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体冷藏已成为当时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那时,美国就有一些身患绝症的病人,自愿让科研机构将自己的身体进行冷藏,以待将来治愈这种疾病的技术出现.但这些人体在冷藏之后到底能不能复活,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2.
人死不能复活,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正由于此,人们珍惜生命,并希望长生不老。不少科学家认为,有朝一日,终能找到使衰老过程停止甚至逆转的方法。到那时,人类的生命将能够延长到几个世纪以上,而且终生健康。对所有享受生命并希望自己活得更长久的人来说,这不啻是十分美好的憧憬,但他们都会疑惑这样一个问题:我能否活到那一天──找到使衰老过程停止的那一天?人体冷藏技术也许能回答上述问题。人体冷藏这一专用术语,是指把因疾病或事故刚刚丧生(在现代医学中被判定为临床死亡)的人加以冷冻保存、并希望未来医学将能使“死者…  相似文献   

3.
奇云 《科学之友》2002,(10):33-34
2002年7月5日,美国传奇棒球明星泰德·威廉姆斯逝世。这位83岁的老人生前怎么也不会想到,家里的儿女竟然为是否冷藏自己的遗体而闹上法庭。面对这一离奇的诉讼案件,让我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倍受争议的“人体冷藏”。  相似文献   

4.
江于 《自然与人》2014,(6):38-40
人刚死的时候,99%的细胞还是有生命的。现代医学只是没有办法让细胞重新启动,于是才出现了人体冷冻学,把刚"死亡"的人马上冷冻起来,以便医学发达时让他们复活。人体冷冻或人体冷藏技术,是一种试验中的医疗科学技术,即把人体或动物在极低的温度下冷藏保存,梦想在未来能够借助于先进的医疗科技使他们解冻后复活及治疗。下面介绍俄罗斯和美国两国专家有关人体冷冻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滥用退烧药感冒发烧急忙打针吃药,想立即把烧压下去。其实,发烧是人体自身对付感冒的手段,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性反应。正确的做法是:病人发烧温度过高时(如38.5℃以上),可适量服些退烧药,以减轻症状。不能滥用退烧药,匆忙把刚起来的烧强压下去,这样反而有害。  相似文献   

6.
方陵生 《世界科学》2004,(11):22-23
从细胞角度来看,你也许会认为,人类的身体当然主要是由人的细胞组成的。但你恰恰错了,人体中细胞的绝大多数却是细菌的细胞。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那么我们不妨来看看具体的统计数字。 成年人的身体里一般生存着至少500个种类的细菌,细菌细胞的总数可达100万亿个,是人体细胞的10倍,病毒和真菌还未计算在内。 这些细菌有机体绝大多数在医  相似文献   

7.
白云 《科学之友》2000,(12):9-9
中国"酱油铁强化计划",即"铁酱油工程"于今年9月开始实行。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微量元素,对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制造红血球最主要的元素。成人体内约含4克~5克铁。人体缺铁,会导致多种疾病,其中危害最大最广的是缺铁性贫血。近20年来,尽管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可是缺铁性贫血患者却居高不下,特别是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尤其是女中学生的最常见疾病之一。自从19世纪末现代营养学建立以来,营养学家们就发现人体缺铁现象非常普遍。到20世纪末,虽然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善,但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结果仍然表明,当今世界人体缺铁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缺铁当然可以采用"药物补铁",即服用各种"补铁剂"。以前,有不少学者以为,只要世界各地的医院与药店里存有大量价廉物美的补铁剂,那么人体的缺铁现象就能彻底改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联合国的有关部门甚至还在亚非一些贫困国家免费发放补铁剂,并且指导人们如何服  相似文献   

8.
正人体肠道微生物时刻伴随人类成长,不仅帮助消化食物,更是人体有效抵抗外界病原菌入侵的屏障。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的平衡稳定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于人体的营养、代谢和免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内存在大量共生微生物,它们大部分寄居在人的肠道中,数量超过1000万亿(10~(14)数量级),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以上,其总重量超过1.5公斤,若将单个微生物排列起来可绕地球两圈。胃肠道是微生物的"大仓库",人体就是一个移动的微生物聚集地。从基因组角度看,一个健康成年人肠道微生物的全部基因组数量异常庞大。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肠道微生物与人类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感觉另一个人的活力所在,除了第一印象,还有就是心灵的感应,即第六感观的认知所起的作用。人体的外表存在着一层肉眼看不见的气场,它由人体本身产生的能量气息经不断地流动所形成。人的气息是构成这一气场的支架,人体制造的臭氧和其他活性较高的氧化剂,是气场的真实内容,而人的健康活力,则是被人感知的气场亮点。人的气息是生命的支点,没有了气息,也就不存在气场。人体所制造的臭氧和其他活性较高的  相似文献   

