为将有“虚拟人”先代替病人“吃”药“挨”刀。“虚拟人”并非真人 ,只是电脑里的人体数据集成。据专家介绍 ,传统医学诊断主要靠医生的学识和经验 ,但医生也有“吃不准”的时候 ,这就会导致误诊。“虚拟人”就是将所有人体信息收集储存在电脑里 ,开处方前 ,医生先将药物影响数据输入电脑 ,电脑里的“虚拟病人”就会显示服药后的生理反应 ,从而协助医生对症下药。在动手术之前 ,也可以在“虚拟人”身上开刀 ,电脑上会显示刀口断层及组织断面 ,为医生制定术前…  相似文献   

10.
裘伟廷 《世界科学》2000,(9):36-37,11
虚拟生命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创制出来的“生命形式”。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未来,虚拟生命(包括虚拟人)或许会生活在虚拟世界甚至现实世界中;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创制出真正的虚拟生命。然而,关于虚拟生命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在认知、伦理与道德、社会、法律、科学与哲学等方面的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1.
“虚拟中国人Ⅰ号”是男性,年龄28岁,汉族,祖籍湖南,身高1.66米,体重58千克,于2002年4月23日死亡。“虚拟中国人Ⅰ号”没有任何传染病、代谢疾病、手术及严重外伤史,身体健康,自愿捐献尸体给  相似文献   

12.
宣泄的渠道     
施密特的车在会议大厦前停下的时候,大屏幕上正在放映着新闻:“……‘虚拟人’的诞生,意味着人们可以有效地缓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压力,使不利情绪降到最低限度……”在播音员抑扬顿挫的宣讲之后,是一位专家的理性诠释:“……即便是心态再好的人,也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保持良好的情绪,这就容易造成日常人际关系的紧张。而‘虚拟人’的出现,则将这种紧张从人际关系领域转移到了个人空间,然后消失于无形……”接下来是一个男性被采访者,他在镜头面前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自从家里有了‘虚拟人’,有时候在公司有点情绪什么的,一般就压…  相似文献   

13.
腾月 《科学24小时》2005,(10):15-16
最近,不少媒体纷纷报道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虚拟节目主持人.而且将是今年春节晚会的节目主持人之一,引发了大家对虚拟人的关注。科学家预测,虚拟人很快将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在电视、电影中为我们带来快乐,而且将在医疗、航天、服装、建筑、国防等科学领域代替真人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4.
“凯丽,您好!”“嗨,您好!”“凯丽,今天工作如何?”“唉!我今天可真是累坏了。”以上的对白,如果是两个人之间的短信对话,那当然是平淡无奇了,可是如果我告诉您,凯丽不是人,您会不会大吃一惊呢?是的,凯丽并非活生生的人类,她是马来西亚最新推出的高科技产品——虚拟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已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美国军事科学家曾首次把人工“海市蜃楼”式虚拟技术应用于军事沙盘领域,用声、光、电、色的各种变化,虚拟出作战地区的真实面貌,预览战场实况,掀开了指挥员和作战参谋人员及时了解战场、判断情况、定下决心和战场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称那些习惯于早起的人为“百灵鸟”,而那些习惯于每天深夜才睡的人,常自称为“夜猫子”。大家都很清楚,早起或晚睡的习惯并不是遗传的,而是在具体的生活条件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成为“百灵鸟”或者“夜猫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行为方式和生活  相似文献   

17.
"换脸"     
英国一流外科医生宣称,“换脸”在技术上来说是可行的,而且可能比重度断指再植难度更小。自从这项先驱工作公诸于众以来,整形外科医生彼得·巴特勒及其伦敦皇家自由医院研究小组已经接到来自全世界10人的“换脸”信息索求。据巴特勒及其研究小组称,面部移植必须的精细外科技术已经确定。然而,很多问  相似文献   

18.
以5个人为一组,每个人自选一个角色:蒙上眼睛的盲人,蒙上嘴巴的哑巴,带上耳塞的聋子,绑上双腿的“无脚”人,绑上双手的“无手”人。现在5个“同路人”带上一堆物品,如5只书包,2把雨伞、4瓶水、3只球和  相似文献   

19.
要我向大家介绍自己,真是难以启口,瞧我“长”得同你们真人一模一样,全是模仿真人而来,没有一点“个性”和“创新”,大有“假冒”之嫌疑。这几年惹人注意,可别把功绩只往我头上记。嗨,说半天还没报名姓,我就是“模拟人”。不忘生身“父母”那是20年前,中国四川有位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教授,名叫林大全。他看到国外有不少欧美人种的“洋模拟人”,用于肿瘤的放射性治疗技术,但这些治疗方案和技术在中国根本无法使用。他就想,能不能制造出“中国模拟人”来呢?他为此打听了不少人,都不知道这“模拟人”究竟为何物。后来,根据一张…  相似文献   

20.
巍巍神农架,悠悠“野人”谜,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尤其近年来,“野人”像幽灵一样徘徊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之中,频繁地与人们“捉迷藏”,如梦似幻。诸如1999年8月18日白水漂、2000年9月6日凉风垭等处目击“野人”事件。 2001年10月3日,黄石市“小蓝帽”活动俱乐部一行8人,在猴子石与“野人”相见。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的袁振新教授、王方辰秘书长等正巧来神农架考察,闻讯后,马上同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摄制组和中国奇考队队长张金星等人,与目击者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