10.
<正>欧洲的CryoHub计划欲将低温储存可再生能源与制冷结合起来。冷藏食品是一项消耗能量的工作,冷藏食品仓库和工厂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随着气候变暖以及全球食品消耗的增加,这种冷藏需求预计会相应增加。目前,一个欧洲研究团队和多家欧洲公司正在开发一种低温能源储存系统,以  相似文献   

11.
人体手臂部几个穴位与非穴位区红外辐射光谱特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用红外光谱检测装置记录到7名成人志愿者内关,劳宫和合穴等穴位区与其两侧旁开对照点红外光谱共63条,从中发现:人体红外辐射强度的个体差异以及穴位与非穴位区的红外辐射强度的差别都较大,但频谱特性的差异却不大,这表明人体红外辐射具有相同的生物物理学基础;在4-14um段,人体辐射与黑体辐射差别不大,而在4和14um波段人体辐射与黑体辐射差别较大,这表明人体表面除了主要的热致红外辐射还存在其他原因的红外辐射。  相似文献   

12.
滥用退烧药感冒发烧急忙打针吃药,想立即把烧压下去.其实,发烧是人体自身对付感冒的手段,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性反应.正确的做法是:病人发烧温度过高时(如38.5%以上),可适量服些退烧药,以减轻症状.不能滥用退烧药,匆忙把刚起来的烧强压下去,这样反而有害.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     
陈然 《科学之友》2007,(11A):62-62
食品污染是指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侵入食品的现象,微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是主要的食品污染形式。随着工业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原料的使用,致使食品受污染的因素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概括起来,目前食品受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人体疾病中,大约有80%以上的病与蛋白质有关,几乎都是蛋白质调控失灵所致。中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中,存在着许多蛋白质的修饰,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研究蛋白质的修饰来控制疾病呢?如果一旦某种疾病与某种蛋白质的修饰有关,就可以进一步研究能影响蛋白质修饰的药物和技术。这是中国科学家带给人们的新希望。  相似文献   

15.
赞美脂肪     
脂肪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作为人体勤勉的守护者,脂肪精于未雨绸缪,一贯细心地、有节制地使用人体宝贵的能源储备。脂肪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支持人的生育活动,参与抵抗微生物对人体的入侵。脂肪柔软而温润,密密地包绕着人体,护卫着人的内部器官,调适着人的步伐,保护着人免受外部世界的侵害。不幸的是,尽管脂肪无声地为人们做着所有这一切,却因其是脂肪而深受人们鄙视。可伶的脂肪 脂肪是当今世界上最爱憎厌的人体组织。为了将脂肪逐出人体,人们毫不吝惜金钱。脂肪被描绘成一个呆在腹部和臀部的蠢蠢欲动的怪物,总是贪婪地摄取着…  相似文献   

16.
正人体上生活着许多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有些已经与人体难分难舍,正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莱德伯格所说,这些微生物与人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超级生物体。人体许多部位都生活着这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绝大多数是细菌,其中肠道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种群最丰富,大约80%的人体正常微生物都集中在这里。它们的数量超过100万亿个(这个数字大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总重量超过1千克,接近人体肝脏的  相似文献   

17.
如果把有关人体的知识都写成书,足以装满一个图书馆。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就存放有300万条人体医学信息。其实,人体IQ(智商)的奥秘几乎是无穷无尽的。IQ-1:消化道的大脑功能为什么有人在走上戏台之前会有胃部不适、恶心和呕吐感呢?为什  相似文献   

18.
太空旅行或攀登珠穆朗玛峰能否有助于医生维持重症护理病人的生命,或者改善病弱老人的命运呢?凯文·冯(Kevin Fong)的回答是肯定的。他正在研究人体对外伤和疾病的反应,以及在险恶环境之间的奇妙联系。他渴望亲自体验这些环境,包括进入太空。这也许就是《君子》杂志在最近采访他时称他为“太空医生”的原因。以下是詹姆斯·兰德森(Jarnes Randerson)与凯文·冯之间的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1990年初,报纸上发表了一则来自国外的科技新闻。新闻说:1959年,26岁的法国姑娘海伦心脏出现病变,而当时的外科医疗水平尚无法对她进行有效的治疗,于是,医生决定暂时将她用超低温方法冷藏起来,准备等待外科手术水平提高之后再解冻复苏,进行治疗。30年后,也就是1989年,海伦终于复活了,医生为她进行了心脏修补手术,而且海伦仍然保持着30年前的年轻美貌。  相似文献   

20.
人体基因组研究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1990年美国正式启动的“人体基因组计划”[1]为标志,预定在15年内主要完成人体基因组的遗传连锁图、物理图、转录图和核苷酸序列图等四张图谱。这是弄清楚基因组内所有核着酸的物理位置。2005年以后则开始了“基因组后”阶段的研究(2),也就是进入所谓的“蛋白质组”时期,其目标是阐明由基因组内的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的功能,揭示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所蕴含的生物学功能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使人类得以认识自身的遗传本性。两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可以明确划分的,但在工作内容上却是连贯延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